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才】故乡的院子
作者:杜治才
故乡的院子
人到了一定年纪,并且在另一个地方生活久了,都会萌生回归故乡之情。这既是中国人自古至今的传统思想,更是做为一个人最基本朴素的情感需求。所以大家就不难理解陶渊明归居田园,采菊东篱,荷锄而歌,也能理解郑板桥去官卖画,余生相伴竹石。
我常想我没有陶公的诗情,更没有板桥的才艺,绝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可是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有一颗回归家园的心。我们的心都是温热的,向往着故乡的山山水水,眷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是我们叶落归根的地方,是我们灵魂最后的归宿。
回到了故乡,就回到了家园,就找到了温暖。沐浴在亲情,友情,爱情的光辉中,我们的心灵一定是快乐的,只有具备无忧无虑的纯净之心,我们才会发现山川之壮美,才会体会江河之瑰丽,才能仰望星河之灿烂,才能俯看花草之娇柔,才能聆听小鸟之呢喃,才能呼吸秋月之精魄。总之,有了纯洁的心,我们就拥有了自然,我们那曾被嘈杂塞满的双耳,就能听到久违的天籁之音。
当然,说到回归田园也不是非常容易的,总要去克服很多困难,最难的自然是心理因素。人在一种环境中生活久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惯性和依赖,我们的血脉,我们的习惯早融入了当前的环境,要改头换面,重新开始一段生活当然是不容易的。再者,我们对新的生活或许有些恐惧,我们恐惧很难融入新的环境,我们恐惧早已习惯声色犬马,车水马龙,而难耐柴门陋巷,山野孤寂。这时我们会感到深深得寂寞,会有一种莫名得孤独。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前进,在前行中我们收获喜乐,同时也经历悲苦,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既能习惯闹市的喧嚣,也能习惯乡村的恬静,这或许就是理想的人生。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迅速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回归家园的陶渊明爱菊,房前屋后遍植菊花,归隐的郑板桥爱竹,庭院里竿竿翠筱苍绿欲滴,这都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当我老了,回到故乡,我会在院子里种些什么呢?我想我不会去种梅、兰、竹、菊,也不会去种闲花野草,我没有文人的高风亮节,也缺少富人的闲情雅致。如果一定要种的话,我就种些果树吧,七月核桃、八月栆,九月石榴笑破口。采摘的季节看孙儿在树下喧闹,看高堂在躺椅上小憩,摘几颗含着露水的果子,逗孙儿们喜笑颜开,剥几粒透着乡土气息的果实呈献双亲,看他们脸上菊花般的皱纹慢慢舒展,这时我还会太在意自己一生的成败得失吗?自己的心还会漂泊无依吗?再回头看看已是白发幡然的老妻,我还会孤独寂寞吗?我想我在故乡的院子里找到了答案。
老去的时候我一定要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满果树,尽管现在这些果树只是生长在我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