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艺:中国古代建筑斗栱彩画
斗栱与彩画,分别是中国木构建筑最为重要的结构部件和装饰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般性叙述中,斗栱的结构性逐渐让位于装饰功能,同时,建筑彩画也历经了从庄重简朴到华丽繁复的变化,两种趋势相结合,使得斗栱彩画成为古建技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01、02),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第一印象。
图01/清式平身科斗栱雅伍墨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古建彩画的装饰母题主要来源于秦汉以来形成的本土装饰艺术传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播和民族融合而引入的图案元素。由于早期木构建筑的结构、形体相对质朴,所以,彩画基本呈现出简洁、素雅的艺术风格,但文献记载和历史遗存较少,仅能通过同时期的器物、石窟寺的装饰纹样来推测,便难以得知整体艺术风貌,技术做法更是无法追溯。封建社会中后期,木构建筑体系日臻成熟,社会经济文化也取得极大发展,彩画艺术迎来历史高峰:产生了古代建筑最为重要的两部文献《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分别记录了宋、清两朝官式建筑彩画的工艺做法,其中,也包括斗栱彩画,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建彩画发展的两个时代。除官式建筑之外,各地产生了类型繁多的地方古建彩画,与各地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官式建筑所缺少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韵味,其中以山西、江苏、安徽、福建、云南等地为代表,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也采用了斗栱和彩画。彩画始终与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演变相适应,为了提升工程进度,彩画写生题材和装饰图案已适应程式化作业,不断强调重点装饰区域,使得多数图案集中于外檐、天花等易于观赏的部位,原有彩画种类在不断减少,新类型又继续产生——古建彩画的发展基本遵循上述规律(图03-06)。
图03/北京故宫角楼外檐斗栱彩画(摄影:任超)
图04/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亭内檐斗栱和藻井彩画(摄影:任超)
图05/山西陵川小会岭二仙庙内檐斗栱和梁架彩画(摄影:赵钢)
图06/西藏日喀则夏鲁寺外檐斗栱彩画
(摄影:陈新宇)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兴盛的时期,宋代美术以精致典雅的“院体画”而著称,同时,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体系高度发达,催生了《营造法式》这样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中国木构建筑的主要技术特征虽早有源流,但多数都是首次在该文献中得到详实记载,其中,彩画图录样式繁多,在全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宋式彩画的装饰母题主要有三种来源:木构件的图案化、织物图案、传统造型与装饰艺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建筑装饰手法和惯用主题。后世彩画的基本规制做法在《营造法式》中已完全确立,例如:枋心式构图、叠晕手法、青绿色调、贴金工艺、等级制度等。
图07/宋式五彩遍装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08/宋式碾玉装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09/宋式青绿叠晕棱间装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10/宋式解绿装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11/宋式丹粉刷饰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宋式彩画分为五类: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丹粉刷饰(图07-11)。其中,五彩遍装的色彩最为丰富,冷暖兼备,图案华丽,最具装饰效果,但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碾玉装和青绿叠晕棱间装主要为青绿色调,这一基本色调被明清彩画所继承;解绿装与丹粉刷饰以黄红色调为主,属南朝至隋唐以来建筑装饰色彩的延续,在南方民间建筑中得到继承;另外,还有综合各种彩画特征的杂间装彩画。宋式建筑有成熟的材分制和等级制,同时又对彩画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规范,但并无特别严格的制度约束,而《营造法式》所谓“至于穷要妙夺生意,则谓之画,其用色之制,随其所写,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任其自然”,可见彩画与绘画的历史渊源。