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歌之陇南篇——郭裕婷战疫报道汇编
作者简介
郭裕婷,女,90后,现于陇南市武都区裕河中心小学任教,是个善于教体育和音乐的语文老师。散文见于个人公众号“山中小驻”,部分作品见于《武都文艺》《成州文学》《炎黄诗词》《今日头条》等。
七律·最美志愿者
——赞郭裕婷获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授予疫情防控服务“最美志愿者”
(郭军)
新冠病疫起峥嵘,最美青春敢逆行。
深入社区存信息,驻留车站录详情。
作文撰稿促宣导,消毒除污倡卫生。
小女无私花季赞,真心师表未图名。
郭裕婷战疫报道汇编5篇·陇南篇
(第一篇)
她是护师,也是志愿者,她响应号召支援武汉···
2020年春节,一片阴影悄然笼罩了祥和的神洲大地,一场叫做“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肺炎”的瘟疫正在向无知无觉准备欢度新年的人们袭来。病毒在极短的时间内攻陷了荆楚大地,并向全国扩散开来。为全力支援湖北省做好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陇南市积极响应号召,选派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11名临床诊治和护理经验丰富的科室骨干组成医疗救援队,于1月27日赶赴武汉,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陇南力量。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光明公益志愿者张马瑞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益缘起
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众所周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张马瑞时时不松懈对自己的要求。除了积极干好手头的工作外,她还加入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武都的公益事业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几年来,她多次参加公益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去敬老院和乡村看望孤寡、高龄老人,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他们尽可能地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关心着老人们的健康。她也关爱着祖国的花朵,时常义务为乡村的留守儿童讲解卫生常识,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参加一次志愿活动,老人们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都会深深打动着张马瑞那颗本就柔软的心。原本她只是想为弱势群体献一点爱心,而随着志愿活动的深入,她对公益志愿服务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割舍不下的感情。
挣扎中坚强
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医务工作者的本能让她对这次疫情深感焦虑和不安。虽然身处安全的大后方,但张马瑞开始每天关注新闻,并不断在心里叩问自己:“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我直面冠状病毒,和死神抗争,冒着被感染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去挽回更多素昧平生的人们的生命,我敢吗?”想到家人和朋友,和身边安逸的工作环境,她的心中天人交战。去,能够挽救更多生命,同时满足她对公益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要为此承担巨大的风险。不去,违背了她的初心,或许还会留下难以想象的遗憾。
在这样的挣扎中,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发出了支援武汉的号召,张马瑞将所有顾虑抛在了脑后,第一时间报名并签定了请战书。
心 声
“也许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对于工作一向热情主动,也许是干了多年急诊与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的本能反应,当院党委发出需要各科人员参加武汉救援的通知时我责无旁贷立马就报了名,而且这次需要的医务人员主要是呼吸、重症科,所以我想,我的专业可以为他们做点事!”张马瑞在去武汉的路上,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疫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医疗队在收到通知后需要立刻出发,张马瑞担心家人的不理解,直到踏上了远征的路,才告诉了丈夫自己的决定。纵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是想起远方肆虐的病魔和苦苦挣扎的同胞们,她觉得自己无法做到袖手旁观,救援是她义不容辞的使命。
待你出征归来 已不再长发飘飘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武汉,不是一座孤岛。像张马瑞这样千千万万的平民英雄,正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武汉。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此刻的他们正在守护着谁。疫情隔离了交通、地域,却没有隔离那颗对祖国关切与热爱的心。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二篇)
为人师者,当以身作则——记志愿者郭裕婷
2020年的春节,令无数中国人永生难忘。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措手不及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着防疫抗疫活动,有人闭门不出、有人捐款捐物、还有的人身体力行上了前线。
