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2)

本篇目录:

********************************************

521.新开河火车站旧址

1903年                            天津市河北区

522.觉悟社旧址

1919年                            天津市河北区

523.北疆博物院旧址

1922~1929年                       天津市河西区

524.南开大学思源堂

1925年                             天津市南开区

525.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

1948年                            天津市蓟州区

526.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

1949~1953年                       天津市和平区

527.左权将军墓

1950年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

528.高君宇故居

1896~1912年                        山西省娄烦县

529.山西督军府旧址

1916~1937年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530.忻口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

521.新开河火车站旧址


初名新开河火车站,后称天津城火车站、河北新车站、天津新站、天津总站,抗战期间改为现名。


天津北站位于中国天津市河北区,它原本是北京局集团一个二等站。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将衙门设于大经路(今中山路)金钢桥头后,为推行新政、繁荣河北新区、摆脱老龙头火车站的租界管制而建。1903年,当时还是清朝末年,当时命名为新开河火车站,还曾经更名为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在1912年,已经是民国时期,当时天津北站更名为天津总站,可见当时它在天津的地位。在几年前,天津北站重新开始运营,已经可以办理几个方向的客运业务。


2014年3月31日 天津北站 百年老站进入“退休”倒计时这是3月31日拍摄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天津北站。当日上午9时,天津北站售票处停止办理售、退票业务,已经111岁的天津北站将于4月1日起停办客运业务。这座始建于1903年的百岁老站将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天津北站是承载时代记忆的老火车站,由于停靠列车的逐年减少,目前在此停靠的列车共有三趟,都是普速列车,分别为天津至蓟县的6416次、天津北至北京6452次和北京至天津北6451次列车。天津北站关闭后,所有行经列车将不再停靠此站。目前,北站如何改造正在规划中,有可能变身铁路博物馆,也有可能进行改造。

天津北站站内的旅客天桥横跨在三座站台之间,建成于1903年,当时国内铁路车站中最豪华的天桥,也是中国国内目前历史最早的车站天桥,而如今的格局是在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形成的。天桥长52.2米,宽2.8米,高6米。天桥主体为钢结构,桥身为钢桁架,阶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则为木结构,但这座天桥一直为露天式。至1978年,加盖天桥防雨罩棚。


2019年10月,新开河火车站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2.觉悟社旧址

觉悟社旧址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是青色砖木结构的平房小院。觉悟社1919年9月16日成立,是周恩来领导的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组织。


天津的进步青年们经常聚集于此研究新思潮,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月28日觉悟社社刊《觉悟》在此编辑出版。后来,觉悟社的多数成员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觉悟社旧址"牌匾为邓颖超书写。虽然天津觉悟社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从1919年9月到1920年10月,虽然只有仅仅一年的时间,但是他的作用和影响却在我国青年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青年革命运动一面光辉的旗帜。


觉悟社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觉悟社规定,在社里不允许谈恋爱。后来反动当局逮捕了一批觉悟社社员,并逼迫学校开除了觉悟社社员的学籍,觉悟社在成立一年以后被迫停止活动。

经过斗争的洗礼,社员们彼此之。比如,谌小岑和李毅韬。1920年初冬,周恩来、刘清扬、郭隆真等人先后赴法国勤工俭学,马骏,谌志笃、邓颖超等人继续留在天津。虽然大家天各一方,但依然用各自的代号在天津的《新民意报》“觉邮”专栏上沟通联系。


所有社员都牢牢记得觉悟社的社歌:“世界潮流汹涌澎湃来到中华地。社会革命,阶级战争,青年齐努力,二十几个同志们,大家携手作先驱,奋斗牺牲是精神,推翻恶实力”。觉悟社的成员中,有六人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八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周恩来是最杰出的代表。马骏、郭隆真等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馆内有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复原陈列室里有当年觉悟社社员的工具及学习文献等珍贵文物:辅助陈列室中,有大量历史文献,照片,绘画,雕塑以及模型等。


觉悟社旧址早在198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3.北疆博物院旧址


北疆博物院旧址是1922年-1929年的遗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北疆博物院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基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享誉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学文献宝库,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北疆博物院最初被称为“天津黄河白河博物馆”,由法国人桑志华于1914年开始筹建,藏品包括了我国黄河及海河流域广大地区的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及动物、植物、岩矿标本20余万件,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建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


