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藏书家李之郇及其藏书

清末藏书家李之郇及其藏书

童达清

李之郇(1840?—1874),原名之旬,字伯盂(一字伯雨)①,又字宗晟、崇鼎,号莲隐,宣城人。李文瀚次子。

今可见有关李之郇生平资料极少,我们仅知,咸丰六年(1856)其父李文瀚去世后,李之郇与其母依其外祖父周仪暐家居常州;咸丰末年避太平军乱居京师,与翁同龢、翁曾翰父子交往密切;其后入仕,官至中议大夫、兵部武选司郎中、广东候补道。同治十三年(1874)即英年早逝。李之郇由赵烈文作媒,娶桐城刘保泰(字芙阶,时寓居常熟)女,生有二子,长子李兆蓉(1864—?),次子李兆孙(号麟书)。

李之郇为今学界所知,乃是因其为清末颇有知名度的藏书家,其所藏善本书甚夥。本文拟就其家学渊源、生平藏书作一粗略的梳理。

01

李之郇的家学渊源

李之郇在世时间不长,约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②,至同治十三年去世,年仅四十五岁。其主要活动、出仕均在同治年间。而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李之郇能拥有丰富的藏书,是和其家学渊源分不开的。其藏书中的相当一部分,或来自于家族藏书。

1、父系渊源

李之郇这一支宣城李氏,以南宋末浙西安抚大使李芾③为始祖,世居横冈桥,十四传至其曾祖父李学孝,字南皋,为名庠生,曾与修嘉庆《宣城县志》《宁国府志》,著有诗集《纫香草堂诗钞》。其祖父李光照,亦为县庠生。其父李文瀚(1805—1856),字云生,号莲舫,道光八年(1828)举人,曾任觉罗正黄旗教习,历陕西岐山、长安、郿城、固县、鄠县、大荔等知县,充道光二十九年(1849)、咸丰二年(1852)陕西乡试同考官,升鄜州知州,补四川成都、嘉定、夔州府知府。李文瀚工诗古文词,知音律,擅画,在戏曲创作上亦有独特成就;而且爱好古物收藏,其任郿县令时就收藏有西周早期的炊器小盂鼎。李之郇早年字伯盂又字崇鼎,当与其父收藏的古器物有关。

李氏家藏的汉史晨碑

2、母系渊源

李之郇的外祖父周仪暐(1777—1846),字伯恬,嘉庆九年(1804)举人,曾官宣城县儒学训导,陕西山阳、凤翔知县,工诗、六朝文辞,著有《夫椒山馆骈文》《夫椒山馆诗集》等,是阳湖文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母周纪环(1814—1866)亦工诗画,著有《瓯香馆遗意》;李之郇幼时,其母即课读以诗词,“佐塾师所不及”。④ 其舅父周腾虎(1816—1862),字韬甫,亦酷爱读书,博闻强识,得林则徐赏识,入曾国藩幕,才与左宗棠齐名。

李之郇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其所受熏陶可想而知。故自幼即酷爱收藏书籍,眼界广阔。

其师友中亦不乏饱学博闻之士,“文酒觞咏,多一时胜流。”⑤翁同龢、翁曾翰父子自不待说,其他如:姚华国,字文山,号道舆,武进人,副贡生,曾为其塾师⑥;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常州人,著名学者,藏书甚富;锡缜,字厚安,满族人,工诗书,曾任驻藏大臣;吕耀斗,字庭芷,常州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直隶清河道、天津道。李之郇与其师友相互切琢,对提高其收藏的鉴赏能力、校勘能力均助益良多。如《翁同龢日记》载,同治二年五月初七日,“夜到李芝陔斋中观所藏宋拓《房公碑》,……又恽寿平山水册、姜西溟论古文小行楷册、陈小莲花册,皆佳致。胡铁龛、李伯盂在坐,谈六朝碑版,娓娓可听。”《张文虎日记》载,同治六年六月三日,“常熟张慎卿学博来,言其戚瞿氏旧藏宋元板书甚伙。……晚孟与招其表弟李伯雨兵部饮飞霞阁。”

