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八大禁忌及写作技巧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写格律诗的八大禁忌写格律诗,有八大禁忌:一忌孤平;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三忌换韵;四忌失粘;五忌合掌;六忌重字;七忌直白;八忌新旧韵乱用。今天说说格律诗的写作技巧:

一、律诗8个句子中,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的平仄选取技巧。

律诗有8句,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加在一起就是8个字。

这8个字的平仄以“4平4仄交叉选用”“3平5仄或5平3仄交叉选用”为佳,

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避免“2平6仄或者6平2仄交叉选用

最好不要选用“1平7仄或7平1仄”更不能“8个都是平或者8个都是仄”。理由是为了格律的和谐。

二、非韵句的四声递用技巧

非韵句是指律诗中尾字不押韵的句子。

以律诗的四种格式来分,首句为最后字仄的格式中非韵句有4个,即第1、3、5、7句;

四声递用的意思是,非韵句中最后一个字(肯定是仄声字),在选用上、去、入的仄声时,相邻的仄声字,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声部里。

比如第一句最后一个字选用了去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最好不要再选用去声字,你可以选用上声字或者去声字。

同理,凡是相邻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在选声部时都要交错开选用。

一首诗中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仄声部的选用最好是按照上、去、入声部这样递进选用。

即使达不到最佳,也要交错开来.三、对仗句的词性位置技巧

一首诗中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仄声部的选用最好是按照上、去、入声部这样递进选用这个技巧就是:要注意,诗写时尽量不使用词组。结合主题,可以在名词(一个字)前,加形容词来增加力度。

另外:颌联和颈联相对应来看,同一位置的字的词性,要避免重复。举例:

颌联:X名词XXX动词X,XXXXXXX。

颈联:X非名XXX非动X,XXXXXXX。

其它位置也同理。如果相同的位置上使用的词性也相同,就犯了“四言一法”的毛病。

这种要求,是为了诗句生动,不至于句式呆板。所以请大家在读唐诗时注意一下。这个技巧在五律中更应该值得注意.在对仗句中要避免“合掌”“正对”.先说“合掌”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便是合掌。

联中“豪杰”与“英雄”同属人物门类。两者相对似乎“最工”,但细加考察,两者皆指才能勇武过人者。今有合成词“英豪”和“英杰”。这就犯了“合掌”的毛病。又如“狂澜滚滚侵江岸,猛浪滔滔撼海峤”。“浪”“澜”皆属地理门类,但两者同义反复,亦属“合掌”。

合掌乃诗家大忌,必须避免。因为律诗不是散文,律诗字数很少,却要表达很多意思,你不要用14个字来反复表达相同的一个思想吧。所以忌讳合掌.

另外还有种:类概念的事物与种概念的事物。

“类概念”指包含小概念的大概念。“种概念”指被大概念包含着的小概念。

例如,常见对仗联“华夏风光好,衡州气象新”之类。“华夏”与“衡州”虽同属地理门类,但“华夏”是大概念,“衡州”是小概念。“华夏”涵盖“衡州”。形象说明便是:“衡州”好比小圆环,“华夏”好比大圆环,大圆环套着小圆环。那样对仗则被视为“不工”。

接着说避免“正对”

从虚字的对仗来看,古人虽未对虚字详细分类,但却提出了一个重要标准 :“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此处的“虚字”也依旧指除意义比较实的名词以外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方位词等;也就是说,虚字的对仗应该求其异而避其同,求其远而避其近。最好是反义相对,动静相对,高下相对。无论是对句还是诗境,能做到对都是比较优的。

例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中”对“外”正好相反。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开”与“合”正好相反。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涌”对“垂”,动静相对。以上是“反对为优”的显例。

我们再来看看“正对为劣”“流星透疏水,走月送浮云”“走”与“流”是近义词,属“正对”。那样,整句就走不出一个意境。“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行”与“动”是近义词,亦属“正对”。

律诗中的对仗是以诗脉为主的,在避免“合掌”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能“正对”一首好的作品,光有起承转合是不够的。起承转合,这只是初步有了诗味。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更多诗词资料,尽在中诗报平台,请自行检索。

本栏编辑||海底月

声明||非商业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诗报观点,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链接更多阅读

《平水韵》口诀对联欣赏

写诗多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和巧妙的新意

怎样写诗最有意境?

谈谈对诗歌创作的“心里话”

诗是对人性的洞察

我们写诗为了承载什么

现代诗中的隐喻技巧(上)

现代诗中的隐喻技巧(下)

现代诗中标点符号的应用(文学讲座)

诗歌写作中的跳跃与穿插技巧

写诗, 是一种真挚的相遇

如何区分现代诗是词藻堆砌还是意向描写

诗歌的表现手法“立意”(教学)

写诗要搞清楚诗的语言

名家谈写作 | 张炜:学诗笔记

客观地说,《沁园春·雪》到底在哪个段位?

现代诗如何有意味地显示

近体诗创作的通病及疗法

写诗无非就是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为什么今人写不好近体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