现年27岁的郭裕婷是陇南市武都区裕河中心小学的教师,也是陇南市光明公益联合会的志愿者。大年初三,“陇南志愿者抗疫防控协调小组”成立、各公益组织志愿者加入抗疫防疫阵营的第二天,当了解到武都抗疫防疫一线急需志愿者时,她立刻向光明公益报了名,协助东江镇政府采集火车站来武返武人员信息。
当时湖北疫情极其严重,全国上下防疫抗疫形式十分严峻,陇南市各级政府、部门在大年初一就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工作。针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控制人员流动并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及时展开隔离是有效且重要的防治手段。通过统计火车站来武返武的人员的信息数据,有助于政府掌握本地形势,做出相对应的决策,因此这项工作对于当前抗疫防疫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采集信息有严格的时效和准确度要求,志愿者需要在手写的原始记录表中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来武返武人员,将他们的信息详细登记到excel表中并在规定时间之前进行反馈。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籍贯、从何处来、去往何处、暂住地、停留时间、来武目的、体温等多项内容。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填写不同的表格,对志愿者的眼力、手速都有一定的要求。郭裕婷明白这项工作的意义,因此干起来十分认真,遇到无法确定分类的旅客,还要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以确保没有一个来武返武人员漏填漏报。3个小时连续坐在电脑前一刻不停地输入着信息,终于将筛选出来的一百多位旅客的信息全部填写完成。此时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她站起来活动着酸痛的脖颈和腰部,才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了。
因为她筛选、录入信息的速度快,东江镇政府采集信息工作的负责人指名要她协助今后几天的信息录入工作,于是她又前往火车站,连续五六天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对着电脑争分夺秒地奋战着。火车站来往着天南海北的人,感染风险很高,而且由于公交车停运,去火车站也十分困难,但她每天都坚持着,哪怕步行也要走过去做好志愿服务。因为这里虽然不是防疫抗疫活动的一线战场,却有着不亚于一线的紧张和忙碌。
当天的采集信息工作完成后,她还要去光明公益的彩虹桥服务点协助其他志愿者对来往车辆进行消毒。有时她会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车辆降速靠边停车接受消毒,有时她会拿起手机记录他们服务时的一颦一笑,对她来说,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件对国家和集体有益的事,会令她产生无以言说的成就感、归属感和愉悦的心情。
采集信息的工作告一段落,考虑到距开学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也考虑到自己身为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担心把危险带给心爱的学生们,她开始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居家隔离不代表不再参加防疫抗疫服务,只是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毕竟身体力行的抗疫防疫必不可少,思想阵地上的宣传也不能松懈。她开始为光明公益中其他因坚持抗疫而留下动人事迹的志愿者撰写记录个人事迹的稿件,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上。
郭裕婷撰写的第一篇记录光明公益志愿者、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张马瑞赴武汉支援事迹的稿件《她是护师,也是志愿者,她响应号召支援武汉…》于2月6日发布后,在朋友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转发。陇南市第一批主动报名赴武汉支援的白衣天使们无私高尚的行为,获得了陇南人民的高度赞扬,也引发了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这篇文章最终以4900多的阅读量和大量评论打破了该公众号的单篇文章浏览量记录 。
随后第二篇记志愿者米军事迹的《16天的奔波,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第三篇《抗疫路上,责任为先----记志愿者程启应》、第四篇《在“疫”线的她,没有因为年纪而“偷工减料”》……一篇篇文章发布出来,一个个志愿者辛苦奔波的身影跃然纸上,既记录了志愿者们的坚守付出,也鼓励了他们志愿服务的热情,更是向社会宣传了我市的防疫抗疫活动,帮助群众建立战胜疫情的信心,也是对社会支持防疫抗疫活动的一次次有力动员。
除了撰写文章记录志愿者感人事迹外,郭裕婷还接手了光明公益公众号的审编工作,每天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审核待发的文章,修正语法和标点错误,并进行适当修改和润色,使其语句通顺、感情充沛动人。这项工作虽繁琐,她却非常重视。因为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防疫抗疫工作当中,思想文化上的宣传必不可少,尤其是在我们倾国之力抗击新型肺炎的时刻,这样的宣传更能培养群众为国、为民的集体意识和大局观,有助于早日结束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志愿服务是一项考验,志愿者付出体力、心力和金钱,却不能获得任何物质上的回报,这其实与人性是相悖的。对此,她的想法很简单:“我现在做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我要保证遵纪守法,不能做任何伤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事;其次我是学生学习的对象,那我除了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外,还要去做有利于国家和集体的事,这样才是做榜样,才能给我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当他们想要明辨是非时,能够想到我,想到我做的事,就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我的教育就达到目标了。”