02

李之郇的藏书及散落

李之郇家藏书籍,因无书目存世,其具体数目、种类不得而知。据丁丙明刊本《后魏文纪》丁丙后跋,李之郇去世后,其藏书很快被其后人卖给了江苏布政使李鸿裔(号香岩),李鸿裔因丁丙酷爱藏书,又将其中四分之一转让给了丁丙。⑦李鸿裔藏书目未见,丁丙所得李之郇藏书,多见于其《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丙所得李之郇藏书,并未全在《善本书室藏书志》明确注明,这就给我们辨识其来源带来了一定难度)。今就目力所及,撮录李之郇生前藏书如下: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辑录的有:

1、《洪范统一》一卷,宋赵善湘撰,旧钞本。此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均失收。

2、《瑟谱》六卷,元熊朋来撰,旧钞本。

3、《汉隽》十卷,宋林越撰,绍兴三十二年原刊,元延祐七年袁桷重刻。此为明再翻本,李之郇得之于怡亲王府藏书,有“怡亲王宝”藏书印。

4、《营造法式》三十六卷,宋李诫撰,绍兴十五年原刊。此为影宋本。

5、《白虎通德论》二卷,汉班固撰,元大德九年刘平父刻作十卷,明杨祜校刻作二卷。此书原亦为怡亲王府藏书。

6、《青社黃先生伐檀集》二卷,宋黄庶(黄庭坚父)撰,明嘉靖刊本。原藏鲍廷博知不足斋。

7、《龙云先生文集》三十卷,宋刘弇撰,明弘治十八年刊本。此为旧钞本,有曹溶之印、洁躬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安乐堂藏书记。

8、《渭南文集》五十二卷,宋陆游撰,此为明万历年间福建按察使陈邦瞻据正德本的覆刻本。

9、《涧谷精选陆放翁诗前集》十卷《须溪精选后集》八卷《别集》一卷,宋陆游撰,此为南宋罗椅、刘辰翁的选本,《别集》一卷无编纂姓名。明初刊本。

10、《校注橘山四六》二十卷,宋李廷忠著,明孙云翼注。万历三十五年刊本。有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安乐堂藏书印,本怡亲王府藏书。

11、《熊勿轩先生文集》八卷,宋熊禾撰,成化二年熊斌刊本。此为影写成化本,有曹氏巢南、是亦楼藏书印。

12、《潜斋先生文集》十一卷,宋何梦桂撰,明成化间何淳刊本,有曹溶、鉏菜翁、明善堂书画印记。

13、《蒲室集》十五卷,元释大欣撰,至元四年原刊本。此为旧钞本。

14、《静春堂诗集》四卷、附录一卷,元袁易撰。袁易《静春堂诗集》原有八卷,延祐七年刊,明时其集已佚其半,四库本仅录有四卷,其后黄丕烈考证之,八卷目录始全。此为同治六年李之郇从黄丕烈本钞出者。

15、《成性斋文集》九卷六册,元朱德润撰。朱氏著作通行本为《存复斋集》十卷,李之郇此钞本作九卷,不知何所出。今藏南京图书馆。

16、《番易仲公李先生文集》三十卷附一卷,元李存撰。此本乃从谢缙刊本钞出者,影钞版心有“经鉏堂重录”五字。

17、《边华泉集》八卷,明边贡撰,嘉靖刊本。有诗无文。有叶氏藏书印、顾嗣立印、侠君、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诸印记。

18、《空同先生集》六十六卷目录三卷,明李梦阳撰,万历间刊本。今藏国家图书馆。

19、《新安文献志》一百卷,明程敏政编,弘治刊本。该书递藏多人,有朱卧庵收藏印、明善堂览书画记、安乐堂藏书记等印十余方。

20、《历代文纪》十四部二百四十八卷,明梅鼎祚撰,其子梅士都校阅,前有崇祯二年陈继儒序。此帙先归李鸿裔,后归丁丙。

21、《读织锦回文法》一卷,明释子起宗道人分读,康万民、康禹民增读,康吕赐编,万历刊本。

22、《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元陶宗仪撰,明洪武九年刊本。有苏阁南楼书籍、海昌马思赞、仲安一号渔村、拜经楼吴氏藏书各印。今藏南京图书馆。

此外,丁丙八千卷楼所得、《善本书室藏书志》未曾收录的有:

23、《金渊集》六卷,元仇远撰,武英殿聚珍版。

24、《啽呓集》一卷,元宋无撰,明初刊本。今藏南京图书馆。

25、《心史》七卷,宋郑思肖撰,鲍廷博知不足斋钞本。原藏怡亲王府,今藏南京图书馆。见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十五。

26、《兰湄幻墨前后编》四卷八册,题姚江华彬亦曹填谱,乾隆甲申清远阁刊本。后归丁氏正修堂。

27、《蒙川遗稿》十卷本,宋刘黻撰,明钞本。原藏怡亲王府明善堂,今存南京图书馆。今四库本为四卷本。

28、《王子安集》十六卷,李之郇校钞,后有丁丙跋。

李之郇的部分藏书还为南陵徐乃昌“积学斋”所得,计有:

29、《孙子》一卷,清影宋抄本。有“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藏书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30、《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著,明嘉靖刻本。有“积学斋徐乃昌藏书”印记。

31、《欣赏编》十集十四卷,明正德六年沈津辑。有“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藏书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32、《归潜志》八卷二册,金刘祁撰,旧钞本,何焯配钞。有“徐乃昌马韵芬夫妇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33、《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二册,明杨慎撰,嘉靖刻本。有“积学斋徐乃昌藏书”印。今藏国家图书馆。

34、《晋史乘》一卷《楚史梼杌》一卷,不署撰人,明成化十年刻本。有“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收藏印,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之郇藏书散见于其他各家记载的还有:

35、《陵阳集》四卷,宋韩驹撰,旧钞本。此书原为曹溶藏本。见缪荃孙《艺风堂藏书记》卷六。

36、《钓矶立谈》一卷,宋史温撰,康熙元年王乃昭钞本。此书原为曹溶藏本,后归怡亲王府,李之郇收藏后又为周绍良所得,今已捐献给国家图书馆。

37、《唐先生集》七卷,宋唐庚撰,明嘉靖三年任佃刊本,四册一函。除李氏藏书印外,此书还有“扫庭”“旷然天真”等印记。

38、《两宋名贤小集》三百八十卷,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此书即是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的底本,今藏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39、《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四函十六册,元黄公绍编,元刊本。今藏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40、《荆公诗李壁注本》五十卷,宋王安石撰,李壁注,乾隆六年清绮斋张氏刻本。

41、《秘传经验痘疹》,无著者名,明刻本,原为怡亲王府旧藏。

42、《古今岁时杂咏》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编,旧钞本。

43、《东溪先生文集》二卷,宋高登撰,抄本一册。后归徐信符南州书楼。见王洁玉整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收入南州书楼旧藏宋元明及旧钞善本书目录》。⑧

44、《圣宋遵尧录》八卷二册,北宋罗从彦撰,旧钞本。有“江山刘履芬彦清手收得”等印记,今归国家图书馆。

45、《玉笥集》十卷四册,元张宪撰,清经鉏堂绿格钞本。长洲韩氏旧藏,李之郇有跋。

46、《医经溯洄集》一卷,元王履撰,元刊本。原藏怡亲王府。见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七。

47、《济生拔粹方》,元杜思敬编,延祐间原刊,传世极罕。此书原有十九种,原藏怡亲王府,李氏所得仅十五册,当为钞本,不全。

48、《伤寒明理论》三卷,金成无己撰,旧钞本。原藏怡王府,1916年袁克文得自贵筑黄氏,今藏国家图书馆。

49、《后村居士集》五十卷目录二卷,宋刘克庄撰。是本乃两种宋本相配。今藏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

50、《释氏稽古略》八卷,元释觉岸撰,元刻本。此书通行本为四卷。原藏怡亲王府。

51、《汉隶字源》一函六册,宋娄机著,明汲古阁刻本。

52、《广博物志》,明董斯张撰,存四十九卷,2函39册,万历间高晖堂刊本。

53、《皇明名臣琬琰录》三十二卷三十二册,明徐纮撰,王世贞、杨豫孙补辑,蓝格旧抄本。此书原有一百十册,李氏所得仅三十二册,非全本。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54、《墨史》二卷,元陆友撰,清乾隆间鲍廷博钞本。