宋式斗栱彩画中,只有五彩遍装和碾玉装体现出了鲜明、华丽的装饰特征,不仅斗栱构件以叠晕手法进行勾勒,且构件表面也充满各种装饰图案,是斗栱彩画最繁盛的样式,由于斗栱构件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小,故少用复杂图案和主题性的写生画。而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饰彩画当中,斗栱部位相对比较简洁,以同一颜色或色系装饰,使用叠晕,并采用复杂的配色模式,以增强装饰性,此配色方法一直被后世承袭。宋代建筑的宏伟木构与华丽彩画相结合,装饰效果非同凡响,其艺术性早已超越“七朱八白”等唐代彩画样式。不过,早期木构建筑数量较少,主要保存于山西、河北等地,而且彩画常被后世重绘、改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宋代官式彩画基本没有保存,现存宋代建筑装饰只能反映宋式彩画的部分风貌,如:山西高平开化寺、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河南禹州白沙宋墓等。
图12/清式和玺金琢墨龙枋心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3/清式和玺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4/清式旋子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5/清式旋子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6/清式包袱式苏式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7/清式苏式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清代由满洲人建立,皇室尊崇藏传佛教,重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因此,蒙古、西藏、回部等边疆民族之文化元素比较常见,同时,商品经济得以发展,江南汉族文化被统治者所倾慕,而且,随着中西交流日渐频繁,清代官式建筑也融入一定的西洋元素。因此,清式彩画在不同时期融合不同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图像元素,色彩和图案都呈现出丰富变化。清式彩画共有五类,其中每一类又包括等级不同的多种样式(图12-17),分别是:宝珠吉祥草彩画(两种)、和玺彩画(六种)、旋子彩画(九种)、苏式彩画(三种)、海墁斑竹座彩画(一种)。另外,当时的大型木料供应已相对紧张,梁柱构件常以小块帮拼而成,必须对不平整的表面进行处理,才便于绘制,因此形成地仗工艺,出现“彩画作”和“油漆作”的分野,前者指水性颜料绘制工艺(图18-21),后者包括地仗、贴金及油性颜料(油漆)绘制工艺(图22-26),因此,清式“彩画”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图18/清式油漆作木件表面处理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19/清式油漆作地仗材料制备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0/清式油漆作地仗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1/清式油漆作油饰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2/清式彩画作颜料配制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3/清式彩画作谱子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4/清式彩画作沥粉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5/清式彩画作绘制工艺
(摄影:段牛斗)
图26/清式彩画作贴金工艺
(摄影:段牛斗)
清式斗栱体量较小,构件表面积减少,因此,清式彩画装饰重点及等级差别主要体现在檩、垫板、枋,俗称“檩三件”,三组构件上下叠加,形成面积较大并有所区别的装饰区域,成为识别彩画种类的关键。清式斗栱彩画分五种:混金、金琢墨、平金、墨线、黄线,除浑金斗栱彩画为全部贴金外,其余四种普遍采用青绿两色,有固定的配色规则:整攒斗栱之内,将构件进行分类,升和斗为一类,昂和翘为一类,两类分别使用青绿装饰;整间斗栱之内,若柱头科的升斗为绿,昂翘为青,则相邻一攒斗栱的升斗为青,昂翘为绿,以此类推,青绿相间,统一又有区别,形成斗栱彩画的基本色调。此四种彩画的区别主要在构件边框的描绘:金琢墨彩画边框沥粉贴金,并装饰白色内框,平金彩画边框无沥粉和白框,墨线彩画边框为黑色,黄线彩画边框为黄色,四种彩画做法渐简,等级随之降低。此外,斗栱地仗工艺多采用单皮灰做法。斗栱之上的枋类构件也存在与斗栱构件类似的青绿相间配色方式。斗栱之间的垫栱板一般以红色刷饰,按照等级不同,边缘有相应做法,中心部位有坐龙、升凤、夔龙、夔凤、三宝珠火焰、西番莲、灵芝、菱花、梵文等图案。由于种类数量不同,斗栱和“檩三件”彩画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只能靠材料和工艺的相似性,大致体现等级对应。清式彩画以清代皇家宫殿、园林、坛庙、陵寝为主要代表,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不仅能够清晰展现彩画历史演进序列,还能体现针对不同建筑功能的特殊彩画做法,例如:辽宁“一宫三陵”基本代表清早期彩画风貌,而河北承德皇家藏传佛教寺庙则有蒙藏文化影响。