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认为六月天气炎热,宜吃清淡食物,羊肉燥热,切忌食用。否则,必损伤人的精神元气。

如今养生文化盛行,人人皆将“饮食不仅要吃得丰盛,更要吃得健康”的理念奉为圭臬。而谈起养生之道,就不得不提起一人——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孙思邈的人生经历十分具有传奇色彩,幼时体弱多病,为治病、顽疾不得不散尽家财,然他敏而好学,天资卓绝。
有关于其天资的叙述,在《旧唐书》中便有所提及,根据其中记载可知,早在幼时,孙思邈便因为自身天赋而深受西魏大臣独孤信的器重,享有“圣童”之美誉。
而他真正立志于钻研医术的时候,他已经十八岁,那年他拒绝了北周静帝杨坚让他任职国子博士的诏令,告别了仕途,一心归隐,致力于医术的研究。
不过,孙思邈最为人称道的,并非他精妙绝伦的“妙手回春”之能,而是他的养生之道。
要知道,在平均寿命在五六十岁的古代,孙思邈的寿命可是长达一百余年。
关于孙思邈的年龄,其实到现在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命题。
比如清朝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著作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就坚定地认为孙思邈只享年101岁,而在《旧唐书·孙思邈传》中却认为孙思邈活了125岁。
而后又有马伯英以《北史》、《周书》等历史典籍为鉴,判断孙思邈生命存续期间应该长达141年;最为长寿的说法则是在黄竹斋所著《医仙妙应孙真人传》中与刘毓松所著《通义堂文集·千金方考》中的说法——孙思邈享年165岁。
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孙思邈的长寿是毋庸置疑的,而他的养生之道至今也是无数人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是在一篇有关孙思邈的养生总结精要中被提及的。
这一段只是源于后人的释义和总结,孙思邈的原文应该如下:

“六月肝气微,脾脏独王。宜减苦增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慎东风,犯之令人手足瘫痪。勿用冷水浸手足。勿食葵,必成水癖。勿食茱萸,令人气壅。此月六日,宜斋戒、沐浴,吉。其日又宜起土兴工。二十四日宜拔白发,其日忌远行。二十七日宜沐浴,念静思真,施阴骘事吉。”

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这是后世人的总结之语,是否会存在翻译的谬误呢?
接下来笔者就以“六月食羊肉”的习俗加以解释。
首先,笔者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冷僻节日”,它叫做伏羊节。
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节日都知之甚少,这是一个能够追溯到尧舜时期的传统节日。“伏羊节”,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在入伏之后食用羊肉的节日。
这个节日是从农历的伏初开始,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到伏末结束。在淮海一带,自古便有着“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在《汉书·杨恽传》中有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
为什么在伏天要食用羊肉呢?
是因为生活在淮海一带的居民,地处湿热,而食用羊肉则是为了将体内的冬春之毒、湿气祛除,排汗排毒,以热制热。
而与这个节日有关的,还有一句谚语:“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馍馍羊肉汤。”
很多人到这里又会产生疑惑了:不是说不能吃羊肉,怎么还会有伏羊节的存在?
其实,这是与徐州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孙思邈本身生活环境存在的巨大差异有关。
孙思邈出生在陕西,而后归隐于太白山,即便是中间有过波折和流转,也从未途径过徐州一带。
而徐州地处湿热,与孙思邈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十分困难,故而孙思邈的“养生学”无法适应所有地区也实属正常。
其实,“六月六、伏羊日”还有一个说法,便是“伏羊日后不吃羊”,这一点也佐证了“六月不食羊”这一点,伏天少食羊肉总是没错的。
因为诸多原因受限,古时候的诸多药方和养生经典总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其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却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觉得,如果 平时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前人相似或相同,用前人的经验作为自己今日饮食的参考也无不可。
从这个“六月不食羊肉”的说法中,大家能看到什么呢?
首先,没有切实依据的传言的确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谬误的,比如说这次将后人的总结冠在了孙思邈本人的头上。
其次,它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也不是没有根据的,比如大多数人的习俗中六月便是少食羊肉。
诚然,古人的很多智慧成果需要大家去探索研究并加以应用,但是在这基础上,人们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才能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出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