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长而且远第1期:何为阳虚、阳主阴从?温阳、通阳的在临床中运用

更新时间:每天简单记录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12000
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882天。
我:利城,东海,金乙,安详,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温阳扶阳的在临床中运用思考问题。
一:为什么现在阳虚的人群越来越多?
利城:主要是和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熬夜、酗酒、空调、冷饮、缺少晒太阳、误用寒凉药物等等,都会损伤人的阳气。
安祥:房劳。
我:现在的人主要是,过食肥甘,厚腻,我现在的门诊中,很多人是代谢疾病,肥胖的人群特别多。
东海  :
为什么现在阳虚的人群越来越多?
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高压力等因素,导致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而亚健康人群中优以阳虚寒湿状态为主,常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条:
1.先天不足,禀赋虚弱:若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禀赋不足,则体弱阳虚。
2.穿衣过少,肌肤受寒:夏季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冬日衣着单薄,等皆可导致阴寒之气入侵肌体耗损阳气。
3.饮食喜生冷,损伤脾胃:嗜食生冷水果、喜喝冷饮,脾胃需要不断地调动阳气去化解、平衡这些寒凉之气,是一种巨大的消耗,秋冬外界以阴气为主导的时候,夏季受到消耗的脏腑要调动更多的阳气去顺应、平衡外界大环境,阳虚的表现就逐渐出现。
4.过劳熬夜,伤津耗气:现今社会人们经常熬夜晚睡,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回归本位。熬夜不能让阳气归根复位,阳气的运行规律被打乱,机体只能不断消耗更多的阳气去维持平衡。
5.过用寒凉药物,静脉滴注等过度的治疗,损伤阳气:医治疾病时过用静脉输液、抗生素、清热解毒类药物可损伤阳气。
6.房劳过度,损伤肾阳:房事不节,意淫频频、暗耗肾精,致使肾精亏损。
《景岳全书·论虚损病源》说:“色欲过度者,多成劳损”,“精强神亦强,神强必多寿;精虚气亦虚,气虚必多夭。”
7.七情之患,忧思恼怒,伤阴动阳:当机体长期出现负面的情绪,压抑的心理状态《肝郁》,则阳气一方面要不断的抗衡这种下沉的抑制的气压,另一方面阳气受到抑制升降运行失常,自然就无法起到温煦、推动的作用。
8、运动不当,汗出过多、阳气外散:汗则气下、暴汗伤阳,阳虚固摄功能本身较弱,暴汗之后,阳气外散,身体变得更差我:跟这个饮食不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利城:现在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有阳虚,只是虚多虚少的问题。
金乙:随着社会生活步伐日夜俱进,工作、生活压力,熬夜,饮食,气候变化等,难免有导致人阳虚,现在的就医用药不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发热就医大量的抗生素、激素,大量的寒凉药物,导致我们的阳气受到极大的损伤,还有现代的空调也是一个原因,在夏季人体的阳气向外宣发,盛于外而虚于内,应该注意保护机体的阳气,夏天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即毛孔开大,当突然进入空调的环境时,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之腠理侵犯人体的卫阳之气,人们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咽喉疼痛、流鼻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寒邪入里侵犯肠胃阳气,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空调使用不当也是导致人体阳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古人几就处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得非常好。自从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比如炎热夏天从开着冷气的室内马上从这里出去了,外边是一团火,然后又从外面进入有空调的环境,就这样反覆地把寒气一层一层地压在体内,这样的话就造成很多阳虚病。
金乙:我们经常熬夜,喝酒,吹空调是最大的问题。
安祥:吃多了也会阳虚吗?
我:这个长期的饮食问题啊,最大的问题影响中焦脾胃。
东海  :现在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
利城:所以我们用药的时候,即使患者明显有热,使用清热药的同时,要顾护阳气。或者清热之后,要扶阳巩固。
我:@安祥 会损伤脾胃啊,不能运化后,肥胖,水湿饮停。
金乙:师父说得对,脾胃升降功能出了问题,我们的阳气也受到影响。
利城:生冷的东西吃的太多。
利城:商家提倡多吃水果。水果也是生冷之品。
安祥:@林佳明 阳虚的人睡不好,怎么解释?
