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文苑】 《少时故事之二:“换”》作者/刘淮玉
相关推荐
-
刘淮玉丨打埂记
大家齐使劲呀,吆号海呀 举起大石墩呀,吆号海呀 狠狠用力打呀,吆号海呀 打的牢又稳呀,吆号海呀 ---- 几十年前的打埂号子声在脑际萦绕,在耳边响起,那样的入耳动听,那样的振奋精神,那样的难以忘怀. ...
-
故乡的小街
作者/洪剑波 今天,我又回到我的故乡小镇鹤毛街,(以前都叫街,小街我觉得更亲切,带着历史的烙印,所以后面我都以街称呼)多少年了,从我十三岁离开了家乡,以后虽偶尔回来过几次,也是匆匆一别,最长一次是连续 ...
-
刘淮玉丨想起了“糖轱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到了中秋节,月饼虽有卖的,却难得吃上,母亲就做起了"糖轱辘",为我们解馋. "糖轱辘",也不完全以糖作陷,多以芝麻.绿豆作馅,但都离不开糖, ...
-
【乡村人物之九】刘淮玉丨立夏
立夏大我几岁,是我比较要好的同学,上高中时我们头挨头在土炕通铺上睡了两年.其间夜自习后饿极了,我们曾结伴偷附近地里的红薯吃.有次周末放学,我和另一位同学应邀到过他家,给他家拉土,记得晚上还喝了酒,感觉 ...
-
【乡村人物之十一】刘淮玉丨老白
老白不老,还不到三十岁,冠一"老"字,是一帮年轻人对他的尊称:老白也不姓白,姓张,名弛,因生长于白露河畔,取网名"白露河",所以又以"白"姓 ...
-
刘淮玉丨养蜂记
岳母给我几片蜜蜂要我养,说养蜂很有好处,一可增加生活情趣,二可搞些创收贴补家用. 蜜蜂弄回来的时候是初春,虽说只有几片蜂,但都已经过了漫长的冬天.能越过寒冬的蜜蜂都是些精兵强将,就等着春天来临后发展壮 ...
-
刘淮玉丨淮河岸边的童谣游戏
童谣游戏,伴随着不少孩童快乐的成长.那个时代淮河岸边的童谣游戏丰富多彩,孕育了滋润了许许多多淮河岸边的儿女们.现在,淮河岸边的童谣游戏,好像久违了.我们以拳拳的童心又想起了以往那天真烂漫的童谣游戏. ...
-
天门人在京山——灾年染上肝炎病(连载之十二)
1961年8月,我到县教研室上了班,任中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室是文教局的直属二级单位,负责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一年上头工作繁忙,除了到全县各中小学进行教学工作检查或指导外,还办了<京山教研& ...
-
刘淮玉丨绿豆圆子
母亲八十多岁了,每年总要给我们炸些绿豆圆子.母亲炸的绿豆圆子,掺有虾米.豆腐,配以葱.姜.辣椒.大茴等佐料,很有特色,特别出味,特别好吃.吃起绿豆圆子,许多往事便浮现在眼前. 我们那个地方过去每年冬天 ...
-
刘淮玉丨在淮河里学游泳
过去生长在淮河岸边的人大都会游泳.那时候不知道游泳可以健身,只知道可以去污纳凉,可以救命,不至于小沟小汊淹死,还可以是重要的交通技术. 我小时非常宝贝,因为我上面的两个哥哥和下面的两个弟弟都没成,爹妈 ...
-
刘淮玉丨“老雁”馍
姥姥在世时,母亲每年都要蒸"老雁"馍,让我给姥姥送去.我不知是何寓意和风俗,反正就跑几里路,也不累,还能混个"老雁"蛋吃,何乐而不为呢? "老雁&qu ...
-
【乡村人物之一】刘淮玉丨狗子
狗子是我的一个俵哥,狗子是他的小名.狗子大我十多岁,血缘关系也比较远.狗子出生后,爹妈先后去世,兄姊尚小无力抚养,几乎成了一个孤儿.我姥姥看其可怜,就抱回家中哺养.那时我舅舅出生不久,姥姥哺养老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