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别在异乡哭泣 (聊聊异乡人远离家乡的体会)
昨天后台有个朋友给我留言: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经历过考试失利,也遭遇过狗血的感情。但我也和上面留言的那个网友有着同样的心情,就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一直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热情。大家看我经常开开心心的po好多照片,不是我没有遇到过挫折。而是离家这么多年,独自面对了很多事情,多少也有些抗压能力。
今年爸妈来澳洲陪我一起过年,而上一次和爸妈一起过年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限制,过年了也没能回到家乡。我曾经就因为学习和感情的不如意而不想回家,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爸妈的关心。最近看到耶鲁大学的一个报告,报告指出,在中国留学生中,显示出明确抑郁症倾向的学生比例高达45%,而美国本地学生仅有13%。这让我回想起前一阵子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新闻,这种新闻下的网友评论很多都不堪入目,很多人不仅对于留学生有太多的成见,对在异乡打拼的人也有太多的误解。
2004年我离开家乡去南京读大学,2008年我又飞到遥远的英国去读硕,2016年又搬家到了澳洲。我作为一个现在的异乡人,一个曾经的留学生,14年来在天涯海角哭过笑过。我想用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理解,来说说作为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遇到过的那些无奈,也想借此机会告诉所有在外学习或打拼的人,别在异乡哭泣。
遥远的亲人, 抓不住的恋人
在离开家乡之前,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你每天都能见到他们,你可以和恋人一起做每件小事。然而来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城市之后,维持朋友和家人的关系就变成了一件需要“时间成本”的事情。你可能没有机会在每天晚饭的时候声情并茂地向父母讲述今天有趣的经历,也可能没有机会在周末的时候叫上朋友一起下馆子逛街。如果你想和他们联系,那么只能是花一个单独的时间来专门和他们聊天。
有时候,你的工作或者学业会很忙,可能就忘了和朋友们分享你的近况。你会发现,原本很活跃的微信群变得越来越安静。你不知道你原来的朋友们最近在干什么,同样他们也不知道你最近在忙什么。时间一长,双方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开口了,因为你们有时会觉得”最近怎么样?”这样的问句不应该被使用在亲密的朋友之间。
当你没有动静的时候,父母却不会那么安静。他们会第一时间给你的朋友圈点赞,他们也会创建一个微博账号只为关注你。偶尔有时间和他们视频聊天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吃饭了吗?”、吃什么了?”“那边冷不冷,热不热?“。好像只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和父母聊了一会儿可能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忙碌的你总是会疏于像你的朋友和父母更新你的动态,他们根本不知道你在忙什么,甚至都不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在忙。所以你的男/女朋友可能会产生一种认为“你觉得没有必要再和他们联系“的抱怨。因为距离的原因,你们之间多了隔阂,多了不理解。这真的很无奈,即使你知道他/她对你一直都很重要。
当我有了宝宝,我突然理解了当时妈妈对我的连环夺命call。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父母对我的付出。而年龄渐长,回忆起青涩年华的那些纠结和任性,我也对对方多了理解,也明白有些争执是出于无奈。
热闹的街头,孤单的身影
大城市和国外总是比其他地方更能吸引来找工作、深造学业的年轻人。初来乍到,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总是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刚到南京时我们蹦蹦跳跳的每个周末都往新街口跑,刚出国时也把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溜达个遍。街头表演的艺人,熙熙攘攘的地铁,独特建筑风格的教堂,每个角落都能玩上半天。
当新鲜感逐渐褪去之后,可能有一个瞬间会让我们觉得,这热闹繁华的街头,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时候,遇到挫折之后,能倾诉的人可能还是自己的父母和以前的朋友。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国家,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开始。忙于眼前任务的我们,交际圈可能非常单一,熟络的朋友可能只有同事或者同学。而这些新朋友和自己的交集可能就是工作或者上课,他们不曾陪你度过漫长时光,请求他们帮忙之前可能我们自己还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渐渐地,我们开始适应一个人生活。曾经有多少次,心里揣着学业和生活双重压力的我,大包小包地从超市里出来,皱着眉头快步走在烈日之下,看着街上有说有笑的行人,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也满脸幸福?是悲伤难过吗?不,是一种感情的漠然和空白。离家久了,感情会变得越来越迟钝。你可能不想再认识新的朋友,连谈恋爱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绕不开的地域和种族歧视
现如今,赤裸裸的歧视行为虽然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地域和种族引起的不平等对待随处可见。我在南京上大学,班里同学喜欢区分苏南苏北,而我就是个典型的北方人。刚到英国时,我的台湾室友时不时就说你们大陆人怎么怎么样。出国时间久了,才意识到在英国人眼里,你们都是中国人,亚洲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在众多涉及地域和种族的不平等对待行为中,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群体可以说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租房和找工作。先说租房,对于正规中介来说,国外的租房市场是申请制。租客选出满意的房子之后需要准备各种材料递交给中介,中介核实信息之后会把所有申请者的资料交给房东,最后由房东来选择最优的房客。除了华人中介以外,本地的中介和房东基本不会优先考虑咱们中国人。这和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情况其实非常类似,在有其他同等选择的情况下,有哪位雇主会去选择一个外国人或者外地人呢?
在异乡打拼,我们必须知道,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永远不会平等。短时间内,谁也改变不了这种不平等的现象。算顺利租房入住,你发现竟然纸篓衣架被单拖鞋已经各种锅碗瓢盆都要自己添置啊。竟然还要自己刷马桶,扣地漏,擦地板。一时偷懒没有做,人真的会因为不干净的屋子而生病呢。
除了面对更大的学业和工作压力,以上种种的遭遇和无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日常中的各种琐碎,反而能让你更好的体会到生活的本质。只是有些人选择逃避,退缩不前,既然自己搞不定,不如打道回府,反正有爸妈帮我处理。而另外一些人,在种种挫折中砥砺前行,被开发出了多重技能,愈挫愈勇。这些坚持下来的人,他们一定知道:
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那些苦难也许一时可以把我们打倒,但却永远不会让我们求饶。我们必须知道,既然选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打拼,那么必然会承受以前没有承受过的压力,每个人在出发前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异乡的你,哭泣不要紧,哭完了请自己擦干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