利城:要适量。
东海  :嗯嗯,饮食生冷,油腻、熬夜都会导致阳气的损伤。
我:@林利城 这个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我们以前学习经方,患者症状改善后,如何收尾?以前想到用四逆法,理中收。
金乙:在圆运动的理论我们的脾胃就是推动轴转的动力,这个轴出了问题,那轮也不转了,不转了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东海  :@周安 阳虚,虚阳上浮热扰心神。
我:现在来学习后,明白要时时刻刻固护阳气,脾胃,不能留下伏邪。
安祥:@东海中医 阳气降不下来是吗?
我:@林利城 对的,现在小孩病后特别是感冒,咳嗽的病人,吃了水果后缠绵难遇,即使暂时好了,泽特别容易复发。
安祥:嗯。
我:根源还是脾胃,脾阳没有养好,没能运化好,一加之天气急剧变化,就会出现本虚标实,外邪里饮的状态。
金乙:现在在医院,门诊看病大多都会用到抗生素,激素,特别是一些寒凉药的滥用,比如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这些都是伤我们阳气的。
东海  :阳虚则阴盛,格阳于外,阴阳格据,再听听师父的解析。
我:@金乙 这个也是常见的原因呢,医源性的引起,大家需要重视。
东海  :现在临床上好多尤其是孩子,发烧感冒不全是阳病,少阴太阴的也不少。
安祥:这正是成名的机会@东海中医。
东海  :房劳也是一大原因三徒弟。
金乙:有些真的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个小青龙汤证,发热39度,来了就给他开清开灵,他们的理念是清开灵退热,真的太可怕了。
东海  :关键是多数得用激素。
东海  :医者、家长为了看效果,用激素已经成为常事。
安祥:@林佳明 我阳虚,睡眠不安,医理怎么解释。
我:阳虚的人睡不好,怎么解释?失眠阳不入阴噢,阴阳升降出了问题,虚阳浮上去了,这个时候要潜,潜降回来,一方面要补其不足,另一方面要潜,真武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加三个石头,肉桂有机会。
我:阴阳隔据,也是一方面,东海说的。
金乙:阳虚的人睡不着我的理解是,阳不入阴。
我:@中医莫金乙 失眠都是这样的病机啦。
安祥:@林佳明 哪三石,磁石,龙骨,还有牡呖吗?
我:这个还要注意整个通路的问题啦,大家以前说的,六经病的思路。
我:@周安祥对的啊,我天天发,你没有注意看,太忙了。
金乙:所谓阳入阴则寐,阳出于阴则窹。所以阳虚会失眠。
我:@中医莫金乙 是的。
东海  :嗯,脾胃为中轴,十二经为轮,轴转轮转。
我:@东海中医 与六经辩证结合起来思考及运用,思路一下打开了。
我:大家也要注意自己身体太忙了,缺少运动。
金乙:@林佳明 师父您也是哦,为了我们您付出太多了。
东海  :云里雾里的也好像是明白了些,但是还不得要领@林佳明
我:也会是阳气虚,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我:动能生阳。
金乙:前我们不懂扶阳,温阳,肿瘤的病人,化疗的病人有阳明还是以清阳明为主。这个也是很可怕的。
利城: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要重视扶阳,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
我:舌苔黄,舌尖红,以前我们一看到都认为是阳明,而忽略了根本。
东海  :这两天在师父发的师公的处方上,我也注意观察到这一点,师公多是以四逆四君打底。
我:这个要注意善后。
我:@东海中医 
这里看的比较多都是慢病久病,急危重疑难杂症比较多,我特别注意了,三阳的症状也确实不明显。
东海  :舌苔黄,舌尖红,以前我们一看到都认为是阳明,而忽略了根本。师父这个是不是还需要看看舌质是否胖大和脉象@林佳明
东海  :嗯嗯。
金乙:其实我们的先师也是很重阳的,比如我们的四逆辈,太阳病不可轻易发汗,脉浮紧用麻黄汤,脉浮缓用桂枝汤。麻黄汤证说明我们的阳气不损,故可以发汗。
我:对的,你听听今天的录音,师父举了个例子,冬天的牛粪,里头热乎乎的,但是确是烂的。
金乙:其实我们的先师张仲景也是很重阳的,比如我们的四逆辈,太阳病不可轻易发汗,脉浮紧用麻黄汤,脉浮缓用桂枝汤。麻黄汤证说明我们的阳气不损,故可以发汗。
我:这个所谓热啊,底是寒湿。
我:大家关于原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我:没有的话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我:问题二:阳主阴从的依据来自哪里?(从经典中去找,内经,伤寒,易经。
我:这个以前读扶阳的书的时候听得比较多了。
我:大家可以看看联系自己所能想到的发表一下意见。
东海  :之前遇见的厥阴病,主要是乌梅丸方证,以前用乌梅丸效果不好,最近这两天我用了一次师公的这个思路,四逆四君加乌梅黄连,复诊感觉效果可以。
我:@东海中医 可能这个病人根本还是寒湿中焦的问题。
我:能够现学现用,很棒。
安祥:@东海中医 厉害。
金乙:非常感谢恩师出来进修,其实师父也是带着我们进修,非常感谢恩师出来进修带着我们,师父的分享就像我们亲临一样。
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金乙:阳主阴从的依据来自于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