清式彩画距今时间较短,在北京朝阳、河北易县等地尚有活态传承的匠作群体,至今仍是清代建筑修缮施工的主要技术力量,但彩画的工具、材料和工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保存最为丰富的地区,不仅时代跨度大、类型多样,而且保持了丰富的地方古建技艺和匠作体系,因此,山西地方古建彩画自成一脉,反映了民间社会的审美倾向。明清以来,山西逐渐形成以文殊道场五台山和晋商故里晋中地区为中心的两大建筑匠作体系,使得山西地方彩画在佛教信徒、商贾阶层的赞助之下,演化出多种类型和做法。其中,五台山地区古建彩画以“五彩画”为特色,分为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图27、28),主要分布于寺庙建筑;晋中地区古建彩画以“金青画”为特色,包括大金青、二金青、小金青、刷绿起金,以及一绿细画,主要使用在晋商活动区域的建筑当中,而且影响到家具、室内装饰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上五彩和金青画更接近苏式彩画,个别部位采用和玺彩画元素,下五彩和一绿细画则与旋子彩画近似,另外还有更具乡土特征,且相对简洁的墨线画和素色画。由此可见,山西地方彩画与清式彩画存在非常密切的历史联系,种类基本对应,但等级关系不严格,体现了历史上与地方和官式建筑的互动交流,而且山西明清古建遗存数量众多,其间包含地域文化、工匠流动、赞助关系、民间审美、民俗活动等异常丰富的历史细节,对于佐证官式彩画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两个系统的斗栱彩画也存在非常近似的沥粉贴金、包袱、晕色、青绿配色等做法,但部分山西彩画种类会在栌斗等重点部位装饰以主题图案。目前,山西地方彩画工匠群体主要来自忻州代县和晋中榆社等地,由于当代社会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日益便捷,因此,官式和地方两种彩画经常相互影响,导致各类彩画的固有范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从根本上不利于文物建筑保护与古建彩画传承。
图27/山西五台山地区上五彩彩画
(选自《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图28/山西五台山地区下五彩彩画
(选自《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西藏建筑是中国各民族建筑中非常独特的一支,元代以来,受中原汉地的影响,也施用斗栱,并有彩画。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西藏建筑以石木混合结构为主,不同于中原木构建筑,所以斗栱并不发挥主要的结构功能。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藏式寺庙建筑普遍采用汉式结构,其斗栱作用基本等同于汉式建筑,例如:青海乐都瞿昙寺、山西五台藏传佛教寺庙、北京雍和宫;而在典型的藏式建筑中,斗栱通常与汉式歇山屋顶一同构成装饰意味深厚的“金顶”,为高等级建筑所使用,例如: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因此,藏式斗栱彩画并无固定做法,典型实例当属西藏日喀则夏鲁寺,由元朝皇帝捐资修造,斗栱为元代样式,彩画使用汉式彩画的青绿主色和藏式装饰的黄红主色,不拘法式,相得益彰。
斗栱彩画是古建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饰原则上,主要体现斗栱构件复杂的形体,同时,在色彩方面遵从建筑彩画整体的工艺和等级,由于斗栱构件趋向装饰性和小型化,因此,斗栱彩画的主题图案逐渐减少,而与斗栱构件结合密切,和台基、梁柱、屋面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视觉形象,故《营造法式》谓之“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华锦之文尔”。总而言之,中国古建彩画源于木构技术的发展,并始终与之保持密切联系,而且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艺术繁荣,以及民族融合和宗教传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并长期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相互滋养,通过古代社会制度和地域文化而产生广泛流变。
中国古代建筑史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不断融汇、奔流,彩画作为其间一脉,始终保持着源流交错、异彩纷呈的盛况。【以上图文来源:行谈】
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美术史博士
梁思成 先生言:“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了解中国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是认知我们的文明文化的重要途径。
经过长达半年的策划,行谈社特邀国内顶级院校专家学者和活跃的民间古建筑大咖,共同打造“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系列专题课程,以飨热爱古代建筑的朋友!