1912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黎桑(对,就是他之后创建的北疆)提出来华考察中国北方黄河等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并建立一个博物馆的设想。1914年3月:黎桑抵达天津,起名为桑志华,以天津的崇德堂(现在的营口道)为活动基地,开始了他探索北方生物的旅程。


1914年7月-1917年:桑志华主要对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要先把家周边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再干别的)1918年春:桑志华开始对中国北方腹地进行考察和采集发掘工作。(要开始干大事了)1922年:经过8年的考察、发掘、采集,建立博物馆的工作已提到日程上。(标本太多,崇德堂已经超负荷了)

1922年:北疆博物院的主楼(也叫北楼)与工商学院同时兴建(所以北疆才会在学校里面)。此时的北疆博物院属于法国教会的下属单位。1923年:地质古生物专家德日进来华与桑志华联合组成“法国古生物考察团”,进行为期两年的考察活动。(好伙伴终于上线了)1923年:主楼建成,北疆博物院正式打出自己的旗号。1925年:在主楼西侧续建一座3层陈列室与其相连。(标本太多,又装不下了)


1929年-1930年:在主楼的南侧扩建南楼,以封闭式连廊相连,专门作为藏品库房。(标本又装不下了)1938年:桑志华返法,罗学宾接替院长职务。(受战争影响,考察工作无法继续,北疆也从发展期转入维持期)


1940年6月:罗学宾以建立“私立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为名,将北疆重要的标本、仪器、图书资料(大概2万余件)转移至北平使馆区的东交民巷台基台厂三条三号。(天灾人祸面前,只能这样了)1949年天津解放后:北疆博物院由津沽大学(就是原来的工商学院)代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接收北疆博物院迁移到北京的标本。(留在北京了)

1952年6月-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人民科学馆筹备委员会”,接收北疆博物院,建立天津市人民科学馆。(接收了约20万件的自然标本)其中北疆博物院原有的文物和民俗学藏品被转交给天津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1953年11月:北疆博物院陈列厅再次对外开馆。1957年:天津人民科学馆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1959年:陈列展览和办公地点搬到马场道272号。北疆博物院旧址则一直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藏品库房使用。


1968年8月:天津市自然博物馆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建立天津市博物馆。1974年:恢复自然博物馆建制,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1991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北疆博物院”旧址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天津自然博物馆在原址附近重建新馆。(又一个40年了,都有38万余件标本了)1998年10月8日:新馆重新对外开放。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进行迁址改建,新址为天津博物馆原馆址。2016年1月22日:北疆博物院旧址,恢复其收藏、展示、教育的功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1914年的早春3月获得了法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学位的,天主教神甫桑志华↓辗转万里抵达天津。初到之时这位法国考古学家以法租界内,圣路易斯路18号崇德堂(现在的营口道)为活动基地。桑志华将自己获得的博士头衔套用在中国进士身上,以减少考察时地方官绅的干扰,因此他也被称为“法国进士”。

1922年的春天,北疆博物馆第一座建筑(北楼)↑与天津工商大学兴建同时兴建。1925年春天,北疆博物院三层陈列室落成。


今天的北疆博物院,在天津外大之中。


北疆博物院旧址模型。


2019年10月7日,北疆博物院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4.南开大学思源堂


思源堂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校园内,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企业家袁述之捐资兴建的科学楼。1923年4月兴建。1925年秋竣工剪彩,命名"思源堂",取"饮水思源"之意,当时为南开大学理工系科使用。思源堂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外立面为清水红砖墙面,正立面设有由六棵立柱支撑的入口门廊,建筑立面对称,是一座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的西洋建筑。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南开校园,思源堂中弹起火,唯一没被毁的校舍,被当时日寇用作“天津日本中学校”。1945年后,思源堂作为南开大学仅存的老建筑得以修复。


思源堂二层会议室


思源堂内部古朴典雅的木质墙裙


思源堂内部的双向木质楼梯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复建的木斋馆、秀山堂、思源堂。2016年10月18日,南开大学在津南校区举行木斋馆、秀山堂、思源堂复建奠基仪式,2019年5月竣工验收,标志着南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津南校区得以延续和传承。