55、《绛云楼书目》不分卷,清钱谦益撰,钞本。

56、《千顷堂书目》,清杭世骏撰,吴骞校勘本。原藏北平图书馆,1941年秋运往美国,1965年11月转运台湾,现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57、《何仲默集》二十六卷,明何景明撰,嘉靖三年雅竹斋刊本。此为何景明文集的最早刻本。

58、《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诸公书翰诗文一卷,六册,宋文同撰,明万历间刊本。

59、《吴越春秋》十卷,东汉赵烨撰,明仿元本。

60、《倪石陵书》一卷,宋倪朴撰,清写本,据嘉靖五年毛凤诏刊本钞出。有怡府明善堂印,后为朱文钧(1882—1937)所藏。

61、《睫巢集》六卷后集一卷,清李锴撰,乾隆六年洪肇楙刻、乾隆十年杜甲续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62、《蟫史》十一卷,明穆希文撰,万历刻本。今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63、《长安志》十卷,北宋宋敏求撰,清朱彝尊抄元刊本(实为明成化四年本)。李氏得自吴骞拜经楼,后入陆心源皕宋楼,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

64、《罗沧洲集》五卷,宋罗公升撰,清初钞本。原归怡亲王府,今藏南京图书馆。

65、《蔡中郎集》六卷,清咸丰二年聊城杨氏海源阁仿宋刻本,金陵柏士达刊。2012年10月嘉德拍卖时仅存卷一、卷二。

66、《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十六册,宋薛居正等撰,清邵晋涵辑,钞本。

67、《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撰,明钞本(是书清前向无刻本。知不足斋始刻)。今藏国家图书馆。

68、《周礼注》十二卷,汉郑玄撰,唐陆德明注,明嘉靖刻本。今藏国家图书馆。

69、《元经薛氏传》十卷二册,唐王通撰,嘉庆元年扫叶山房刻本。

70、《灵台秘苑》十五卷,隋庾季才撰,宋王安礼等重修,《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文津阁本。

71、《水经注笺》八册,赵一清校本,乾隆五十一年小山堂刊本。

72、《礼经类编》三十卷,明李经纶撰,旧钞本。

72、《南词》六十四种,据明天顺六年西崖主人序本钞出。此书原为南昌彭元瑞藏,今为日本东京大仓文化财团所得,仅存四十二种十二册。

73、《容斋随笔》十六卷二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宋洪迈撰,旧钞本,自明崇祯马元调本钞出。后归吴县徐芷升。见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八。

74、《船山遗书》五十六种二百九十三卷,同治四年曾国荃金陵刻本。今山东图书馆唯存二十九种九十七卷。

75、《钮匪石文集》一卷,清钮树玉撰,稿本。

76、《尔雅》,晋郭璞注,清嘉庆十一年顾广圻思适斋刻本。原为山东人刘喜海所藏,钤有“喜海”“吉父”“嘉荫移”等印记,今上海图书馆藏有一帙。

从以上不完全的统计看,李之郇藏书既多且精,不乏宋元明善本。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文澜阁兵毁,其后重建补钞,即曾自李之郇藏书楼借书,可见李之郇及其藏书在清末藏书界的影响。

03

李之郇的藏书印

李之郇藏书众多,故其藏书印亦多,最常见的有:宣城李氏瞿硎石室图书印记(朱文长方)、宛陵李之郇藏书印(朱文长方)、江城如画楼(朱文长方)。

藏书印
其他还有:新若手未触(白文方)、延古堂李氏珍藏、行行万里、李之郇印(白文方)、伯雨(朱文长方)、李氏伯雨(朱文)、宛陵李氏藏书印、宣城李氏石室图书、佞汉斋藏宋元椠经籍记、延古堂李氏珍藏、杨庭(扬庭)、旷然天真、瞿硎石室(白方)、伯宛、臣之郇印(朱文)、李之郇字伯雨、李之郇字伯于号莲隐、之郇、李氏之郇、白雨、李伯雨校定、李尗子审订、伯雨手钞、伯雨手校、李伯雨校定、伯宛校勘、莲隐、吴郡、苏斋,等等。
认识了解李之郇的众多藏书印,对于鉴别李氏藏书的真伪,大有裨益。
注释:
①从翁同龢、翁曾翰《日记》看,李之郇原名之旬,同治二年十月改名“之郇”;先字伯盂,同治八年后始改字“伯雨”。
②据冯桂芬《四川候补道、嘉定府知府李君墓志铭》,李文瀚与其母周纪环结婚于道光十七年(1927),先育长子李午生,殇。李之郇为次子,故约生于道光二十年。
③李芾,字叔章,《宋史》卷四五○有传。
④冯桂芬《四川候补道、嘉定府知府李君墓志铭》,《显志堂稿》卷七,光绪二年冯氏校邠庐刻本。
⑤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一。
⑥见周腾虎《餐芍华馆诗集》卷五。
⑦《馆藏善本书题跋辑录》25页,载《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四年刊》。
⑧《岭峤春秋——徐信符研究文献集》附件二。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版。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韩愈文化研究会理事)
(0)