谈起此次防疫抗疫服务,她笑着说:“这次的志愿服务,我主要是从自己擅长的方面去做的,打字快就去录入信息;写文章勉强还行就去写文章、改文章、做宣传,语文老师嘛,话多。比起其他走街串巷在各个消毒点消毒的志愿者,我做的其实不算什么。”
在席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很渺小,可正是这千千万万微小的火光,点燃了驱赶新冠肺炎的燎原大火。一个个医生、护士、警察、科学家、公务员、外卖小哥们不计生死的付出,维系着千万个家庭的生机,托起了湖北的希望,也支撑起了国家的脊梁。
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信天、不求神,遇到困难只靠自己。这样的实干精神绵延万代,这样的人民前赴后继,才有了今天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希望。每一段感人的故事,都将被口口传颂;每一位为此付出的人,都会被人民铭记。相信在无数个像郭裕婷这样的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春回大地之日不远矣。
(第三篇)
16天的奔波,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14亿人民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在家中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大家都说:“终于到了躺在家里就能为祖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但是,有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往外冲。这个人就是米军。
现年47岁的米军,是陇南益通汽车销售公司的职工,同时,他也是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的党支部副书记。作为民营企业的员工,他其实本不必走出家门,加入一线防疫抗疫者的行列,将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但作为光明公益的党支部副书记 ,他觉得自己无法在家中安坐。
“很多还在上大学的小姑娘小伙子都上了一线,为了鼓励他们,也为了尽到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我也必须要上一线。相信换成任何一个普通的党员,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米军说。
光明公益在此次防疫抗疫活动中,主要任务是在彩虹桥设置一个“过往车辆消毒点”,免费为过往的公务车辆、公用车辆和私家车辆消毒。彩虹桥作为连接小城东西交通的要道,即使是在疫情期间,车流量也不容小觑。如何做到有序消毒,既能圆满完成任务,又不引起交通堵塞或者事故呢?他自告奋勇当了交通引导员。在光明公益志愿者红色的马甲上套上明亮的交通引导员的服装,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米军站到了马路的中间。不时有车辆从身边呼啸而过,他镇定自若。所有进城方向的车辆都在他的手势引导下缓缓并向右道,停靠在消毒志愿者身边,接受消毒。
除了在彩虹桥为车辆消毒外,米军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工作:物资收发。疫情当前,武都各界人士、企业、团体纷纷慷慨解囊,矿泉水、方便面、防护服、护目镜、外科口罩、84消毒液等物资源源不断地捐赠进来,光明公益要做好每一项物资的登记入库,然后组织志愿者和车辆将物资送到一线,如高速公路体温检测点、各乡镇检测点等,支援一线的工作。大量物资的收发搬运不仅非常消耗体力,还考验着志愿者的协调和整理能力,21天来,这项琐碎复杂的工作一直是米军和符慧芳在做,他们只是默默地做着,从不诉苦叫累。
这21天来,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一心扑在防疫抗疫工作上,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家庭的责任放到了一边。谈到家人,他感到深深的内疚,更害怕自己在外奔波染上病毒,传染给他们。在这矛盾的心情中,他坚持了一天又一天,好在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公益,家人都非常理解他。国难当头,对他的公益事业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着。
本次疫情几乎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考验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组织的执行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米军坚持了党性原则,不忘入党誓言,率先垂范,在光明公益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承诺,积极冲锋在前。目前,防疫工作已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更加考验着共产党员和光明公益的每一位志愿者。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和青年突击队忘我的奋斗下,国家定能渡过难关,迎来温暖美好的春天。
(第四篇)
在“疫”线的她,没有因为年纪而“偷工减料”
不知不觉,武都志愿者参与防疫抗疫活动已经二十八天了。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天都未曾休息,社区消杀、车辆消毒、张贴海报、信息统计......他们忙碌的身影走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如果看到他们,请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者说一声:“辛苦了,加油!”