阳主阴从作为核心概念有三个基本支撑,最有名的最刚性的就是《素问》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和以上支撑理论内核对称的还有《医理真传》和《扶阳讲记》的两段文字:“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阳者,阴之主也。”“阴阳学说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内经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强调阳气,尤其我们熟悉的“生气通天论”,里面有一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所以人的寿命是以阳为本,人生所持以立命者,其为此阳气乎。
阳气不伤,百病自然不作;
阳气若伤,群阴即起。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这就是扶阳学派的理论内核,核心概念就是人体的“阳主阴从”。   
中医里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如果人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因此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了生命,人若没了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阳气旺盛的人就可以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各种疑难杂病,慢性病或者危重患者,多是为阳气虚弱,以致各种外来寒气,陆续侵犯人体,不良的生活习惯,过量用寒凉药等导致人体阳气耗散,因此把故护阳气人才会健康,也是阳主阴从的主在。
东海  :是的师父,寒湿中焦,湿於化热的很多@林佳明。
我:《周易》又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故坤为乾所统,而乾三连为纯阳之卦,坤六断为纯阴之卦,故阴为阳所统。
利城:阳主阴从,是历来经典提倡的观点,意在说明阳气的重点。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好比太阳,万物都依赖太阳而生存,而人体依靠阳气而生存,阳气是人的脏腑器官赖以生存的动力,没有阳气,人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它对阳气的观点,提现了古代医者对阳气的重视。
《黄帝内经》的思想又受到《周易》的影响,我们塑源到《周易》,《周易》所提的阴阳学说,表面上是说阴阳同等重要,但是它还说到:“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阳是无形之气,阴是有形之物,“夫有形者生于无形”,阴的生成有赖于阳气的推动。
宇宙的一切,都是从无形化有形。是故可以看出阳气的重要性!
我:@中医莫金乙 你思考了很多准备的很充分。
我:@利城从内经及周易结合来读,也是解读的很好。
我:其实,我觉得有句话,很能概括。
我:万物生长靠太阳。
金乙:@林佳明 师父不对的恳请您指正呢。
东海  :《黄帝在内经》中有关阴阳学说的理论提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几大关系,但阴阳平衡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平衡,而是客观上存在的以阳为主,以阴为从的动态平衡关系。
《黄帝内经》虽追求“阴平阳秘”,以和为贵,但也有明显的扶阳观。如“阳气者,若问题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强调阳气如同天空中的太阳,只有运行不息,普照大地,万物才可得以生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上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强调了阳气作为生命之本,要封藏固守,不可轻易外泄的观点;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由此可见阳气对于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仔细领会《内经》阴阳学说的思想,不难看出阴阳之间存在互根互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阳主阴从”的关系,只有在阳主的前提下,阴阳才可能平衡。
也就是说在阴阳的关系中始终存在阳为主导、领导、发动,阴为从属、被领导、被发动的这么一种客观实际。
柯琴在《伤寒论注》道 :“有阳则生,无阳者死”……中国经典文化主张阳主阴从观,认为生命的生长壮老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阳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周易·彖辞》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即明确指出乾元之气,是万物生长之根,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为阳,形为阴,阴顺从阳。
郑钦安其学术思想深受《易经》理论影响,其在《医法圆通》及《医理真传》提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我:它为什么不说万物生长靠水,靠泥土呢?
