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需要避免的“四大误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为增强民众对高尿酸血症的重视,特将每年的4月20号作为世界痛风日。尽管痛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对本病的诊治依然“误区多多”,主要表现为:
1
“痛风急性期”滥用抗生素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很容易被误诊为局部感染性炎症而给予抗生素治疗,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沉积所致的“无菌性炎症”,而非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
正确的做法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通过制动、抬高患肢、局部冷敷、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必要时配合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
2
“痛风急性期”加用降尿酸药物
很多人痛风一发作,就马上开始吃降尿酸药物,以为赶紧把血尿酸降下来痛风就好了,其实不然。降尿酸药物主要适用于“痛风缓解期”的治疗,通过控制血尿酸水平,来预防痛风发作。但是,如果病人痛风已经发作了,在急性发作期加用降尿酸药物,会引起血尿酸浓度大幅波动,造成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复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痛风病情加重或复发。
3
忽视“间歇期”的降尿酸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因为疼痛症状突出,患者往往都比较重视。在“急性发作期”过后,开始进入“症状缓解期”(也叫“间歇期”),由于这个阶段患者没什么症状,许多人就认为自己痛风已经痊愈,于是不再服用降尿酸药物,结果很可能会导致痛风卷土重来。
我们知道,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而高尿酸血症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如果患者单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低嘌呤饮食、忌酒、减肥等)不能以使血尿酸长期维持正常,就需要长期用药,即便是在无症状的“间歇期”也不宜停,否则,很可能会因血尿酸反弹而导致痛风反复发作。
4
完全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干预
单纯依靠药物降低血尿酸是不行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痛风患者至关重要,病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含高嘌呤的食物,避免促成高量尿酸,此类食物如:海产品、动物内脏、大骨汤、猪牛羊肉、豆类、蘑菇、菠菜等。
2)远离酒类及甜饮料,尤其啤酒、白酒,如果实在推不掉,可以少量喝点红酒。
3)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
4)肥胖者要积极控制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5)尽量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青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均可影响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升高。
6)避免其他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关节受凉、剧烈运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