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实现目的的案例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8-19收录于话题#铁血前汉206个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朔二年 前127年张欧免,上欲以蓼侯孔臧为御史大夫。臧辞曰:“臣世以经学为业,乞为太常,典臣家业,与从弟侍中安国纲纪古训,使永垂来嗣。”上乃以臧为太常,其礼赐如三公。以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通西南夷,东置苍海,北筑朔方之郡。公孙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天子使朱买臣等难以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苍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春,罢苍海郡。【译文】御史大夫张欧被罢免,皇帝想任命蓼侯孔臧为御史大夫。孔臧辞谢说:“臣世代以经学为业,请求皇上任命我为太常,发扬臣的家学,和堂弟侍中孔安国一起总结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和先贤的训诫,使它们永传后世。”于是皇上任命孔臧为太常,超格享受三公待遇。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这时,朝廷刚刚开修好到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贵地区的路,在东部设置苍海郡,在北方修筑朔方郡。公孙弘屡次劝谏,认为这些政策是以中原贫困为代价来奉养无用之地,希望朝廷能够取消这些政策。天子派朱买巨等人罗列了设置朔方郡的十条好处来和公孙弘辩论;公孙弘无言以对。于是公孙弘谢罪说:“臣山东乡下人,不知道设置朔方郡竟有如此多好处,希望取消西南方和苍海郡的政策,集中资源修筑朔方郡。”皇上答应了,当年春天,撤消了苍海郡。【解析】一、关于孔臧西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御史大夫这个官,地位尊贵,但不好做,需要监察百官,也就是说,需要弹劾朝廷大臣,是个得罪人的职位。管得松了,皇帝不高兴,管得严了,百官不高兴,御史大夫这个位置就好比猪八戒照镜子,两边不是人。但御史大夫,是可以递补相位的,是晋升丞相的路径,比如说材料中的公孙弘,后来就是由御史大夫升迁为丞相。秦时,秦始皇鉴于丞相吕不韦的大权独揽,收回权力以后,设置了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制衡百官,御史大夫想要晋升为丞相,就需要丞相位置空缺,利益相关,必然会疯狂的攻击现任丞相,进而形成制衡局面,使得皇权稳固。三公九卿,国之栋梁。而太常,是九卿之首。三公,在这个时侯,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抓全国行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太尉主管全国军事,相当于军委主席。但太尉这个职位,由于权威过重,不常设,实际权力大小变化很大。所谓九卿,指的是太常(宣传部、教育部)、光禄勋(皇宫大总管)、卫尉(皇宫守备部队)、宗正(皇族事务大总管)、太仆(总装)、廷尉(司法部)、大行令(外交部)、大司农(发改委)、少府(财政部)。孔臧是孔子十世孙,家学渊博,汉武帝用董仲舒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臧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对于孔臧来说,只要独尊儒术的国策不变,孔家尊贵的地位就不会动摇。独尊儒术国策下的孔臧,是国家政策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之一,从利益角度来看,维持现状不出错才是最好的为官之道。而御史大夫是个得罪人的官,做多了就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就容易招惹祸患,这是高风险的投资。孔臧就好比一个怀揣巨款的投资者,自然不喜欢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相比于御史大夫,太常不要太爽,第一是这个职位主管宣传教育,容易桃李满天下;第二是这个职位相对来说务虚多,务实少,做得少自然错的少。