佛光寺东大殿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的“源起”
佛光寺东大殿——中国建筑“第一国宝”
193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重新发现了隐藏于五台山豆村镇山峦间的佛光寺。寺中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东大殿雄踞于高台之上,单檐庑殿顶,七间八椽,斗栱雄大,出檐深远,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建筑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被誉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第一国宝”。
本期讲座将从梁、林重新发现佛光寺的经历展开,梳理佛光寺建造和修缮的历史,全面剖析东大殿柱网、斗拱、梁架等核心建筑结构,分析东大殿的设计方法与特点,通过对比历代典型建筑,解读唐代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与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殿内保存的唐代雕塑、壁画及墨书题记,赏析唐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主讲人/朱岩
古建筑研究者、自由撰稿人,已发表多部古建筑及文化类著作和译作,在《中国美术报》“营造学社成立九十周年特刊”发表头条文章《中国营造学社之路》。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北京顶级中学北京四中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十余年来,系统性考察、记录散落于中国大地、特别是山西省境内的古建筑遗构,策划组织专业性建筑考察旅行数十次。
部分PPT截图
如翚斯飞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
内容简介
认识古建筑第一课:
如翚斯飞——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
千古源流——历代屋顶演变
梳理从先秦到汉魏,再到唐宋明清的屋顶发展脉络。
秩序规则——古代屋顶制式
通过众多屋顶式样的介绍,普及古代建筑屋顶知识,简述建筑中的等级规制,并认识一些特殊的屋顶样式和复杂的组合屋顶。
万类霜天——屋顶装饰艺术
脊饰与套兽、山花与悬鱼……从工程角度解释屋顶装饰存在的意义,并从瑰丽纷繁的装饰艺术中看见古人的精神世界。
争奇斗艳——各地屋顶特色
地域之大,民系之多,中国各地的屋顶拥有不同的建筑及施工方法,也有迥异的表现特色。
哲学与美——屋顶构建思想
通过欣赏建筑美学,理解建筑文化,达到剖析构建思想。
主讲人/黑敀
知名历史古建博主、中国民族文化数字库签约作者
部分PPT截图
中国宫室建筑的缘起
内容简介
中国宫室建筑的缘起——以二里头为中心
坐北朝南、封闭式结构
中轴线布局、型土木建筑集群
多进院落与单体大四合院……
早期宫室建筑筋脉初现
主讲人/许宏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2019年,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著有《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先秦城邑考古》等书。
行谈沙龙讲座现场
部分PPT截图
乾隆时期皇家建筑营建
内容简介
乾隆时期皇家建筑营建
清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间,在帝王与信徒双重身份的影响下,于三山五园、北京、承德、遵化、五台山等处,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活动。内容涵盖宫殿、园林、寺庙等各种类型。各类建筑普遍规模宏大、规制新颖,在充分体现其个人喜好的同时,也全面细致的展现了清代中前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物质文化特征。
主讲人/陈捷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建筑艺术与遗产保护。
部分PPT截图
斗拱与梁架
内容简介
斗拱与梁架
斗拱是什么,有什么基本类型
从现存早期建筑看斗拱与梁架的关系
如何区分出跳与铺作
最常见的五铺作与双抄双下昂七铺作
从山西现存案例中看梁架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主讲人/宇文祭红
知名古建博主、建筑景观设计师。作为山西人对山西古建筑非常熟悉,长期研究木构建筑的斗拱、梁架等并制作结构图。
部分PPT截图
唐以前建筑寻踪
内容简介
唐以前建筑寻踪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是重建于公元782年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公元782年处在唐代中期,在此时间之前的所有木构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甚至难觅其遗址所在。
通过对石窟、墓葬、壁画中建筑图像的研究,通过对现存唐以前建筑遗址的研究,通过对反映着唐以前建筑样貌的日本飞鸟建筑的研究,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它们如同拼图般逐渐聚拢并组成一幅宏大的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图卷。其中任何一块拼图都可能颠覆我们过往对建筑的认知。
主讲人/刘江岭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设计师、摄影师、古建筑研究者。摄影作品曾在东京、上海、北京多个画廊及艺术空间展出。在古建筑方面,主要以东北亚早期建筑遗存和建筑图像为研究重点。
部分PPT截图
从义县奉国寺到应县木塔
主讲人/杨兆凯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建筑考古方向博士。
部分PPT截图
古建之美的“密码”
内容简介
古建之美的“密码”
通过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一系列最重要的都城与经典建筑的构图比例分析,揭示了基于方圆作图的经典比例(如根号2)在中国古代规划设计中得到极为广泛之运用,可谓中国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中国古代文献如《周髀算经》、《营造法式》对此有明确记载。与西方最经典的“黄金分割比”相对,中国这套基于规矩方圆的经典比例可称作“天地之和比”,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美之密码。
