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素医 炼鼎中医 1周前
我想要回答清楚这个,需要明白理论与实践之区别在哪。在治病这个过程中,除了治病以外,还离不开人这个因素参与。而人在参与治病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多少效果,这其中水很深。比如说,我们读《伤寒论》的注解,就会发现各家解说不一样,有人说寒伤营,那自然就有人说寒伤卫,这两者谁对?如果你去翻经典就会发现都对。如果我们把所有关于《伤寒论》的注解书籍放在一起阅读,就会发现脑子已经混乱了。故而很多人得出的经验是,要一门深入,有效果就行。这就是因为离开了人参与医疗活动这个过程。即是说治病可以按书上的路子来,比如有什么症状用什么药,有什么病用什么药,有什么证用什么药。在我们所看见各种《伤寒论》注解基本都是这种套路。4、六经辩证,只要有特定几个症状组成的症状群,就用什么方,甚至叠加。5、病机注解。如果仔细去分析这些注解方法,就会发现这只是其中一种理论或套路模型。比如方证对应之小柴胡汤,症有口苦、咽干、目眩,但有些人用小柴胡汤后效果很好,有些人用了小柴胡汤后效果不理想,有些人用了后反而症状加重。这说明什么?说明了相同的症状或症状群,在不同人身上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会是不同的人?如同在《伤寒论》中,有人注解说寒伤营,也有注解说寒伤卫,为什么都对?因为他们遇到的病人不同,可能对甲来说寒伤的确实是营,而对乙来说,寒伤的确实是卫。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读到的注解只是因为立场、临床经验的不同,即医生参与临床实际工作所产生的效应不一样。
那要如何解决这个实际的问题?就是研究人之思想。为什么要研究思想?我们看张元素学术思想、徐灵胎学术思想就知道了。学术思想是什么?学术思想是研究人如何正确的去观察、认识疾病的规律,并寻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在《伤寒论》原文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根本的东西,也就是《伤寒论》脉法。比如从理论上来讲,太阳病桂枝汤证,脉缓,这是理论的模型。但是因为人的职业等因素不同,有人工作就是在寒冷环境下,有人工作就是在燥热环境下,这时候的脉就不是缓脉,或者说这类人就不太可能得太阳病桂枝汤证。又如,太阳病桂枝汤证,有人服下后立马病愈,有人服药后病重,变为白虎汤证。从注解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误治。但是从具体临床上看,如果事先知道服用桂枝汤后疾病会加重,还会给病人开么?我想是不会的,也就是说医生其实是不知道吃了桂枝汤病会加重,毕竟医生心里想的还是要把病给治好。因此,要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条文,并用到临床上。从注解上看,没有一点问题,怎样解说都是可以的。但是从临床上看,是在寻找一个问题,医生要如何才能判断病人服用桂枝汤后病情会加重,我想这是读活《伤寒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中医四诊中,基本上望闻问三珍,都是经验。而脉法是唯一有理论可循的,比如《素问 移精变气论》就记载脉法的变化规律,说疾病在脉象中是如何体现的,病因是什么,下一步会如何变化,会变成了什么样子的,应该如何推断预后等等,这一点与《伤寒论》中记载的脉法是一脉相承。只不过后世在注解《伤寒论》时一直在忽略这个因素。回到正题,为什么有人服用桂枝汤后,疾病会加重?我们读注解,发现讲得都很有道理,有时会忍不住骂那帮医生都是庸医,老给病人用错药,但问题是自己就没用错的时候么?人家西药副作用还写得清清楚楚!所以读《伤寒论》注解,要非常小心,很多注解似是而非。从临床上来讲,服用桂枝汤病情加重,其实就是因为“发热”是邪热,而服用桂枝汤病愈,那是的“发热”是正常的阳气作用。也就是认为热也是有正有邪的,当人受寒时,身体需要热,此时的热就是正气。当身体不需要热,而恰好有多余的热,此时热反而成了邪气。此时用桂枝汤反而加重。这也是叶天士所言有“有一分恶寒....”脉的规律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人又是不同的脉。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规律,而非不同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