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中的“血”是怎么来的

对于血这个名词,大家是不陌生的。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个概念。平时受伤后流出来的血,就是我们中医上讲的血。教材中给的定义是:一种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这个定义中真正的核心就是在最后一句: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但是仅仅讲营养和滋润作用,是无法概括中医的血的含义的。

中医眼中的血是怎样的呢?在《内经》里是这么定义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就是说,血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经心阳化赤而变成红色,这样一种精微物质就是血。这句话同时也告诉我们血是怎么生成的。但血并不只是有这一种生成方式。

大体来说,中医认为血是通过三个途径生成的。第一个途径,就是前面讲的,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这也是最主要的生成方式。“中焦受气取汁”,“受气”指受五谷之气,“取汁”就是借脾胃的运化作用而取其精微。那么这个水谷精微是怎么“变化而赤”,最后成为血的呢?水谷精微通过手太阴肺经上奉心阳,变化而赤,这就是血。

这种“变化而赤”的过程,在血的第二种生成途径中再次得到体现,那就是营气化血。营气是水谷精微中精专致柔的那部分化生而来的气,它和血一样,也是行于脉内。营气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生血。营气是怎么化生血液的?《内经》里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是在“注之于脉”以后,化以为血的。那么这个“注之于脉”的“脉”,是什么脉呢?就是手太阴肺脉。营气注于肺脉之后经心阳化赤以为血。

第三种来源就是精血互化。肾精也可以化血。肾精化血的途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大多数医家并不着重于它是在什么地方化生的,而是着重于精足可以化血,而血足又可以养精的精血关系上。有个专有名词用来概括这种精血互化,叫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肝肾之间又存在水能生木的母子关系。所以我们经常讲肝肾同源或者说精血同源。所谓同源,就包含了二者能相互转化的含义在里面。如果一定要研究到底在哪里转化的,肾精是在浮络、孙络中转化为血的。

血的功能是什么?血主濡之,具有非常高的营养和滋润能力。血的主要功能就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这个全身就包括周身的每个角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对于中医来说,血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生神明。人为什么会有神明?这个神明不仅指我们的情绪反应、七情六欲,还包括我们的生命活动。这个神明就是由血生成的,所以《内经》里讲,“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我们后世往往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现象,叫“血流于五脏而生神”。

血能濡养五脏,则五脏气化正常,于是能够生神明。一方面表现为五脏的功能正常,有正常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就是有正常的七情六欲。所以一旦血的功能发生了异常,就非常容易出现神志方面的变化。比方说,如果血虚,就会记忆力下降,不能思考,不能决断。如果血气旺盛,可能容易生气、暴怒等等。血的状态会影响到人的情志状态。反过来说,既然血流于五脏而生神,那么神明的状态变化也往往容易耗伤阴血。如果劳神太过,首先就会伤血,这个病理现象的基础就是“血流于五脏而生神”。

血液的循行特点很好理解。血行于脉内。所谓“壅遏营气,令无所闭,是为脉”。脉的定义就是“壅遏营血”,让血在规定的路线上行走。什么路线呢?十二经脉。血如果不在十二经脉里行走,那就是瘀血、出血。所以王清任说“离经之血即为瘀”,这是关于血的循行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我们后面还会再次强调这个观点。

关于血的定义、分布和功能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