对于政治根基深的人来说,实在是个美差。而丞相、御史大夫还是更适合有野心、想做事、根基浅的人来干,高风险、高回报,没资本的人的最爱。孔臧推辞御史大夫而请求太常职位,看似谦让,实则是不想承担太多责任,不想得罪人,不想犯错,想永葆荣华富贵,与时沉浮。二、关于公孙弘领导永远是对的,狮子大开口的要价艺术。这段材料中公孙弘的作为,其实就是一次成功的要价。看似是武帝搞定了公孙弘,可如果公孙弘一开始的政治目的就是罢西南夷、沧海郡呢?求之上者得之中,求之中者得之下。瞄准月亮,射到山头;瞄准山头,射到树梢。公孙弘反对汉武帝的政策,是担心汉武帝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一下子左右出击,急于求成,摊子铺的太大,容易烂尾,容易扯着蛋,公孙弘,忠臣。可如果公孙弘一开始要求的是罢西南夷、沧海郡的要求。汉武帝恐怕要派朱买臣提出通西南夷、设置沧海郡的十条好处来和公孙弘辩论了。公孙弘真的辩不赢朱买臣吗?未必,公孙弘这个人不喜欢当面庭争,朱买臣是皇帝派出来的发言代表,争赢了皇帝脸面挂不住,既然是不能赢的辩论,为什么还要辩论?既然无法辩论,那撤销沧海郡的目的不是无法达成了?所以,公孙弘搞了一波狮子大开口的骚操作。请求汉武帝全面停止劳民伤财,汉武帝派出嘴炮朱买臣责问公孙弘以修筑朔方郡之便利,公孙弘无言以对,被朱买臣问倒了,汉武帝心里该多么得意。那好,皇上说的对,皇上是最棒的,我真没想到修筑朔方郡这么重要,既然这么重要,不如咱们就一心一意的修筑朔方郡吧。这就是顺毛撸的策略。经过这么一辩,公孙弘输的无言以对,朔方郡的重要意义就是汉武帝的意思了。既然领导这么重视朔方郡的建设,那咱们坚持领导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总行吧?如果不经过争辩,不狮子大开口,公孙弘直接提出取消沧海郡的请求,那就是另起炉灶,否定领导。汉武帝到时候派朱买臣来跟公孙弘辩论,如果公孙弘没辩论赢,罢西南夷、沧海郡的目的就无法达成;如果公孙弘把朱买臣辩倒了,就是打汉武帝的脸,否定领导意志,赢了辩论,却失去了领导的心,到时候汉武帝恼羞成怒,能不能实现目的不知道,以后不好混了是肯定的。活着,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公孙弘此举,真的是操碎了心,即达到了目的,又和和气气的哄高兴了领导。最骚气的是,看似是汉武帝搞定了公孙弘,可到底是谁搞定了谁,就不好说了。高手出招,往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公孙弘既让领导高兴了,同事也满意了,自己也达到了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狮子大开口式要价艺术:1.提出一个狮子大开口到对方无法接受的要求。2.以误会为驱动,让对方误解自己没有理解透他的意思,勾起对方的解释欲望。3.佯装恍然大悟,没想到是这样,奉承间抓住对方对方的核心诉求,以专注支持对方核心诉求为由,削减对方次等诉求。备注:这么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对方的需求可以被分为几个档次。同时条件不允许同时实行。好处是可以奉承间不动声色的劝阻,特别适合用来针对性劝阻级别、地位高于自身的人,边站队边劝阻,给对方一个非常大的台阶。限制是必须触动对方的解释欲望。
敖让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喜欢作者19 人喜欢
收录于话题 #铁血前汉206个上一篇皇权、汉律与最终解释权下一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阅读原文阅读 1.5万分享收藏赞14在看65
写下你的留言精选留言
敖让置顶88只要是能讲价的地方,基本都能适用,或者变形适用。比如:买方:这东西多少钱?卖方:一万。买方:贵的离谱,你这东西镶砖石了吗?卖方:巴拉巴拉…(为什么这么贵)。买方:太贵,再见!卖方:等一下,那你能出多少?买方:这时候买方就会暴露出自己的心理价位范围内的一个较高价格。当然了,不管这个价格能不能卖,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卖方手中。反之,买方同理。买方:你这东西多少钱?卖方:一万。买方:一百卖吗?卖方:滚吧。买方:那你多少能卖?便宜点。。。
