春联书法的魅力
楹联和书法艺术结合而产生一种新的形式――楹联书法,由来已久。五代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曾于除夕命笔题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悬挂门两边。这是楹联与书法第一次结缘。所以,春联书法已有千年历史。然而根据目前流传于世的、作为楹联形式的书法艺术,它的盛行大约在明代万历年以后,距今亦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
春联(楹联),它由上联下联(上下两句)组成,讲究字句对称,声调相对,意义相宜等规矩,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春联以书法形式创作,春节时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在书法园地,楹联已成了不可少的品式。
春联书写格式一般来说较固定,左右联两边的字等高并且字字对应平列,表现出很强的对称性而富装饰意味。写篆、隶、草、行、楷等字,均用此法。以大草作联,可另有形式,字大小任意,时有长拖萦带之划,这就打破了上下联字字对应平列的格局,表现出连贯的气势和章法的灵活性。这在春联书法创作中是较难把握的一种。
春联的字数,最常见的是七言联五言联,其次是四言、六言、八言等。最短的春联是三言,较难写好。当然,也有字句多的春联,如十数字乃至百余字,可作“龙门对”形式。
总之,春联艺术让我们欣赏到了传统艺术绚烂的光彩,感受到了自由创作的无限生命力。当民族复兴的曙光在眼前亮起时,我们满怀信心,中华传统艺术将更加灿烂辉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