我:落实到家庭,工作,事业,大家都有很深的体会及思考,阳所起到的作用。
东海  :我们不努力,都对不起师父的付出。
东海  :万物生长靠太阳@林佳明。
林佳明【中医21年】:
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阴阳,都在阴阳的指导之下,阴阳的大道之下,去生活,去运动,去学习,去成长。整个生命的生长化收藏,就是一个阴阳转换的过程,我们主要从生活中去理解。
安祥:@林佳明【中医21年】 这样很容易理解。
林佳明【中医21年】:我们如何去感受阴阳,在自然之道中,在天地之中去感受阴阳,实际上就是我们春夏秋冬,早上晨起,中午,白天,黑夜的一个过程中。
就是一个阴阳转换的过程,它太奇妙了。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一天也分四季春夏秋冬,早上春天,中午夏天,下午秋天,晚上冬天,这也是一年四季啊。这就是阴阳之道。
林佳明【中医21年】: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阴阳的变化之后,落实到生活中,大道至简哦。
啊金乙:师父关于阳主阴从,我真的缺少认知,没有确切的理解。
东海  :柯琴在《伤寒论注》道 :“有阳则生,无阳者死”……中国经典文化主张阳主阴从观,认为生命的生长壮老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阳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中医莫金乙。
我:@中医莫金乙 慢慢从家庭生活去理解,如男人要多努力,负担起责任,多挣钱,才能起到阳主作用,不然就会阴起作用,这样男的会比较压抑,阴阳发生变化,阳不能主事了嘛。
金乙:师父这么一说我明白,所以万物不可缺阳。
我:一个家庭,一个科室,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努力向阳,阳动,阳温暖,阳推动,阳创造。
我: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是不理解的,以后可以再思考,在临床。
我:问题三:阳虚的临床表现及识别?
金乙:也就是我们在六经辨证的三阴病吧。
利城:阳虚则出现虚寒的表现,常见有畏寒怕冷,手足发凉,耐夏不耐冬,抵抗力下降,怕风,特别容易感冒,面白无光泽,肌肉松软,或者肥胖、水肿,腹痛,腹中怕冷,不能吃凉食,或者食欲不好,或者拉肚子,尿频,尿多,尿清长。腰部冷痛,遇寒加剧。
心慌心悸,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舌苔白。
我:通过症状,饮食,二便,舌脉,应该不难鉴别出来。
东海  :阳虚表现:神疲体倦、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尿频无力;大便溏薄,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动则汗出;性欲下降,阳萎早泄;舌质淡胖嫩、舌苔白 润,脉沉细而弱等。
金乙:阳虚相对的就是我们说的阴证,机体功能沉衰,也就是上面说的所有雌性、消亡、静止、内守、下降、重浊、寒冷、有形、晦暗、物质、凝聚、滋润、抑制、邪气等阴性事物与现象,比如各种慢性病人,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后,症状多表现为怕冷、精神差,脉沉无力,膝关节冷、手脚冷、小便清长、大便稀烂、痛经、闭经月经量少、阳痿早泄等等。
东海  :阳虚的症状临床很容易诊断,识别难就难在于阳虚寒湿化热以后这个根本所在。
我:@东海中医 对的我:就像你所说的寒热夹杂处理思路。
安祥:又变成厥阴病了二徒弟。
东海  :以前真的很难以理解,没有这种思维,师父讲这个扶阳以后,最近两天感觉思路开阔了许多。
我:我们遇见这类病人,该不该清热,请几分热?