杜阿22我领导就比较迷,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比如他想让别人降价100,然后我如果跟他分析100太多降50还可以的时候,他会说降50可以的话降100也一定可以,但是如果我说那我去努力商量一下,他自己反而会说,100是不是有点多还是降50吧(不知道有没有表述清楚)他就是有点反逻辑的感觉的性格。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115他只是想显得自己有主见而已
Harald Richter79我想到了鲁迅说过的,中庸思想调和折中、不讲原则,是中国人劣根性思想。他说:“中国人是最讲中庸的,你要说凿一扇窗户,他们是万万不同意的,但倘若你说把房子拆了,他们就会急忙来调和折中,同意凿窗户了”。在官场更是讲究中庸、枪打出头鸟,鲁迅总是一语道破:“一大群官员,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履薄冰、混在官场上的人似更如此,戴着‘礼仪和人情’的高帽走着走着,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依旧做官,明知有些‘不妥’,可谁也不肯从他这儿做个‘戎首’,自然也不想做‘最后’,就都‘中庸’着,一代一代地迈进新时代”。 基于官场的中庸和不作为,鲁迅认为,儒家至后代已经变成专制政治的帮凶与求富贵的敲门砖,仁义道德变成了吃人的理智。 鲁迅还讲,中国人虽然言必称中庸,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个例子,中国女人缠足,美称三寸金莲。面对缠足这样的陋习,怎么又追求“止于至善”,脚要求越小越好?面对缠足,几千年来,中国的士大夫,儒家子弟,怎么就忘了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呢?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46鲁迅的伟大之处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15公孙弘所处的位置应该是武帝和百官间的传声筒,武帝一开始的打算估计也不是那么大,但是也不会直接说自己目的就那么小。这件事上公孙弘所想的应该更深些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67这件事情,武帝取消其他政策,主要不是因为公孙弘的劝说,而是条件不允许,武帝自己怂了,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一开始的调子起高了,武帝不好意思自己主动降低标准,就好像要跳楼的人后悔了,但又不好意思自己主动下来,需要别人给他一个理由。公孙弘的主要作用,还是给到了武帝一个完美的借口取消其他项目,其实公孙弘的早几次进谏,武帝就已经认识到步伐太大了,只是不好意思自己降低标准。至于武帝有没有和公孙弘通气,那就不好说了。
飞62《亮剑》里面李云龙和陈赓有时候也是这个套路,先提一个对方接受不了的条件,再退而求其次。特朗普的套路,先叫价高一点。
NicoJIANG28我感觉这两人是唱了出双簧,不然,为何单单挑朔方郡的好处来辩论呢?在当时汉匈战争已经开打的背景下,同样是烧钱,朔方郡的建设远比镇抚西南更有实际战略意义,也更加符合武帝开疆拓土,剑扫六合的想法。所以公孙弘可以说是自己主动背了个钝鲁无知的锅,然后让大领导顺理成章地做了自己想做不想说的事,又不动声色封住了别人的嘴。真不愧是武帝心腹。
白起Ace26我宣布熬夜冠军是我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6我认证
一颗糖果糊弄走的!9熬先生,我有个思索不透的问题:生活中是否真的有政治默契?如果有,是什么在支撑、维持这个状态?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5政治智慧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23这应该是他们之间的政治默契,他们毕竟是社会最顶级的政治精英们,即使他们什么都不说,应该能大致理解对方的意图。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9写的很好,不过我在想一件事,武帝当时在政治场中心好像已执政很长时间了,他真的看不懂公孙弘这样玩吗?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2看懂了又该怎样?
