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安
I 摘要: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概念,用以描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临床意义重大。而目前中医对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分析探讨。
一、不同的学术见解分析
目前,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内涵的认识的观点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肾精即是肾阴,肾阴包括肾精,属物质性;肾气即为肾阳,肾阳包括肾气,属功能性。这种见解较为普遍,其立论依据是:以精和气来分阴阳,则精为阴、气为阳;以物质和功能分阴阳,则物质为阴、功能为阳。据此导出:肾精即是肾阴,肾阴代表肾的物质;肾气就是肾阳,肾阳代表肾的功能。诚然,阴阳可用来说明各种事物,精与气、物质与功能,甚至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之间都可以用阴阳划分。但是,用阴阳去分析事物的属性,并不等于阴阳属性相同的事物就是同一事物。从临床实践看,肾精虚也不等于是肾阴虚,肾气虚也不等于是肾阳虚。所以,以物质和功能将肾之精、气、阴、阳划分为两大类,具有很大的片面性。2.认为肾之精、气、阴、阳是共存于肾的不同物质,并各具有特殊功能。这种见解的可取之处就是将物质和功能同一起来进行认识,但对四者之间的关系却缺乏必要的阐明。3.将肾精作为肾的物质基础,内分肾阴、肾阳两类功能表现,而肾气是肾阴、肾阳的平衡状态。这种见解虽然明确了肾精、肾阴、肾阳三者的关系,但对肾气的概念及其与三者的关系仍很模糊。4.将肾精、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肾阴、肾阳则分别是它们的功能表现。这种见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似嫌笼统和机械。“肾精”一词,在《内经》中并没有出现过,但有“肾藏精”(《灵枢·本神篇》)、“肾者,……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及“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论述。从这些经文可以理解到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前者察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后者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二者同藏于肾,统称“肾精”。“肾气”一词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而在概念上最清楚、功能上最明确、认识上最具有说服力的当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关“肾气”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的一段论述。在这段论述中,作者描述了由肾气的充实、平均、壮盛、衰退的变化所带来的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理变化。肾气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肾精的功能表现,联系前述“肾精”的功能可以认定,肾气就是肾精所化之气,全称为肾之精气,简称肾气。肾气是肾精的功能表现,肾精是肾气的物质基础,肾精通过化生肾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肾气代表着肾脏的功能活动,正象心气、肝气、肺气、脾气、胃气分别代表着各自脏腑的功能活动一样。肾的各种功能活动,如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主水、主纳气等,都是在肾之精气的主宰下完成的。临床上所谓“肾气虚”,则是肾精功能衰退的表现。肾阴、肾阳,《内经》中并未提及,是后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概念,并与命门学说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内经》中,只是有肾为“水藏”、“牝藏”、“至阴之藏”的说法,而对肾属于阳、火的论述从未见到。为弥补这些不足,《难经》提出“左肾右命门”之说,仲景以阴、阳并重创制了肾气丸。尽管如此,在后世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仍没有有关肾阴、肾阳的论述,直至宋代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论述“二神丸”(破故纸、肉豆蔻)的治疗作用时,才有将肾气比做“火力”的论述,认为肾内存在着有“釜底之火”,参与饮食物的腐熟消化。自此开始转变肾为“至阴”之脏的观点。宋·严用和作《济生方》,更发展了许氏之论,出现了“坎火”、“真阳”、“真火”的概念,虽未明确提出“肾阳”的名称,但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如朱丹溪、虞传、赵献可等所描述的相火、命门火、走马灯之火等,均与严氏“坎火”之说有关。至明代,由于命门学说的兴起和发展,又逐渐明白了命门不仅有火,也有水,形成了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的理论,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后世由此分离出了肾阴和肾阳的概念。肾阴和肾阳都是肾中精气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肾精是由阴精和阳精两部分物质构成,属于阴的那部分肾精即为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起滋养濡润的作用;属于阳的那部分肾精即为肾阳,又称元阳、真阳,起温煦蒸化的作用。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四者的关系为:肾精化生肾气,这个过程是通过肾阳蒸化肾阴完成的,也就是说肾精通过其内部矛盾运动产生肾气。如图所示:肾阴与肾阳,同源而异名,二者于相互渗透中相互依存,又在相互制约中相互为用,可分而不可离,以此协调肾之水火阴阳的平衡。《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对此曾精辟地指出:“道产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何以见之?火为阳,水为阴,象分冰炭。何谓同源?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此水火之气,果可呼吸相离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也。”阴阳之间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互根关系,《素问》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一句概括之。阳主外,为阴之护守;阴主内,为阳之役使。正因为阴阳互含,不可截分,所以在辨治阴阳虚损之证时,要时刻顾护阴阳二者的关系,阳虚时,在温阳的同时配以补阴;阴虚时,在滋阴的同时兼以补阳,对此,《景岳全书》中作了很好的总结,其云:“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苏垂寂之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补肾中阴阳,犹应如此。从以上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肾气的强盛与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肾精素禀是否充盛,二是肾精内部阴阳是否协调平衡。一方偏虚,就会使对方相对偏盛,不仅影响肾气的生成,而且还会出现或寒或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肾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等等。
- 本文摘自中国医药学报,闫志安,2000年第3期。编辑/大熊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