我:@安详,厥阴病没有那么简单。
金乙:@东海中医 我也是这样的同感。
我:@东海中医 我觉得这个理法的思路,中焦太阴漩握力量以前忽略了的。
我:@东海中医 他其实还真的不是扶阳,与扶阳有区别。
东海  :嗯,是的师父,没接触师公这个学术,以前中焦太阴斡旋的这个真是没有考虑过。
金乙:@林佳明 也有少不了我们的六经辨证。
我:寒热兼顾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单纯的清上温下,而忽略形成的根源,这样去思考。就融入了六经。
安祥:@林佳明 嗯。
东海  :师父一语道破。
我:@东海中医 是这样吗?
我: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东海  :这两天我也在考虑师父上次说的那个乌梅丸。
我:@东海中医 根源到底在哪里?如何来,又如何去,这几天好像慢慢找到了答案。
金乙:@东海中医 师兄单单一个乌梅是降相火的。
东海  :也许用四逆四君加乌梅黄连可能会比单纯的乌梅丸会更好一些。
安祥:扶阳加上。
我: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加快点速度。
东海  :这两天我有个患者用了这个思路,看看效果。
我:问题四:如何扶阳?用什么药扶阳?应该注意什么,谈谈你的经验体会。
东海  :
针灸:补督扶阳 督脉为阳海,命门穴居其上,因此对于素体阳虚者,可通过补养督脉之阳而补助先天真火。
中药:用附子、甘姜、肉桂、吴茱萸等温热药物以扶助阳气,方剂以四逆辈。注意事项:
1、阳热实证患者,临床表现为面赤、谵语烦躁、尿少色赤、舌红苔黄或脉数有力的患者、妊娠妇女、阴虚内热的患者禁用或慎用。
2在配伍方面,应用附子、乌头禁与半夏、栝楼、贝母以及白蔹合用。
3药后注意询问患者在服药后的睡眠、尿量以及动静状态情况,若患者出现失眠、尿量异常或躁动不安,应停用。
4煎煮时间是影响附子毒性的一重要因素,宜久煎。
5应用温热药物,宜小量逐渐加量,药中即止。
利城:扶阳的两大方法:
通阳和补阳,气机不畅,邪气阻滞,会导致阳气不能疏布,会出现阳虚的表现,这时候通畅气机,祛除邪气,伸张阳气,阳气得健。
另一方面,阳气虚损,就应当温补。故而扶阳药包括同阳药,梳理气机、祛除邪气之药皆是通阳之药。扶阳之药有附子、干姜、肉桂、杜仲、补骨脂、肉苁蓉等等。
阳虚,多以脾肾阳虚为主,使用温阳药物,注意加入潜镇药物,使阳气可以下归脾肾,不致上浮,产生“上火”表现,比如:龙骨、牡蛎、磁石、龟板、鳖甲等。
金乙:扶阳,当然首先的还是需要辩证,也就是我们在六经辨证的的阴证,如少阴、太阴、厥阴。
阴证,机体功能沉衰,已经没有阳气推动人体的功能,在治疗上必须用补阳扶阳来治疗,扶阳的药物多为附子、干姜、仙灵脾等。
温阳我们都会用到附子,附子是温阳扶阳比不可少的的一味药,附子是一个有毒性的药,正是因需要这个毒才能温阳,用到附子一定要掌握附子的煎煮方法。
临证中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温阳。治疗治病不外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比如阳证,阳明里热证明显,比如大承气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
我:利城这个讲的很好。
我:通阳,这个思路好。
我:这个问题,我还在不断的总结及思考中,如何从六经从延续?如何注意药物之间的配比。
东海  :昨天我看了一个一篇报道,扶阳的话,一个是温阳,一个是通阳,一个是潜阳。
金乙:@林佳明 潜阳是我们的砂仁,肉桂吗?
东海  :师公常用的三石就是@中医莫金乙。
我:@中医莫金乙 三石也是有潜降的作用。
我:以前我是在失眠,精神问题上才用。
我:现在明白了里头有乾坤。
我:别人用都有问题,出事,我出门诊问了每个病人,都不会。
我:包括大家常说的上火,口感,难喝问题
东海  :师父,下来以后把心得体会,传授给我们吧!
金乙:@林佳明 师父现在我在用附子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困惑的。
我:这个问题,留着以后慢慢临床思考运用总结。
我:下次做个专题,有困惑好啊。
我:问题五:在日常生活保健中,应该如何固护阳气?
