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2018年第24期(总263期)乡村档案 旧州松林苗族村

松林村远景 林德胜 摄

旧州松林苗族村

——林德胜

松林苗族村在旧州村西南面,距旧州镇约一公里,与旧州场坝相隔一山。全村约二百户人家,均为花苗族。松林村原为旧州镇一个独立的行政村,2013年与旧州村合并为一个社区,称碧波居委会。

松林村为典型的苗族村寨。《安顺旧州》记载:“寨内有条主街和一条次主街,若干小街巷由主街和次主街分呈串缀,民居错纵分布于街巷两边。村寨北高南低,建筑依山傍势筑建。以一户一院为格局,以三合院和独栋民居为多。建筑为石木结构,山墙近房檐处有古朴装饰,个别建筑局部有雕花饰物,整体呈整洁朴素、开阖有致格局。”

据村中一些老人说,松林村原称竹林寨,因此地曾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故以竹林为寨名。可能因苗语音误,后来竟呼为“苏林寨”。解放初期,中苏关系亲密,有人将“苏林寨”改称“苏联寨”,以示纪念。岂料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不可再称“苏联寨”,于是又重新为村寨更名:因村后山为一片松树林,遂将村名改称松林寨。

松林寨最早居住的土箸人,有的说是仡佬族,有的说是布依族,已不可考。现在居住的苗族,是从不同地方移居而来的。村寨姓氏有杨、谢、陈等姓,杨姓占80%以上。杨姓虽多,亦非同一宗族。解放初期,杨顺才任村支书时,为加强村人团结,形成苗族凝聚力,曾杀牛盟誓,号召来自各地的杨姓等同为一家,共同祭祖上坟,此举得到众人的响应,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各家又慢慢恢复自己的宗族。

松林村妇女 林德胜 摄

松林寨的后山即松林坡以前为旧州张土司家的风水宝地。此坡山脉始自松林寨,终于洼子桥云盘坡。山上松木葱笼,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整条山脉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松林寨、茶坡与旧州之间,形成一道屏风,拱卫着旧州城。

历史上,旧州曾是大姓张番世袭地,土司府建于旧州城内西街,拥有数百年的封疆特权。因黔地僻远,朝廷鞭长莫及,张土司俨然一方土皇帝。相传,松林坡山脉延伸的云盘坡山腹虽面向旧州,但山头却扭向茶坡。风水先生对张土司说,此山头面向茶坡,背朝旧州,这叫做反目无情,对旧州不利。张土司大怒,调动人马,一夜之间,将朝向茶坡的山头泥土搬运到旧州方向,人为地使云盘坡山头扭向旧州。茶坡人第二天看到后,愤慨不已,然慑于张土司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1989年,松林寨后山一座土司墓被掘盗,开启了这座尘封几百年土司王国的秘门。消息不胫而走,轰动四方,松林村一时为众人瞩目。墓室为长方形,分前堂与后室两部分。前堂宽若庭院,庭院左壁有一涂上颜色的昂首盘旋的青龙浮雕,右壁上是一幅摇尾漫步的斑斓猛虎,龙虎遥遥相望,怒目圆睁。庭院堂壁正中有一石刻墓碑,碑上左刻 “奉训大夫土官知州张公之墓”,右刻“赠太宜人金氏妙芳之墓”。碑石两侧各一石门,门上锁,过此门即进入后室。后室有东西二室:东为男卧室,西为女卧室。男女卧室各有棺床,室四壁有石浮雕和彩色壁画。浮雕为青龙、白虎、野鹿含灵、牡丹团花。壁画为鸟兽花草及云气等。两卧室后部互通,通道后壁正中有一神主牌石,牌上书“张氏三世神主牌位”。神牌下是金童焚香,玉女点烛,左右不远处又有仙姑踏云捧桃,寿星跨鹤奉酒,若为众仙庆寿。

土司墓均用千百斤重的大石拱成,所用石料制作规整,工艺精致。从墓室中看,墓顶中间的加尖石是一块五、六米长的大条石,中间雕刻一红色绣球,并系有雕刻而成的大红绸,红绸向两边延伸而去。据伍永红同志撰文统计,整座墓葬有石刻17幅,团花4幅,仿木格子门4幅,门饰4幅,四象2幅,三星图1幅,后龛群雕1组……可以说,这座规模宏大,造型独特的土司墓犹如一座地下宫殿,赫然显现了昔日旧州土司王朝的辉煌气势,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土司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作为旧州张番土司祖茔地的松林村后山,也因之成为安顺市研究土司源流重要的田野调查基地。

松林村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而且苗族风情浓厚,其芦笙歌舞、跳花、苗族射弩等远近闻名,特别是蜡染工艺和芦笙制作名冠黔中,在附近的苗族村寨中堪称“二绝”。