2019年10月7日,南开大学思源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5.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


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礼明庄镇孟家楼村,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设于此。旧址为正房2座,各面阔5间,东西厢房4座共12间,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平津战役的历史见证地之一,现状保存较好,1991年8月2日,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12月7日,总前委进驻孟家楼,征调了荣姓地主的两座小院,在此,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成立。


1949年1月,在蓟县八里庄与傅作义方代表进行了第一、第二次谈判,草签了《会议纪要》;为解放天津的胜利、和平解放北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上图历史照片,通讯兵,警卫员等候命令随时出发。


西院厢房:面阔三间,南北9米,进深4米,房屋用碎石砌筑为基础,砖木结构,青砖墙,下槛墙有传统的“池子”做法,小瓦硬山顶。


警卫室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就是在这里下达了解放天津的总攻令。馆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和文物资料陈列,展现了人民军队鏖战津门的历史。


2019年10月7日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6.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

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在当时的天津公议大楼(现承德道12号),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央任命黄克诚为军管会主任,黄敬、谭政为副主任,并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迁移到张园(现鞍山道59号)办公。天津公议大楼后来成为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市少儿图书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现为天津市文物局所在地。


建筑建于1929-1931年,是一座古典复兴式、三层混合结构。顶层为檐部和女儿墙,二层是六根爱奥尼式柱廊,底层中央为三座券洞式拱门。建筑主体突出,左右两翼对称,整个建筑造型稳重,装饰华贵。


张园建于1915年,原作为湖北提督张彪的别墅。孙中山1924年北上进京途中,曾在此居住,1925年到1929年溥仪曾借住这里。1935年张园被日本强购,用作中国住屯军司令官官邸。日军将张园原建筑平远楼拆除,在原址重建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张园办公,1953年迁出。现为天津演出公司的办公地址。经过修缮改造,2017年10月对外开放参观。

张园是清代两湖统制张彪于1915年所建的豪华宅院,外观看似西方教堂样式。1924年冬,孙中山应冯玉祥将军邀请,偕夫人宋庆龄北上商谈中国统一和建设问题,由上海绕道日本到天津后,下榻于此月余。1925年2月24日,清逊帝溥仪从北京逃至天津,也曾居于张园。张彪为侍奉溥仪,特定制了英国惠罗公司的欧式家具,装潢宅内西洋式的建筑,令刚出皇宫的溥仪赞叹不已。溥仪在张园门外挂出"清宫驻津办事处"的匾额,广结遗老、遗少、社会各派势力,以图复辟。张彪去世后,溥仪迁出张园。现只留下半块刻有"前清宣统帝行(宫)"的残缺石碑。


1935年,驻津日军强购“张园”后,建成现存楼房,作为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官邸。1947年,“张园”被用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1949年1月23日,中共天津市委迁入“张园”。同年6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迁入“张园”,与市委合并办公;8月11日,市委正式对外公开并挂牌,“张园”成为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地址。1953年,中共天津市委迁出“张园”。


2019年10月7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7.左权将军墓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陵墓北依太行,面临清漳,建在上下有台阶相连的3个台地的最上层。第一层台地的中间有一荷花池,第二层台地的中间建有左权将军纪念塔,左权墓在第三层。左权将军纪念塔上镌有毛泽东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以及周恩来、朱德等的题词也分刻在各纪念建筑物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安葬左权烈士等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直接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管辖,并于1950年10月21日,为左权诸烈士举行“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葬”及陵园落成典礼,内务部长谢觉哉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烈士祭奠。落成典礼暨左权将军移灵安葬仪式,在邯郸同时举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等烈士遗体,由涉县石门村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移葬至此。1952年11月1日,左权殉国10周年,毛泽东在视察南方的归途中,专程在邯郸下车,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缅怀左权。


左权墓在第三层。陵墓用青石筑成,呈长方形。墓碑上刻有“左权将军墓”5个大字。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撰写和手书的《左权同志碑志》,镌刻在左权将军纪念塔的左侧。


解放后,在邯郸修建了国内规模较大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遂于1950年10月20日将左权将军及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和石鼎等8位烈士的忠骨移灵此园。石门晋冀鲁豫抗战殉国烈士公墓旧址因其气势大、修建好,至今仍存。


