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窑九不成!青花釉里红,到底有多难烧?
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与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工艺结合,称青花釉里红。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早中期再度出现,到清代雍正时期这一工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由于钴料与铜红色发色温度要求不一致,将两者成功地装饰于同一器上,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工艺、科技价值。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是元代。根据已发现的文物资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里红器有明确纪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红器起源的物证。
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一个新的艺术精品,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这不是两项制瓷工艺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掌握了两项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怎样在制瓷工艺上统一起来的问题,其中特别是在烧成工艺上,要把不同的烧成气氛统一起来,早在元代是要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因为釉里红颜料只有涂布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红色,而且一旦呈色,颜色都比较浓,因此它不能产生颜色深浅的层次变化。青花的呈色,类似于水墨画,随着颜料涂布厚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由淡到浓的各种颜色效果。因此,青花弥补了釉里红呈色层次变化的不足,而釉里红则丰富了青花瓷的色彩。
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而要将这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即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柴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仍然需要熟练的烧窑师傅才能掌握窑炉气氛,且不能大量生产。而用现代测试手段,用煤气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也是在九十年代经过专家科研课题组才完成的项目,且只能小批量生产。青花釉里红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
此文由浙江中享拍卖有限公司发布,每月十五日开放免费鉴定,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或私信。
清雍正 御制青花釉里红云海腾龙大天球瓶
成交价 RMB 147,200,000
估价:HKD 22,000,000-32,000,000
成交价:RMB 28,249,2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釉里红灵芝石榴花纹观音尊
估价:RMB 16,000,000-26,000,000
成交价:RMB 31,05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明 青花釉里红双耳赏瓶
估价:HKD 9,200,000-18,400,000
成交价:RMB 16,575,000
元代 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花卉纹大罐
估价:HKD 15,000,000-15,000,000
成交价:RMB 13,869,000
明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抱月瓶
估价:HKD 10,560,000-21,200,000
成交价:RMB 10,530,432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三果玉壶春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11,270,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