杨海宾20写的太好,往往生活工作中都是如此,其实有时候上级老板对下级也是这么处理的。我公司就是如此每年发年终奖的时候老板就是不做声,没有表示不给,也没有表示给,然后随便给个数据,大家看看我们比去年利润下降了多少,然后就一直拖,大家都觉得老板今年是不是不给了,然后快到过年了,主动权就到他手里了,发多发少拿可就是她说了算了,这样大家也都不敢有意见了。
仓佑健措12确实是这样,有时候故意把事情说的说的多么高质量满足多场景,隐性的提高了行动的成本,这时领导会再解释其实没必要那么复杂,然后他就把他的核心诉求提出来了。这个时候满足他的核心诉求就行了,事情就比刚开始相对简单和可控了。
诺10其实武帝也不想建那么多,也是狮子大开口,给公孙弘留下还价的余地,只要开建朔方城就够了
向着未来10特朗普做生意和玩政治不都是这个套路吗
狐10没点生活阅历的人读史还真是读不懂,谢谢敖大大
文8敖大你赶紧出书吧 我要买几套当传家宝😏 通过这么长时间跟敖大的学习 我有一个体会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通过这件事 能依靠谁 拉拢谁 打倒谁 通过这件事 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才是最根本的
滕兆林8高要价不就是川建国谈判的艺术
Fred.Zhong8关键还是要了解主子能不能讲价,能讲什么价。在底价边缘徘徊,公孙弘确实牛逼!
🐰8读者:我宣布熬夜冠军是我作者:我认证评论:真·熬(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4牛
Peter8特朗普深谙此道?
8有本书叫影响力
步履不停6这个操作真心骚气,既保存了领导的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武昊正6一直很喜欢作者写的文章,希望以后作者能够写些地位平等者的博弈,比如乱世或分裂时的国与国诸侯与诸侯的对弈。
驰骋5很多公众号,都是“然并卵”,只有这个号,作者确实有真才实学和智慧!作者若能为国之栋梁,且能具有并坚持“公平”、“务真”的价值观,那么,就会是国之大幸!
穷专注达兼济5这个点推送?也属于骚操作!意外惊喜,点个赞!
天路5先占座
XL4想起了北魏孝文帝迁都。
心无旁骛4务实啊,脸面算啥,再说这脸还在呢,拍领导也不算丢脸,办成自己所想才是最好的结果!
y🐑🐑🐑4敖总在教咱们扶龙术啊,真佩服搞出这些屠龙术、扶龙术的这帮人,天生的政治家啊。想听听敖总什么时候谈下屠龙术的套路。
CarpeDiem4缠足那个,是因为女性没有发言权,所以没法和男性达成中庸吧
辛巴4锚定效应在古代也通用啊
🍭4聪明的人才适合玩权术,我等稚嫩小儿若非作者点醒还蒙在鼓里
🐰4所以说敖大大加油啊!都很喜欢看的,加油鸭
彼得·潘4大晚上不睡觉更新,赞一个
海4别熬夜了
张亚4厉害的敖大
薛定谔的潇3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竹叶符3求其上得其中 求其中得其下 那怎么才能得其上呢
SAY HI TO GYC3然而我就学不会讲价100卖不卖?不卖哦,告辞。
孔章3更像是公孙弘和武帝的配合,要不然为什么武帝还要辩论,多此一举。换现在,用这种方式和领导沟通,如果没搞清楚,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领导可能直接把你pass了
云起3和影响力有个案例一样的套路
剑寒 · 秋雪2拓跋宏迁都洛阳不就是这个最经典的案例...
XL2回藻渡:窃以为求其道者得其上。
岁清月浅2高手,我说的是你敖总!
zyoaol1奥陌陌2这个提到的朱买巨还是朱买臣,我陷入了迷惑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臣
啊卜呗2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不管是武帝有意还是无意把调起高了,公孙弘都应该能接到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示。
华丽转身2那御史大夫是相当于今天的纪委吗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监查机关,包括
沐驍雲2熬夜冠军是我才对吧(ఠ్ఠ ˓̭ ఠ్ఠ)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作者2厉害
沣 🌊2这个牛逼啊
取哲前进1“狮子大开口”套用心理学来说就是“锚定效应”。在谈判中经常用到。一但被锚定,其实就被限定在某个区间活动,被对方所掌控。刘彻与公孙弘之间,我更倾向于“双簧”或者某种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全部过程都是用来堵反对者的嘴。
程斌和小商场买衣服一样的。
樱花酱有点烧脑,不过公孙弘看来真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