左权纪念馆内,陈列有反映左权将军革命生涯的简历、照片和实物资料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人在左权将军牺牲后题写的挽词等。这个纪念馆,内容充实,歌颂了左权将军为中国革命奋斗的一生。

左权同志湖南醴陵人,幼聪敏,性沉静。稍长,读书既务实用。向往真理尤切。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献身革命,生死以之。始学于黄埔军校,继攻于苏联陆大。业成归国,戮力军事,埋头苦干,虚怀若谷,虽临百险乐然不疲,以孱弱领军长征,倍见积极果决之精神。中国红军之艰难地造,实与有力焉追乎。七七事变后,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过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任,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隆冢丰碑,永昭坚忍不拔之毅魄。德怀相与也,深相知更切,用书梗概,勒石以铭是为志。

彭德怀仅撰并书

中华民国三十一双十节

2019年10月7日,左权将军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8.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静游镇峰岭底村,距县城约25公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由高君宇故居、高君宇纪念馆和景观广场组成。

高君宇故居是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君宇纪念馆内分为展厅、服务用房、附属用房三个功能区。展厅布展内容共分为六大部分。前五部分以高君宇投身革命,在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为主要内容,第六部分展示了娄烦作为革命老区,在不同时期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等。

景观广场位于纪念馆南侧的开阔空地,由高君宇主题雕塑、纪念广场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530平方米。

高君宇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月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老百姓发展农家乐、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高君宇故居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0月7日,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29.山西督军府旧址

山西督军府旧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史书记载该旧址原为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初年曾为潘美帅府,历代山西巡抚的衙门均设在此。民国五年(1916年),各省军务长官改称为督军,阎锡山任督军,因此称督军府。主要由门楼、前院楼房、渊谊堂、小自省堂、梅山和玉堂春组成,是中国保存下来较完整的督军府旧址之一。内存有清、民国年间石碑5通、碣1方。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搬迁,太原市组织实施综合整治配套工程,官方拆除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6处现代建筑,修缮历史建筑11处,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修建仿古建筑6处。建设晋商博物院。

门楼,位于山西督军府旧址正南,门楼是民国时期在原巡抚衙门的基础上改建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170平方米,为二层木结构建筑。一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四周围廊,柱中设板门一列,柱头施三踩双昂斗。二层面阔3间,进深2间,四周围廊,檐下四周施木雕斗、耍头、雀替等,梁枋上施清式彩画。单檐歇山式屋顶,黄绿琉璃瓦覆盖。

中门上方镌有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石匾。门前辟面阔三间的卷棚歇山式抱厦,檐周设有龙形雕花,柱头为五踩斗,绿琉璃瓦饰。后檐中三间辟圆拱形门窗,石质门窗框。二层上建有虚廊。

渊谊堂位于督军府前院正中北侧,原为清代巡抚衙门的大堂,民国时期都督府改建为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石砌台基,主体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前设卷棚式抱厦三间。主体建筑外观为二层,内部中间为大厅,两侧为承重砖墙筑成的二层楼房,顶部为大木结构组合成的屋顶。大堂正立面为石质,由半圆形壁柱、圆拱门构成。

小自省堂,时称礼堂,又称梅山会议厅,位于督军府旧址后院北侧,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自省堂”三字由康有为题写,小自省堂,建筑风格为西式结构、中式装饰,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物。建筑建于石质基础上,面宽9间,进深8间,平面呈“工”字形布置,前后檐7间均为上下两层檐廊,侧面人口布置有西洋式倚门、尖拱窗。两山墙上下设有对称的狭长的窗户。屋顶为传统的卷棚歇山式,四角各建一座单层四角攒尖式角楼,琉璃瓦顶。厅内部四周建有二层木构围廊,厅堂内具有宽阔的空间。

进山楼位于山西督军府旧址院西北隅梅山,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进山楼为欧洲哥特式建筑,砖石结构,基座3层,楼体5层。民国九年(1920年)6月阎锡山在进山楼举行过“进山会议”,创办了“进山学校”。

廊楼位于大门后东西两侧,原为平房,民国时建为二层廊楼。廊楼共4栋,对称布置,砖石拱券结构,均为二层。南部东西两栋的平面呈不规则“工”字形布置,宽9间,内为发劵结构,平顶。

