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亚专栏】说话与写作 2024-08-03 01:00:42 说话与写作 作者:蒋正亚 有人说,会说就会写。我说,未必。这里的“会”,不止于一岁左右的小孩能开口说话,还指某些口才好的人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真能说”。会说,为什么不一定会写呢?因为人类有两套语言系统,一为口头语言,一为书面语言。叶圣陶说,出口为语,下笔为文。它们都遵循着一定的语法规律,都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但窃以为,作为写作的“文”,要求更高一些吧。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某3岁的女孩在超市与父亲走散了,急得直哭。保安见了,连忙问她: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广播找人。女孩说:我不知道,只知道妈妈经常叫爸爸大猪蹄子。于是广播里开始播放:大猪蹄子先生,你女儿正在找你……父女得以团圆。这就是口头语言,能够有效、快捷地传递信息。文友黄建芳的新作《家乡年夜蔸火》有两个细节,也很有趣,大意是:某年春节,张家6岁的小孙子不停地向爷爷敬酒,孙子给爷爷敬了一次又一次,爷爷喝了一杯又一杯,灌到爷爷云里雾里时,孙子问爷爷:还喝啵(还活啵)?爷爷忌讳不吉之言,满口答应还喝(活),结果一醉倒地。李四家大年初一早上,8岁的小孙子侍奉爷爷奶奶洗漱,小男孩打来一盆洗脸水,先叫爷爷起床洗脸,因有点口吃,喊爷爷来快死(洗),爷爷没理他。后又叫奶奶和爸爸妈妈都来死(洗),爷爷听了怒气冲天,把脸盆摔了。小孙子一脸茫然,问爷爷:都不死(洗)了。这句吉利话,才让一家人的脸色多云转晴。这是口头语言闹出的笑话。领导做报告,相声演员说段子,推销员做产品促销,泼妇骂街……都是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巧的。他们能够顺应“听众”的心理需求,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但如果根据录音把这些话一字不改地记录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话毛病很多(如重复、错乱、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粗鄙下作,不堪入耳。为什么现场效果又很好呢?我想主要是因为现场有“人气”,说话者凭借表情、手势、语速、口气等功夫,掩盖、弥补了“文”的不足。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想,这里的“文章”应该泛指一切书面语言,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古时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脑U盘,没有手机微信,《诗经》《史记》《红楼梦》能够流传至今,全凭白纸黑字,真可谓“不朽”也。口头语言一般都是随意应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文章的“文”必须讲究规范、严谨、典雅和蕴藉。下面单说一下文学作品的“蕴藉”吧。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最忌浅白直露,好的语言最好是“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这就对写作者在立意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大上”的理论,也不必多说,给大家推荐几个好的句子吧。《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朱庆馀: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国演义》:其酒尚温。鲁迅: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老舍:他没了自己,只从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叼住的一个小鼠。有时像斗落了大腿的蟋蟀,还想用小腿儿爬。沈从文: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彭见明:于是,一支黄色的箭朝那绿色的梦里射去。这些语言韵味悠长,妙处难得细说。当然,会写的也不一定会说。有关资料记载,沈从文先生的口才非常一般。1929年,他应聘到吴淞中国公学,主讲大学一年级的文学课。首次登台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得在黑板上写下:“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但他是一个天才的作家,教课不怎么样,写情书却俘虏了女弟子张兆和的芳心:“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就是作家的本事。如今,网络上经常有人晒出小学生的“零分作文”“满分作文”,我感觉大部分应是成人的仿写或恶搞。我丝毫不怀疑“后浪”的智商,但我怀疑这些曲折离奇的文字出自小学生之手,因为他们的阅历与知识储备还不够。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几篇翻翻。 作者简介 蒋正亚,男,高级政工师,湖南作协会员。现从某企业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兼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著有散文随笔集《城乡两栖》《夜猫随笔》《人在南山》,诗集《青春底片》,评论集《弄文知味》等。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赞 (0) 相关推荐 文学原创•《取名儿》作者 晓岸瘦风 取名儿 作者 晓岸瘦风 虚名在外,曾经给人家新生儿取过不少名字,有不少是孩子还在娘肚子里就受人之托取的名字.那时年轻,会点酸文假醋之类的打油诗,误把自己当流落民间的失意秀才,常常喝人几杯酒,眉头一皱计 ... 散文||带着孙子见冬歌 带着孙子见冬歌 杨海瑛||江苏 年轻时,我也曾追过"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让我重新燃起了心中"星火",是去年的事情了. 去年 ... 小说专栏‖ 爷爷的故事 文/魏怀平 爷爷的故事 文/魏怀平 作者简介: 魏怀平 ,洛阳孟津人,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家乡>杂志签约作家,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201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微篇文学> ... 【温柔雨丝】| 吴迪作品:祖孙情未了 祖孙情未了 产房门外一对老夫妻坐立不安,一会站在产房门口偷偷的向里张望,一会向护士打听消.老夫妻俩姓王,今个是儿媳妇儿生产的日子.自打儿媳妇入院待产,老两口儿的心就已经跟着飞到医院! 二人是学校退休的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和运用语言是写作的基本功 一篇文章,主题和结构非常重要,立意.构思.布局都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但最终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用词和造句上. 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词语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两者都属于语言问题. ... 八期征文 13 | 付红兰:第十九号窨井 作者简介 付红兰 :<文学百花苑>杂志副主编. 第十九号窨井 付红兰 冬日的黎明静悄悄.薄雾还未散去,柳叔骑着三轮车就出了门,打算今天先修剪一下广场两旁的树枝,让这些装点家乡的风景树也换 ... 诗歌丨蒋一谈:关于长诗写作的一点思考(创作谈) 蒋一谈:小说家.诗人.童话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祖籍浙江嘉兴,生于河南商丘.现居北京.已出版七部短篇小说集和六本诗集.主要作品有<鲁迅的胡子><透明>< ... 微小说||养爷的孙子 养爷的孙子 郭家出了个养爷的孙子,全村传遍了,还传到了市区,前几天遇见一个老乡,是他告诉我的. 且说郭家,解放前是大家,人财两旺,远近有名.自我记事起,郭家的掌门人郭福禄身材高大,但走路总是低着头,也 ... 校园文学 | 我的奶奶 | 作者:李金洋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孙子的眼睛 | 作者:陈书生 瘦小顽皮的孙子刚上一年级,他的眼睛本来就不大,也不是双眼皮,突然看不清楚了,此事非同小可. 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接送孙子的奶奶连续几次带回学校老师的传话,一家人再也不敢怠慢,先是考虑到孩子的座位问题,年 ... 套路满满还要求孩子写出真情实感?撒谎成性,是从作文模板开始的 我们走过最长的路, 是作文的套路 女儿小米的老师最近布置了一项长期作业:口头作文.由于孩子们刚上一年级,识字量有限,但作文又是语文学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老师们便想出了"口头作文&qu ... (名家推荐)曾令琪/蒋安贤散文:苦过,乐过,爱过,走过 名家推荐 蒋安贤散文: 苦过,乐过,爱过,走过 曾令琪(四川成都) 有人说,只要一个人常常回忆,那么,他无疑已经老了.读蒋安贤的散文,我知道,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至少,在蒋安贤这里就不对. 在我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