金乙:生活中,作息紊乱,过度劳累、过食生冷等不良习惯就会耗我们的阳气,导致体虚多病。
固护阳气,保养阳气,减少阳气过度消耗,这样才能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我们该如何固护阳气,尽量少用寒凉伤阳的中药,也包括抗生素,激素;避免熬夜,生活起居有常。
人生病了就等于是阳出了问题,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治病首要扶阳,大多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人体阳气具有抵御疾病。
那我们又该如何固阳呢?
比如艾灸、早卧早起,无厌于日,保持充足的精神,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日常饮食,避免用寒凉伤阳的药品,适当服补阳的药,如四逆辈。
东海  :@中医莫金乙 自己试下药,我前几天煎了30g附子喝了五天,按照师公的思路,没什么反应,前提是我觉得我是太阴体质。
金乙:现在在医药公司拿的附子质量太差。
安祥:@东海中医 不会吧,您也太阴?
金乙:手指甲这么大。
金乙:30克一点问题都没有。
东海  :我觉得我是是太阴。
我: @中医莫金乙 对的。
东海  :之前都是10-15g。
在日常生活保健中,应该如何固护阳气?顺应四时养生,规律作息,饮食有节。
1.注重养生,未病先防: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顺应自然规律,力求做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人的阳气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
2.适当晒太阳:
早上9~10点,下午4~5点,晒背部15-20分钟(时间上冬天可适当延长,夏天可适当缩短)。如有日晒性皮炎或其它不适合光照的情况需尽量避免。
3.温水泡脚或按涌泉穴: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源,易损难复。“肾经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本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故闲暇时可按揉涌泉穴。
4.穿衣保暖、避风寒:无论身处哪个季节都需要注意保暖,以免损伤阳气。
切忌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运动后、大汗时勿受风;夏季炎热之时,开冷气也不可使得气温太低。
5.节饮食:少吃寒凉生冷之物。素有阳虚之人,应多饮温水,多吃温性之品,以养护脾胃阳气。平时可以食用温补之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
6.适度运动:“动则升阳,静则养阴”。根据各人体力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合理分配运动量,散步、慢跑、做操、游泳、打球等项目均可。增加户外活动,做有氧运动,建议多见阳光,令身体与自然直接接触。
7.调情志,慎起居。《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看淡功名利禄,保持愉快心情;起居要有规律,不随意打乱生物钟,力求做到饮食、睡眠、大便等有良好的规律。
利城:我也想试附子,都是要能买到生附子才好。
我:大家都说的挺好。
我从另外一方面给大家阐述
善能升阳,包括语善、视善。如果,如果我们都是用善言来鼓励我们身边的人,这也能够升阳。你能够鼓舞别人,给别人以支持与信任,这就是善言,语善。
有句话怎么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意思就是我们如果用我们自己温暖、鼓励的方式去支持别人,去对待别人,我们身体也能够升阳气。
如果我们视善,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跟天地之间交换我们的能量,这叫做视善。
当我们减少了抱怨之心,减少了埋怨之心,减少了仇恨之心,我们就能够让阳真正从我们心底发出来。
这个是心阳,大阳,这个阳是真正的发自于我们内心的。充满着喜悦,充满着愉悦的。
行善,行善也能够生养,所以说我们尽量,尽自己的能力,尽自己的条件,去帮助别人我们身边的人,不是说像别人做的多么伟大。
我们一点一滴,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那盏灯。
你也可以成为一盏灯,照亮别人,我们不用看不起自己,自卑,觉得自己好像一无是处,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只要去勇于成长自己。
利城:在日常生活保健中,应该如何固护阳气?