相关推荐

  • 周子美:嘉业堂藏书聚散考

    吴兴嘉业堂刘氏是近代著名的藏书家,它收藏的数量达六十万卷,建筑了宽敞的藏书楼.但它的藏书目录没有全部刊行,建立经过极少记载.本人在四十年前,曾受聘编校藏书七载,近常有来查其历史者,因追忆前事以答大概. ...

  • 上海民间藏书家6万册书籍“大搬家”,珍贵藏书未来如何保管传承面临难题

    周日的早上,在连续多天的阴雨之后,上海终于迎来了一次艳阳. 贵州路的一处老弄堂里,民间藏书家瞿永发正组织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一场浩大的搬书工程. 老房子没有电梯,楼梯又十分陡峭,靠人力一箱一箱从三楼 ...

  •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学者型藏书家的藏书志

    作者简介 王欣夫 王欣夫(一九〇一-一九六一),苏州吴县(今苏州吴中区)人.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补庵.室名学礼斋.抱蜀庐.蛾术轩.以字行.近代文献学家,藏书名家.其藏书以清代稀见刊本.钞.校.稿本 ...

  • 关永礼:记清末藏书大家盛昱

    盛昱是清末学者.名士.藏书大家,以风雅不羁.惜士爱才.藏弆美富名动海内,为士林称善,令誉孔彰.其意园郁华阁中,孤本异籍,列架插签,琅编秘籍,所积充牣,以考订金石书画收藏自娱.盛氏生前,意园之中时有戚好 ...

  • 清末民初中国藏书观的变革与藏书模式的创新

    清末民初中国极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的藏书事业的发展变化也非常曲折和复杂.这一时期,改变和提高了社会对藏书意义和功能的认识:借鉴和发展了西方的藏书技术:丰富和完善了藏书内容 ...

  • 清末民初藏书大家杨守敬:品高学富一身正气

    古往今来,在湖北这块土地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精英人物.他们是湖北人的骄傲,而杨守敬就是其中的一个.       杨守敬1839年出生于湖北宜都,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在宜都陆城镇的清江边上,现在还保留着 ...

  • 深圳私人藏书联展“书装秀” 16位藏书家展出逾百种藏书

    "陆离光彩--2020深圳私人藏书联展"近日在深圳书城南山城开幕,展出16位本土藏书家和藏书爱好者的逾百种藏书.展期将持续至12月10日. 据介绍,该展是第21届深圳读书月暨第2届 ...

  • 藏书家 | 津门实业家陈一甫与他的居敬轩藏书

    谈起近代藏书,天津允称重镇.在灿若星辰的津门藏家之中,陈一甫似乎只能担当配角.不过,提起陈一甫的大名,人们可是并不陌生,他与长子陈范有一起,长期在著名的启新洋灰公司任职并创办江南水泥厂,为中国水泥工业 ...

  • 书事|史睿:从藏书家到史学家——周叔弢、周一良父子的藏书、读书与著书

    本文原发表于<文汇报>2016年8月12日第W03版.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从藏书家到史学家 周叔弢.周一良父子的藏书.读书与著书 文 / 史睿 最新出版的<周一良全集>为我们提 ...

  • 清末“岭东四诗家”之一,揭阳人曾习经

    曾习经(1867-1926年)又名曾刚甫,号蛰庵居士,生於揭阳县棉湖镇(今属揭西县).光绪十四年(1888年)就读广州广雅书院,十五年中举人,十六年登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官至度支部左丞,兼任法律馆协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