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夜城

趁夜城

趁夜城,电城话。意思是行夜街。

城内的居民,一般不叫趁城,他们叫行街或去街。趁城是乡下人的叫法。

家人外家在城南,也可以说是小城的下面,他们叫趁城叫起街的。

粤西滨海小镇电城,在明朝就是一座城。趁夜城,是城外村民的叫法,不知起于何时。

小时候,晚饭后,男孩子推出抹得铮亮的自行车,约了女朋友,去城里趁夜城。

七、八十年代的小城夜市,非常简单。出来趁夜城,只不过是去电城公园里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去到十字街吃碗糖水,这夜城就趁完了。

趁夜城,其实就是年轻人拍拖的籍口。白天干农活,晚上洗得香香的,换上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骑着自行车,搭着心宜的姑娘,去趁夜城。慢慢地骑着,慢慢地说着情话。

姑娘们跟男孩子去趁夜城,一般不敢在村里上车,走路去到离村子远点的公路有树的地方等。

小叔搭我去趁过几次夜城,八十年代的小城,街道狭窄,东、西街热闹点,街上的铺面,做夜市的寥寥无几,灯火暗淡。北街和南街,暗沉沉的,很少有人走动。

八十年代,东门头还是车站所在地,整个东门头十分热闹,有许多间夜宵档口。那个时代,电城的鸡粥是非常出名的。“鸡粥军”就是开鸡粥档的老板,“鸡粥军”几乎是电城老幼皆知的名人。和当时的“鱼炸全”一样出名。

搭着女朋友,去趁城,到东门头点一碟白切鸡,来一汤盆鸡粥,吃得津津有味。

刚学会骑车时,几乎每晚都约堂兄弟们去趁夜城。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家里二十八寸的自行车推出来,去到公路,坐后架的堂弟打着手电筒。几辆自行车,十几个顽皮小屁孩,骑着车,在两旁是马尾松的乡道左拐右歪。

从乡道出来就是旧的325国道,呼啸而过的大货车,总是把胆小的堂兄弟吓坏了,他们下了车,等大车过后才敢骑车。

去到小城,从西门头进入西街,西街街边有买开水的小摊,所谓小摊,非常简单,一张小桌子,一边放着一个大保温壶,桌面上摆着几个装着茅根水玻璃杯,玻璃杯盖着一块正方形的小玻璃片。两分钱一杯,趁城的人口渴了,就喝一杯,开水摊有烟筒,坐下来抽筒烟,歇一会再赶路。

小时趁夜城,口袋里只有一角钱或五分钱,去电影院门口的宣传栏看看宣传画,到电影院进场的口看别人进场,到出口看别人出场。尾随着看完电影出来的人后面,听他们说电影里的一些精彩情节。

推着自行车,从电影院广场出来,到了东街,街上闪晃的手电筒光束,满街都是,还有满街彼此起伏的单车铃声。

到十字街,我们把自行车停在糖水小摊旁,要了一碗五分钱的糖水,站着慢慢地喝,美美地品尝。

那个时候,心里非常羡慕城里的小孩,经常想:要是住在城里多幸福,不必担心赶路。夜里想怎么样想玩都行。

趁夜城骑车,最舒服就是有月亮的夜,在乡道骑车,天上有月光,不用打手电筒,骑着车在月色朦胧的路上,夜风清爽,两旁的马尾松树,慢慢地从身边后退。

寂静的乡道,给车链碰着防护壳的响声及我们无忧无虑的笑声搅破了

趁夜城,是过去的叫法了,现在的村里年轻去小城,都是骑摩托车,开小车了。小城现在繁荣昌盛,夜街特别的热闹,每个角落都人潮拥挤,各种各样的风味小食和大排档,满目琳琅,应有尽有。不再是单调的看电影,吃糖水,喝开水了。

趁夜城,过去了,就只剩下模糊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