1,避风寒,外出注意保暖,冬天应该早睡,晚起,多晒太阳。
2,避免服用寒凉物品,比如凉药凉茶,生冷制品。
3,条畅情志,使阳气得达。
4,平素适当服用温补之品: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四逆汤、),胡椒、生姜、韭菜、桂圆等。
我:
喜则升阳,我们所说的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保持我们的欢喜心,这样子我们遇见很多事情,我们能够真正的去面对,去看待。
这种喜善,都是我们人生中的至宝,这种喜悦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从我们心底真正地流淌出来的,发出来的,这种喜不建立在别人给你的依赖,别人给你的物质,别人给你的东西上面。
我们真正的找到了爱自己的方式以后,从心底上,真正发出的那种喜悦,那么这种喜才是大喜,才是真正的喜。
如果大家有过辟谷和轻断食的过程,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种真正的喜。我们说生发阳气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用心的去感触,用心的去做。
安祥:@林佳明 太高明了。
东海  :@林佳明 师父说的太好了。
安祥:@林佳明 不用本钱的补阳,陪伴终生。
我: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升起阳气,特别的难,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我:真正的养。
金乙:心肝脾肺肾,不足的都是四逆汤。
我:今晚最后一个话题。
我:问题六:总结一个自己用温阳扶阳治疗疾病的医案。
东海  :
总结一个自己用温阳扶阳治疗疾病的医案患者男性,30岁。
主诉:胃脘胀满、疼痛、头痛10年余,加重一周。
患者自诉平素身体较弱,遇寒凉胃脘则痞满、疼痛,大便不成型,遇风则头痛、鼻塞流清涕,多年来一直用药调理,效果不显。
刻症:乏力,汗出恶风,鼻塞,项强头痛,膝关节疼痛,胃脘不适,胀满、疼痛,嗳气、善太息,晨起口干口苦,喜饮热饮,心烦易怒,睡眠差,多梦,小便黄,大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此案例症状错杂,用过柴桂姜、乌梅丸、黄芪建中等等,药后效果自感不太理想,请教师父。
师父说:临床遇到这种复杂的情况,当我们换了好多方,有时觉得束手无策的时候,可能到最后又回归到温太阴的角度。
大家以后还会遇见很多这种复杂疑难杂病,当按照六经,考虑了少阳、阳明、厥阴效果都不好的时候,大家就单刀直入,不管她有没有少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也都不要理他,因为你按照这个思路治过了,没有效果,就直接温太阴,就提供扶阳温阳的这么一种思路吧。
处方:改单刀直入,温补太阴。
茯苓(选) 20 g  白芍(选) 15 g  白术(选) 20 g  炮附子(先煎) 15 g  生姜 15 g  党参(选) 15 g  炙甘草(选) 10 g  干姜(选) 10 g  桂枝(选) 15 g  生龙骨(选)(先煎) 45 g  生牡蛎(先煎) 45 g ,7剂
患者服药7剂后,症状较前大有好转,予上方加附子量到20、干姜15又服七剂,症状消失十有七八。
以前对附子、干姜、细辛等药,心中一直存有畏惧,不会用、不敢用,用量很小,以至于好多病例没有效果,在师父的教导下,慢慢的对扶阳有了很大的兴趣,也熟悉了好多,最近运用扶阳学术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我:
女,65岁,心悸、心慌30年,加重10天,患者诉30年前心悸、心慌,气短,乏力,气接不上,乏力,有濒死感的感觉,在当地治疗后症状好转,反复治疗,10天前上证再次发作,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睡前手指僵硬僵直,恶风恶寒,因为心悸,患者生活受到极大困扰,不敢跳舞,汗出明显后心悸更加明显,有透不过气的感觉,无口干、口苦,无头晕,大便稀烂,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心阳虚,心阳不振,水饮上逆心而心悸,寒凝于经脉手指僵硬僵直,恶风怕冷为太阳表证。
舌脉为里虚水饮寒凝的表现。
拟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当归四逆汤。桂枝15g,甘草10g,龙骨10g2包 先煮,牡蛎10g2包 先煮,当归20g,赤芍15g,细辛 6g,白芍15g,通草10g,茯苓15g,炒白术12g