蜡染工艺作坊的创始人为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松林村人杨文秀。

杨文秀,女,1959年生。聪颖敏慧,自幼喜刺绣。家贫,小学二年级即辍学,整日山上放牛。然牛在吃草,人可不闲,常以刺针在树叶上刺图。先依照苗家服装图案刺,后发挥想象刺,渐入艺境,乐刺不倦,以至常忘时间,月上树梢时方赶牛回家,有时牛吃别人家禾苗竟不知道,为此遭父母责骂。十二三岁时,已不满足于木叶上刺绣,乃将自己打猪草换来的钱买来针线,在家中找来白布,白天在山上放牛绣,晚上在灯下绣,坚持不懈。村中长辈见其刺绣品,惊叹不已。自此之后,凡村中有待嫁姑娘,无不请她代作嫁妆。村中有善蜡染的阿婆,视文秀为一棵好苗,有心传其技艺,而父母竟以她要放牛、带弟妹、做家务为由,不使她学。然文秀不因此而放弃,有空则去看阿婆们蜡染。凭借她的灵气,渐渐学成蜡染技艺:一方平常布料可在她手里魔术般变成一幅精美的蜡画艺术品。

商品经济大潮来临,苗族工艺产品绽放光彩。杨文秀开始意识到制作苗族蜡染工艺品可脱贫致富,征得丈夫同意后,变卖家产,东挪西借,筹资创办蜡染作坊。初,产品由丈夫带外省推销,没几年,销路渐开,货供不应求,声誉大增。2002年9月,其蜡染作坊制作的工艺品参加珠海中国民间工艺品展销会,以其古朴典雅、构思新奇的图案吸引众客商,展销产品被抢购一空。嗣后,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内外多家大公司纷纷到松林与杨文秀定货,因要货量大,杨文秀无法满足,一时奇货紧缺。一些公司竟想“挖人”——给予杨文秀夫妻优厚条件,到公司作技术指导,均遭文秀谢绝,因其欲在松林村办蜡染厂,带领村人走共同富裕道路。惜天不假年,正当杨文秀事业方兴未已之际,却不幸因病去逝。病逝之日,正是她获得“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制作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之时,村人无不痛惜。

杨文秀蜡染作坊 林德胜 摄

除蜡染刺绣工艺品处,松林村还以纯手工工艺制作,发音效果独特的芦笙响誉省内外,它的制作人是一位已近70岁的老人杨文华先生。

说起松林芦笙的制作,还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杨文华先生说,安顺一带的芦笙制作,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旧州老黄寨有一青苗族英雄陈某,技术精巧,制作的芦笙远近闻名。某年大荒,民不聊生,而官府竟不顾百姓死活,仍催逼粮税,苗民忍无可忍,在陈某的带领下,聚众抗交赋税。官府派兵弹压,将陈某抓进大牢,拟秋后问斩。后陈某越狱,逃至安顺一带,从此隐姓埋名,靠做芦笙谋生。陈某在晚年时,将其技艺传于两个徒弟:一个为董家庄人,一个为鲍家庄人。他给徒弟立下规矩:芦笙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两徒弟学成技艺后,将其发扬光大,至民国时已传到平坝杨文华外祖父家。杨文华15岁那年,因家道艰难初中辍学,恰值平坝大舅母生子,大舅因忙于做芦笙养家糊口,无暇照管妻子和几个孩子,杨文华遂到大舅家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他看见大舅制作的芦笙,好生羡慕,意欲学成此艺,怎奈舅家有艺不外传的规矩。杨文华怅恨不已,然亦不甘心,乃一边做家务一边观察大舅制作,将其制作过程暗暗强记于心。遇大舅忙不过来需要文华做帮手时,他更是乐不可支,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用心揣习,以至梦中仍不忘琢磨。整天沉浸在工作中的大舅,怎能想到聪明的外甥已将芦笙制作的流程熟记于心?——40多天后,当回到家中后的杨文华拿着试做的一对芦笙回来给大舅看时,他惊讶不已,高兴之下,稍加指点一下细节,杨文华自然心领神会,技越大进,所制芦笙卓然成家;相比之下,原老舅传统制作的产品已黯然失色。为此,堂母舅怒斥大母舅,责其违背祖训,将祖传技艺私传外姓人;大母舅左支右绌,有口难辩……后二人竟互不理睬,斗气达十多年。

杨文华在制作芦笙 林德胜 摄

凭借其精湛的技艺,杨文华制作的松林芦笙没几年就已声名鹊起,其产品远销省内外甚而到达泰国、越南等。2013年,杨文华获“安顺市非物质文化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随着旧州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松林苗族村若依托其底蕴深厚的土司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苗族蜡染与芦笙制作之“绝艺”,踵事增华,再谋发展,则此村的未来将会更加绚丽多彩。(本文部分资料根据杨文华、肖传友先生口述整理,亦参考周占文、杨友忠先生的文稿)

· 作者简介

林德胜:上世纪60年代出生,任职于旧州初级中学,西秀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教学与管理》《安顺日报》《黔中早报》《安顺晚报》《黔风》杂志等。

本日历由《屯堡公社》公众号设计制作

授权《文化安顺》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