主讲人/王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中国艺术实验室”协研员(Associate)。主要著作有《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建筑史诗》系列等。
行谈沙龙讲座现场
部分PPT截图
晋祠圣母殿
内容简介
法式之外——晋祠圣母殿的营造技术探析
《营造法式》文本与建筑实例对照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一条主线。而对于《营造法式》技术、艺术风格影响之前的建筑遗构,需要寻找独特的解决路径。在对晋祠圣母殿的研究中,发现很多与法式不同的特征,需要独辟蹊径地解释晋祠圣母的营造技术、设计意识、地方属性。
主讲人/周淼
浙大城市学院建筑学系讲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学、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史。在《建筑学报》、《文物》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部分PPT截图
隆兴寺摩尼殿
的图像、空间与礼仪
内容简介
隆兴寺摩尼殿
正定隆兴寺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格局最完整的北宋寺院,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北宋同期寺院规划设计、建筑宗教思想等。基于以上出发点,聚焦分析隆兴寺内各单体建筑的年代与宗教设计理念,探讨不同时期隆兴寺的总体格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北宋时期中心大殿摩尼殿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塑像与壁画入手,识别其整体礼仪空间的构建。首先探究摩尼殿柱网平面、屋顶与斗栱形制,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意匠。其次与本地区及更为广阔区域内的塑像、壁画等进行风格类型比对,探讨摩尼殿内塑像、壁画的年代特征,识别摩尼殿不同时期内部像设及宗教设计理念。最后理清摩尼殿礼拜场域设置,探讨像设与信众礼拜的关系,解读摩尼殿及隆兴寺北宋初建和明代大修后的信众观瞻礼拜流程。
主讲人/张利伟
古建文物小组“斯飞”小组召集人,《斯飞日历》《斯飞:识古寻踪——中国文化史迹手帐》主编。
部分PPT截图
中西古建筑比较
内容简介
殊途陌路——砖石与土木的轮舞
寻本源
(抛出问题)很多人都注意到,中西方古建筑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异,即西方古建筑以石材为主,而中国古建筑则以木构为主,但长期以来古建筑学界与考古学界一直对此种现象差异缺乏系统而可靠的解释。
同根生
梳理东西方建筑最初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的虽然建筑具体细节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形态基本相当,可以说是“同根生”。
历史的岔路
这时中西方建筑的发展便开始出现时间和材料上的分化,通过讲解东西方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背景,抽丝剥茧,剖析分化出现的原因。
不可倒退的科技树
讲解东西方砖石构造拱券的演变。这时中西方古建筑分化更大,西方大体量古建筑使用拱券结构成为主流,而在中国的地面建筑中拱券结构始终未能普及。
世界因多彩而美丽
(概括总结)虽然中西方古建筑都经历了类似的三个发展阶段,但是欧洲地中海沿岸由于其特有的的地理环境,最终确立了以砖石拱券结构建筑为主体的建筑形式,中国也因自身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最终确立了以全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形式。不论如何,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中西方各自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生动展现,世界因多彩而美丽。
主讲人/鸿慈永祜
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爱好者,微博知名历史古建博主,500px签约摄影师。
部分PPT截图
高平开化寺大殿
内容简介
高平开化寺大殿
高平开化寺大殿主体建于北宋,为一座单檐歇山三开间小殿,南墙为后世补砌,壁画分布于东、西、北三壁,约75平方米,是现存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北宋寺观壁画。2001年,高平开化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壁画题材均为佛教经变。西壁和北壁西次间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绘四铺说法图,周围穿插绘制报恩经中的宫廷与民间故事场景,各场景由宫殿苑囿、市井民居、佛寺塔阁等建筑图像组成,以较高的写实水平展现了大木结构、小木装修、彩画作、瓦作、石作、家具、帘盖、绿化等环境细节。北壁东次间绘“弥勒上生经变”,以一组宏大的宫殿建筑群表现弥勒佛说法所在的“兜率天宫”,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建筑群的空间格局与单体形制。东壁“华严经变”分为四铺,北侧三铺表现“华严九会”,南侧一铺为法界佛像。其中两铺说法图以宫殿建筑形象作为主尊佛说法的空间环境,法界佛胸前以须弥山上的多重殿堂建筑表现“华藏世界”,又以一组故事场景表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间以亭榭、石幢、殿宇等建筑形象。
主讲人/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中西方古代建筑理论经典文献的阐释与研究,综合结构、装饰、色彩诸方面,深入探讨中国建筑的空间与视觉设计思想。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营造法式》的唐宋时期木构建筑、图像及仿木构建筑中的建筑装饰与色彩案例研究”、“基于《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的中国唐宋时期官式建筑色彩设计规律研究”,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国文物建筑色彩涂层的材料、工艺与视觉特性的科学分析方法研究及样本数据库建设”,国家文物局课题“永乐宫元代建筑与彩画精细化勘察、监测与价值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行谈沙龙讲座现场
部分PPT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