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5月23日二诊:患者自诉症状明显好转,心悸心慌减轻,恶风恶寒已,自觉乏力,舌同前,寸脉弱。桂枝15g,甘草10g,龙骨10g 3包 先煮,牡蛎10g3包 先煮,当归 20g,赤芍15g,白芍15g,茯苓15g,炒白术 12g,黄芪 30g,红参10g(焗服)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5月26日三诊:患者在做家务的时候,已经没有明显的心悸心慌,手指僵硬已好,乏力明显的好转,外出活动不受限制。唇暗,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桂枝15g,甘草10g,龙骨10g3包先煮,牡蛎10g3包 先煮,当归20g,赤芍15g,白芍15g,茯苓15g,苍术15g,黄芪 30g,干姜10g,红参10g(焗服)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症状改善明显,水饮淩心引起的心悸心慌,源于心阳不振,水湿内停,有瘀血但不重,整个过程注重益气温阳化饮,症状一步步的改善。
金乙:用附子理中汤、桔梗汤、金匮肾气丸治疗一例扁桃体炎反复并发热医案。
谢某某,男,33岁,车间技术员。2020年11月6日初诊。
反复咽痛、发热1年余。患者在1年前在稍有吃热的东西就会出现咽痛,发热,平时大便偏稀,要酸,怕冷,口干不欲饮,无口苦,纳可,腹中冷,每次发作时在诊所、医院就诊就给予开阿莫西林、头孢类,也有输液,服过中药清热寒凉药中药如银花、连翘、黄芩、胖大海、玄参等,不但不好,反而加重,非常痛苦,今来求治。
刻诊:精神好,偏胖体型,咽痛,怕冷,腰酸乏力,口干不欲饮,腹中冷,大便偏稀,无口苦,纳可,扁桃体呈萎缩样,表面覆有白色分泌物,舌淡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脉沉,尺脉弱。
四诊合参:厥阴病,中寒,相火不降。
治宜:温中潜阳。
方拟:理中汤、金贵肾气丸、桔梗汤加砂仁、肉桂、巴戟天。
党参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白术2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20克,茯苓30克,丹皮15克,桂枝15克,熟附子15克,桔梗10克,巴戟天20克,砂仁6克(后下),肉桂6克(后下)
七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15日,二诊,咽痛明显改善,无发热,腰酸好转,怕冷,口干不欲饮,大便偏稀,无口苦,纳可,扁桃体呈萎缩样,已无分泌物,舌淡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脉沉,尺脉弱。
继续以上方:党参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白术2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20克,茯苓30克,丹皮15克,桂枝15克,熟附子15克,桔梗10克,巴戟天20克,砂仁6克(后下),肉桂6克(后下)
七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25日,三珍,咽痛明显改善,伴有眠差,无发热,无腰酸,怕冷好转,无口干,大便仍偏稀,无口苦,纳可,扁桃体呈萎缩样,已无分泌物,舌淡红,舌体稍胖大,无齿痕,舌苔白,脉沉,尺脉稍弱。
四诊合参:太阴病治宜温中收敛安神。
方拟:附子理中汤、桔梗、加龙骨、牡蛎、首乌藤。熟附子20克,党参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桔梗15克,茯苓30克,茯神2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首乌藤30克。
七剂,水煎服。
患者吃完以上七剂药后,咽痛、发热不再发作,大便好转,腰酸乏力好转。
以上是我在临床中用扶阳,温阳治疗的一例慢性扁桃体炎案。患者病程有一年多,经反复用抗生素、寒凉药物,此为损伤阳气的药,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今用六经辨证,经温阳扶阳等方案治疗咽痛至今未见发作。
东海  :师父,这个扶阳和师公这个学术具体不同在哪儿呢?
金乙:@东海中医 我们好好领悟一下阳主阴从就明白了。
利城:
黄某某,女,55岁,2020年4月25日初诊,双上肢麻木2年,四肢关节疼痛1个月。
身冷,手足冷,怕风,怕热,易汗出,纳差,睡眠稍差,可睡5~6小时,梦多,日间困乏,腰酸腿软。脉沉无力,舌暗淡,苔白。
桂枝25g,白芍25g,炙甘草10g,茯苓30g,苍术15g,熟附子20g(先煎30分钟),黄芪40g,鸡血藤20g,细辛6g,生姜4片,大枣4枚。
执4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上肢麻木,四肢疼痛均好转约一半,纳可,睡眠正常,舌脉同前。
上方熟附子加至30g,鸡血藤30g,执7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后电话随访,药后诸症基本消失,未再服药。
今晚我们就讨论到这里了,谢谢每个人的参与及准备,我们下次再聊。
道路长而且远,希望我们一起能够坚定走下去,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