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二陆千秋气/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上午,下定决心,“一意孤行”,终于打的抵达“小昆山园”。
园不大,山不高,却有春风拂面,古木迎人。
我是奔陆机陆云而来。这里有二陆草堂,二陆读书台。准确地说,是遗址复建的新建筑。最值得看的,是一片巨石,几副楹联。
先游的景点却是九峰寺。寺是新建的,与各地雷同极多,无足观,但观音殿有一联引起我的思考:“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意思有点意思,却不合大士的意思。一个“恨”字,便杀了风景。佛家力主凡夫去除贪嗔痴,观音是得道大士,岂有怀恨之心?“惬心者贵当”。试将“恨”改为“悲”或“思”,是否平仄可谐,禅意可通?想见此联作者既不是合格佛弟子,也不是二陆的好学生。理由是,儒释的大道是相通的。
二陆读书台就在九峰寺西北侧的巨石之下,地面已经用水泥抹过,几块石头当是今人摆放的。不用说,巨石上的“二陆读书台”和“凌云”文字也是今人作品。我坐在一块小石上,请拙荆摄影,隐隐听见九峰寺传来阵阵梵音。透过丛林,遥望山下,却是花花绿绿的滚滚红尘。不,我落坐之处也是红尘世界,只是此刻感觉不同。
回头经过“华亭”。亭有两座,一大一小,相距约20米。大亭内藻井边悬挂一匾,书有“华亭鹤影”四字。
亭外10米,是小昆山之最高峰。登顶送目,但见绿林密布,山岚四合,磴道蜿蜒,游人零落,亭阁殿堂,耸角露甍。越数百米,是小昆山镇鳞次栉比的民居商楼。
所谓最高峰,海拔不过54.3米。
然而,山不在高,有人则名。二陆为晋代文人的杰出代表,当之无愧。“陆才如海”是离二陆很近的南朝人的判词。他们传承的魏晋风度,最少消极面,最多正能量。尤其是陆机,在旷达,洒脱,崇尚自然之外,不遗余力地追求“文道”,并且卓有成效,超越了同时代的前贤后学。这,也许在二陆草堂里能得到更多的观感。
二陆草堂是此行最后一站。
草堂名不符实。前为平房,后为两层楼加一阁亭,均为砖石钢混结构。
但平房顶上覆盖了薄薄一层茅草,前门外有“二陆草堂”匾,指明这是当年草堂所在。这难免穿西装戴草帽之滑稽。平房后门外,有“太康之英”匾额,两边楹联曰:“二陆文章雄万代  草堂灵气贯千秋”,还算切实。堂内有弟兄俩的铜像。后门内有“文范先声”之匾,录《文赋》句“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为联。
后楼楼下是“平原厅”。厅外有不知是何朝代建筑的石头基础残余。厅内有陆机雕像一尊,复制《平复帖》和《文赋》局部,及古今人物评价,少量书画。
楼上是“清和堂”,也取《文赋》名句为联:“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距堂数步有“谷风厅”,厅侧上一层乃是“婉娈亭”。三处皆闭门不纳游客。“婉娈”二字显然取自《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在二陆草堂,以这般女子气息浓烈的妙辞称呼亭阁,不知寓何用意?
在草堂下,呼吸的是春山之气。但谁能说此中没有二陆吐纳过的文气,没有双杰的气场散发的浩气?这些气,起码奔驰在《文赋》的字行句列中,回旋在《平复帖》的纸面墨迹里,后人用心去感悟,一定能感悟得到。古今在文海浸泡过的文心,获得相同的脉动频律与频率,就能穿越时空,灵犀相通。
当然,我辈远不能与二陆遥感。
下山后,走到镇中心,恰巧看见一对古稀模样的老男女与一年龄相仿的老汉在路边吵架,乃至攘臂相击,演了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街头小品。我想,他们该是不会读《文赋》、临《平复帖》的吧?否则,怎么会在二陆草堂前、读书台下,作松下喝道、花头晒裈之举?

2021-2-16于三湘四季花城29-1202

主编会客厅
【公告】来吧,运河儿女!

主编微信

(0)

相关推荐

  • 唐朝“国宝级行书”陆柬之的《文赋》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意思这件唐代罕见的真迹<文赋>,

  • 杨逸明诗词选

    作者简介 ● 杨逸明 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曾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已出版<飞瀑集><新风集 ...

  • 《老家老味道》跋:食有三味/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食有三味 --<老家老味道>跋 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二章) 这话似乎欺人.酸甜苦辣咸,五味谁不知?除非味蕾罢工,吃奶小儿都晓得味 ...

  • 【老家老味道】老家的大圆仔/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9)· 老家的大圆仔 我在故乡度过的青少年时光,保留着许多美好的记忆,家常美食不啻为其中的精华,大圆仔更是精华中的一颗明珠.至今想起那些年的口福,还齿颊生津,馋虫拱动. 大 ...

  • 【老家老味道】愿我珍蔬葆真味/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7)◎ 愿我珍蔬葆真味 80年代末,上面号召大种蔬菜致富,是年青菜大丰收,销路却如羊肠古道,农民只好找始作俑者.于是,领导下令机关.事业单位每人10公斤,按市场价付款.我家 ...

  • 【老家老味道】“逢人配”中的佼佼者/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6)· "逢人配"中的佼佼者 如果想找一个最具亲和力的主食,应该非它莫属.要问它能搭配什么,不如问它不能搭配什么.我想了三天三夜,没想出跟它不能搭配的荤 ...

  • 【老家老味道】吃过它说明您老了/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5)·吃过它说明您老了 "赤日炎炎似火烧".草木垂头丧气,树上的叽溜(知了)也有气无力,有一声没一声地应付着"恋人",一只狗趴在树荫 ...

  • 【老家老味道】古老的方便食品/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4)·古老的方便食品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或许能看见这一幕情景: 一位通信战士坐在草地的土墩上,解开干粮袋,伸手抓出一把炒面,放在饭钵里,又拿水 ...

  • 【老家老味道】此货名冠天下/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3)·此货名冠天下 童年听父亲讲过这个故事:某皇帝有一天打猎走得太远,饮食跟不上,只好在一个穷农户家糊弄一顿,但吃的一个炒蔬菜鲜美异常,问是什么?农妇编个好听名字叫&quo ...

  • 【老家老味道】臭卤告白/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2)·臭卤告白 (宜以宝应方言[见注音]阅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本品资历虽高,从来不敢骄傲,只因有人批评,但也有人夸好. 当年贫穷户,精心将我造,滋养代代人,伴随 ...

  • 【老家老味道】腌菜奇葩/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1)·腌菜奇葩      有些当代人看现代.近代.古代人,总带鄙视的目光,觉得他们愚昧落后.诚然,他们许多方面比不上当代人.但我们不妨想一下,30.50.100年以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