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志愿者,是一位“巾帼英雄”,她的名字叫符慧芳,大家都叫她姐。符姐今年48岁,是武都区烔根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2016年加入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一直活跃于公益活动中,现担任光明公益财务部部长。
大年初二,接到会长浩利禄的紧急通知,她就加入到了防疫抗议的战斗中,她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娇气,也没有因为年纪而“偷工减料”,她背起几十斤的消毒液和喷枪,认认真真地对彩虹桥的车辆开始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虽然辛苦,但令她开心和欣慰的是,过往司机在配合地停车消毒后,还会给她一个微笑,时不时还要说声“谢谢”。这些温暖的笑容和感谢使她在疲惫的工作中感到舒心,也填补了这个春节没有陪伴家人和孩子的遗憾与内疚。
随着防疫抗疫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爱心物资越来越多,办公室急需人手进行整理和出入库工作,作为财务部长的她自告奋勇和志愿者米军一起接下了这个活儿,负责物资的出库。消毒液、矿泉水、泡面......各界人士的爱心重逾千斤,物资也沉重无比,每天进进出出地搬运,她笑着说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力能扛鼎的大力士。为了不辜负人们的善举,也为了以备今后查看,一项项物资要登记得妥妥帖帖清清楚楚,办公室的灯常常到了深夜还亮着。
为了让志愿者们每天穿着干干净净的红马甲去服务,也为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到高标准的卫生要求,她每天都早到一小时打扫办公室,还要在晚上回收志愿者穿过的志愿服,对其进行清洗、晾晒、消毒和折叠。笔者第一次穿上红马甲时很惊奇,没有想象中公用衣物应有的味道,而是散发着洗衣液淡淡的清香。每天的志愿服都是干净的,志愿者们的心情也是明朗向上的,做起服务来也充满了干劲。
抗疫防控刚开始时,志愿者们在生活上也遇到过困难。大街上没有营业的饭店,每天中午所有人都蹲在路边,用那对好心的爷爷奶奶送来的热水泡泡面充饥。连吃三五天,有的人看到泡面就想吐,还有人吃得上了火。符姐很心疼这些年轻人,就和会长商量后,给大家煮起了茶叶蛋当作加餐,她不仅负责煮还会给大家送到各服务点。她的工作量更大了,对此却毫无怨言。
奉献爱心的方式有很多种,走街串巷的志愿者值得敬佩,在幕后默默工作的志愿者也不能被忽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被看见,但能被感受、被铭记。
这个春节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太多值得歌颂的人、太多闪着光的人性。或许许多年后,我们回首今天,还是会感叹,感叹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团结,感叹共产党员的无私与伟大,更感叹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坚守与付出。请相信,春暖就是花开时。
(第五篇)
抗疫路上,责任为——记志愿者程启应
现年57岁的程启应,是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的监事会主席。大年初二,他还像往常过年一样和家人团圆时,却接到了光明公益会长浩利禄的紧急通知。原来,在疫情的紧张形势下,志愿者们要协助官方投入到紧张的防疫抗疫工作中去了,也就是说他的假期要被无限期“征用”了。他二话没说,向家人简单交代了几句,就出门加入了战斗的行列。
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消杀小组和物资储备发放小组。简短的会议结束后,程启应穿上防护服,背起十几公斤重的消毒水和喷雾器,前往钟楼滩幸福小区,开始对小区周围的各公交站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同时,他还要劝导大街上遇到的行人尽量少出门、少串门。
饭桌上,家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儿子问:“能不能不去?毕竟你是个外地人。”是的,武都并不是程启应的家乡,作为一个安徽人,他其实大可不必加入到这场保卫武都的战斗中去。儿子的疑问也代表家人的心声,程启应严肃地回答:“不管我是不是武都人,首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保卫好脚下的土地和人民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总得有人去做啊。”儿子担忧地说:“那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平安出门,平安回来。”
截止目前,程启应已连续奔波在防疫一线二十多天了。
不计代价的付出,点亮了他的灵魂;无怨无悔的坚守,铸就了他的丰碑。程叔,有您这样的前辈带头冲锋在前,我们后辈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让您可以回家继续抱孙子,共享天伦!
(责编 南郭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