廊楼外檐每层均出有飞檐,一层四周檐下饰有垂花短柱。檐口部分勾檐翘角。北部东西两栋亦为对称布置,各8间,卷棚硬山式屋顶,前檐为上下两层廊柱构造,二层设有栏杆。

东花园位于渊谊堂东侧是清代巡抚衙门的内花园,专供达官贵人休息游览之用。

东花园民国时期,阎锡山改建为其私人住处。

玉堂春位于东花园的东北部,现仅存大堂、二堂,用廊子连接,呈“工”字型布局。大堂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顶,布瓦,从结构和建筑手法上看,为明代遗物。东花园和玉堂春修复设计者为著名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

梅山院内东侧有块石碑,碑宽0.89米、长2.26米、厚0.23米,碑座宽1.05米、厚0.58米、高0.33米;旧址内存有清、民国年间石碑5通、碣1方。

山西督军府旧址原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530.忻口战役遗址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是忻州的北门户,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守基地。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现存有与日军作战时修筑的窑洞50余孔及204号激战地,至今战争遗物时有发现。除部分窑洞坍塌外,其余皆保存完整。忻口战役是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军进犯的一次最激烈的战役。1937年10月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约三万余人,由北至南直取太原。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思想指导下,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为抵抗沿北同蒲南下的日军,国共两党浴血奋战,23天内共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取得了抗击日军的一次巨大胜利。这次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化为泡影,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士气。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游击战、阵地战配合作战最为成功的一次战役。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华北,其主力一部五万余人,兵分两路,自大同、平型关会师雁门关,直向忻口扑来。为了保卫太原,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从各地调集十万余众,及时组织忻口会战,抗击侵华日军。1937年10月初,坂垣征四郎指挥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和关东军第一、十四师团等共5万余人,自晋北代县分路南下,进攻平原、忻日,准备直趋太原。中国国民政府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统率第15、17、33军为右翼兵团,以郝梦龄为指挥的第9、19、35、61军为中央兵团。以李默庵为指挥的第14军和第66、71、85、15师为左翼兵团,在忻口以北的龙王堂、南怀花、太白水、南峪一线布防。

1937年10月13日,日军主力在战车、飞机配合下,采取中央突破战法,猛攻忻口西北侧阵地。中国军队在南怀花、红沟等地顽强抵抗,白刃肉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1937年10月16日,中国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帅长刘家麒在红沟西北高地督战时殉国。

1937年10月22日,日军华北方面军急调萱岛支队增援,1937年10月24日使用毒瓦斯、燃烧弹再次发动进攻。26日,娘子关失守,日军占领寿阳,沿正(定)太(原)路西进,威胁太原。1937年11月2日,卫立煌下令部队转移阵地,固守太原,忻口遂失。是役国共两军密切配合,阻敌23天,据国民政府战报宣布,消耗日军二万余人,中国军队也有很大伤亡。忻口战役遗址主要有:忻口战役纪念碑、战备窑洞、郝将军指挥所及日军所造的罪证碑等。

1986年将忻口战役遗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庆王府

    天津庆王府和平区五大道重庆道(原英租界剑桥道)55号.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后被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购得并举家居住于此,因而 ...

  • [首藏作品](5725)百年前即蜚声中外 从藏品到建筑都堪称国宝

    天津自然博物馆:百年前即蜚声中外 从藏品到建筑都堪称国宝◎本报记者 陈 曦中国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目前所知国内最早记录的四不像鹿化石--在天津外国语大学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234处) 本篇目录: ************************************ 517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3)

    本篇目录: ************************************* 531.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6)

    本篇目录: *************************************** 561.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和省政府旧址 1945-1949年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7)

    本篇目录: ************************************** 571.上海科学会堂 1958年                               上海市黄浦区 5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8)

    本篇目录: **************************************** 581.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1894-1924年                      浙江省温州市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0)

    本篇目录: ********************************** 601.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1954年                          安徽省霍山县 602.涡河一桥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1)

    本篇目录: ************************************** 611.景胜别墅 1948年                     福建省石狮市 612.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3)

    本篇目录: ******************************************* 631.济南万竹园 1917年                              山东省济南 ...

  •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4)

    本篇目录: ******************************************* 641.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