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出路,从《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看明代科举制度
吕轻侯,人称吕秀才,明朝七侠镇人氏。祖上三代是知府,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不仅如此,吕秀才还能将当朝法律倒背如流。早年家境殷实考中秀才,后来家道中落屡试不中,二十五岁穷困潦倒,变卖了祖产尚儒客栈,从老板沦为了账房。
潦倒秀才
这样一个天生的神童,饱读诗书,记忆超群,而且很早就考上了秀才,为何会屡试不中,考不上举人呢?
科举不止三级考试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成为一项为国选官的考试制度,到了明代基本上已经到了鼎盛时期,科举选拔制度尤为严格。明代将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江南贡院
但在参加乡试之前,还需要通过三道,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相对来说,县试和府试还简单一些,因为不考难度较高的五经。而院试却有些困难,四书和五经都需要考核。只有通过这三关才能成为生员,有资格被称作童生(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也只是堪堪达到这一步。
生员又分三等:廪生、增生、附生。你以为生员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吗?NONONO
生员需要参加由各省提学官举行的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一、二等者,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三等不奖不罚,四等打屁股,五等降级,六等则直接除名。
乡试
乡试
接下来才是正式科举,乡试,因为是在秋天考,也俗称秋闱,三年一次,考中了就是举人老爷。乡试共分三场:
第一场——经义
第二场——应用公文
第三场——时策
三场中最关键的是第一场,所谓的八股取士,指的就是科举只重第一场经义的缘故。考官也是根据第一场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后面两场应用公文和时策基本就是走过场。
因此考生们一般要先做到能熟读四书及五经中的一经,然后开始作文章,吕秀才七岁就可以熟读四书五经,这已经称得上是标准的神童了。第二场中的公文判语大致都是律法知识,吕秀才能将《大明律》倒背如流,那自然也是成竹在胸了。第三场并不十分看重,我想以吕秀才的学识,自然也不在话下。
吕秀才
那吕秀才以25岁的年龄,先天如此聪颖,后天如此努力,准备的如此充分,为什么还是中不了举人呢?
其实,很多人对乡试存在误解,在现在人眼里,似乎考举人是很简单的事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很多看到的人会借此来嘲讽。但实际上,乡试的难度几乎是所有科举考试里面最难的一关,尤其是在文风鼎盛的地区,录取比例低到难以想象。因此,吕秀才的屡试不中那是很普遍的现象。
会试
会试
会试的形式和乡试基本相同,也是考经义、公文、时策共三场。乡试是在秋天考,称为秋闱,而会试是在次年春天考,称为春闱。
不过即使中了会试,也还不能算是进士,会试后面还有殿试,那才是科举考试的最终目标。
殿试
殿试
殿试一般是在奉天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担任主考官,再从朝廷主管学政的部门中选出十几个人担任读卷官。殿试一般不往下刷人,最大的作用只是排定名次而已,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殿试前三名。
过了殿试,才能正式取得光宗耀祖的进士或同进士出身,成为整个王朝的人上人,读书人的巅峰。
科举考试通过率
前面我们说道,乡试的难度几乎是所有科举考试里面最难的一关,录取比例低到难以想象,而会试则是聚集了乡试中的那些饱学之士,也颇有难度。所以想要一次成功,不仅仅要有硬实力,运气的成分也非常大,真可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放榜
科举考试的唯一目的,就是补充朝廷官员队伍,但是在社会长期稳定的时期,读书人数量持续增多,然而朝廷的官职数量是相对固定的,那只能不断调低考试通过比例,导致科举难度越来越大。
吕秀才年仅25岁,而乡试三年一次,他最多也就参加了三两次,再加上如此低的通过率,那还未中举也算是正常现象。
科举高龄学子
所谓的“五十少进士”不只是夸张的说法,侧面形容了科举考试难度之大。“范进中举”也是为讽刺某些社会现象,而在现实的明代社会中有不少屡试不中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五十多还没中举人,一生做个落第秀才的。
范进中举
明代进士的平均年龄也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在《龙门镖局》中,吕秀才终于在40多岁才中了举人,在后面的会试中,也算得上是大龄考生了。
大龄考生出路
社会的长期稳定,读书人自然会持续增多,然而朝廷的官职数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被科场淘汰的大龄考生也会不断增多。
除了做账房、私塾先生之外,家境殷实的可以选择“归隐田园”,做个市井文人,但是像吕秀才这样家道中落穷困潦倒的,或许只能放弃读书,另谋出路。
扎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