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深度游:(13)大英博物馆里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
其实,唐代陶器不止这三种颜色,还有褐、蓝、黑等,但毕竟是小众,省略了。
也有人说,"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有的唐代陶器只有一色或两色,从众,也归入“唐三彩”。
唐三彩在地下沉睡了1300多年,建陇海铁路时被惊醒了。
1905年,陇海铁路开建。
1907年,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以前,大多是单色釉。
汉代,同一器物上出现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
唐代,终于出现三彩、多彩。
就算只画一半,
颜值也不一样吧?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中央展出的这组唐三彩,体形高大,色彩鲜艳,十分亮眼。
前面龙王开道,后面有武将,有文官,好气派啊!
标牌上介绍,这组陶俑来自唐朝官员Liu Tingxun之墓,Liu死于公元728年。
这是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最高和最完整的一组。
Liu Tingxun是谁呢?
手机词典译成“刘廷勋”。
“百度”一下,出来很多“刘廷勋”,但都不是唐朝的。
原来应该是“庭训”。“庭训”为一典故,源于《论语·季氏》,后人称父教为“庭训”。
刘庭训是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元老,曾任太平公主府典军,在唐玄宗扫除太平公主政治势力时立了大功,一下子官升四级,从正五品上阶越过从四品下阶、从四品上阶、正四品下阶,一跃成为正四品上阶,被封为忠武将军、上折冲都尉。
刘庭训72岁故世,竭尽哀荣。其墓与宋祯墓均为洛阳唐代随葬有三彩器中品级最高的官吏墓葬。
大英博物馆的这组唐三彩有十多件。
其中一件高达107厘米的文官俑,在2017年曾远涉重洋,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展出。
唐人喜欢马,
所以马雕得特别好。
健壮,
威武。
大唐盛世,
连骆驼也昂首挺胸的,
气势不凡。
哼哈二将之一。
那姿势,
那神态,
多么自信!
哼哈二将之二。
那眼神,
那气势,
非同小可!
唐三彩,不仅仅是涂一层三彩釉,而是综合了雕塑、彩绘等多种艺术,是向木雕、石雕等学习的结果。
弥勒菩萨。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莲池会上,
观音端坐。
佛像造型,
与今不同。
早期佛像,
画有胡子。
披肩飘带,
融为一体。
韦陀菩萨,
护法尊神。
韩湘吹笛,
玉树临风。
心静如水,
神态自若。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手持善簿判是非。
贡品十大碗,
每样不重复。
茶具八小杯,
釉色无雷同。
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唐三彩的魅力就在这里。
唐三彩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
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
青花?
唐青花,青花瓷的老祖宗。
虽然还没有得到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唐代的巩县窑已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了。
大国的化工,历来发达。只是以前用在器物上,现在用在食品上。
头上有冠,
嘴里含珠。
硕果累累,
花枝缠绕。
釉色单一,
雕花来补。
器形简单,
釉色添彩。
狩猎图,
舞蹈图,
生活气息很浓。
这把鱼形壶,
构思巧妙,
太有想象力了!
杯、碗、盆,
一应俱全,
五彩缤纷。
狮子驮盆。
狮子大开口。
小房子。
大力士。
博山炉。
博山炉的邻居,
也是香薰?
切磋棋艺?
站岗放哨?
头盔怎么有点像现代的钢盔?
帽子奇特。
怎么来了外国兵?
铠甲也很奇特,大翻领,护裆,都未见过。
仔细瞧瞧,
与新仿的骆驼有什么区别?
这么多人在看啥?
辽代三彩罗汉。
有耳机提示标志的重点文物。
虽然不是唐三彩,但和唐三彩一脉相承。
唐以后,宋、辽、金都有三彩,釉色依旧,只是少了飞扬的神采,精气神大打折扣。
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