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疼痛,痛风还有什么危害?痛风症状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在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一亿七千万,其中痛风患者达八千万之多,并且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疼痛风病率从1998年的0.34%上升到了2008年的2%。到2020年,痛风患者的数量有望达到1亿。如今,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我国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但是,对痛风的了解很不深入,普遍存在一个公式:酒+海鲜=痛风=关节痛,把痛风和单一症状混为一谈。因为不够了解,一般人都没有适当的应对方法,眼见疾病正向年轻人蔓延。

  痛风也称为代谢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痛风还可引起痛风石,肾结石,或急性尿酸肾病。

  当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酒、吃红肉、海鲜和运动过少等都会增加患痛风的风险;体重过高和腰腹型肥胖也会引起痛风。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物,约80%的尿酸来自于内源性嘌呤代谢,20%的尿酸来自于富含嘌呤的食物。

  饮食摄取嘌呤过多会增加尿酸生成,高嘌呤食物会增加痛风发生的危险,应避免高嘌呤食物,以减少尿酸生成。

  痛风是什么?

  体内,食物及自身代谢产生的嘌呤,进一步代谢成尿酸。这是痛风的根源。

  一般情况下,尿酸对人体没有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益处,但当尿酸分泌过多或排泄障碍时,就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该病为痛风的生理基础。血浆中高浓度的尿酸沉积在关节内,导致炎症,破坏关节。随时间的累积,还会不断堆积,形成结晶,造成关节反复疼痛甚至畸形。

  除了疼痛,痛风还有什么危害?

  血中尿酸含量过高会损害肾脏。尿中的酸性物质可以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但是肾对废物的处理能力有限,一旦尿酸水平超过这个限度,就会进入过载状态,从而产生问题。

  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浓度每升高59.5μmol/L,高血压的相对危险系数就会增加25%。与此同时,血尿酸水平也与中风的风险密切相关。

  很明显,痛风的危害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分布在人体的多个系统。这不但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可能危及生命。而且年轻人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面对痛风时毫无还手之力。

  疼痛的基本征兆

  痛风症状可分为无症状期、急性期、慢性期三个阶段,具体症状各不相同。

  没有症状的时期。

  这一阶段,痛风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适,唯一能判断他们是否患有痛风的指标是其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续增加或波动增加。

  急性期

  尤其在夜间,这一阶段的痛风者经常因脚趾、踝、膝、腕、指、肘等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症状而被叫醒。

  同时,在测量体温时,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障碍。

  慢性期

  此时,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象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不一。主要出现在耳朵的轮廓,脚趾,指间等部位。

  患痛风怎么办?

  很可惜,痛风不能治愈。但只要控制得当,基本上不会影响生活。

  因此,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救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复杂的事情也会随之而来。

  每天控制痛风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尿酸的含量。

  首先是要做好饮食调整。已经患痛风或高尿酸的人,应该多吃低嘌呤食品。

  还可以锻炼身体。肥胖症,特别是腹型肥胖症,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因而与痛风有关。因此,锻炼不仅可以让你保持良好的体形,还可以使你远离痛风的威胁。

  最终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经常喝酒、抽烟的人,更容易出现尿酸升高,从而导致痛风加重。

  食品中嘌呤含量清单。

  低度嘌呤食物

  食物中每100g的嘌呤低于50mg的称为低嘌呤食物。

  这种食物包括米、麦、高粱、玉米、土豆、红薯、面条、通心粉等五种谷物。鸡蛋中的蛋,鸽蛋,鹅蛋,鸭蛋,鹌鹑蛋,皮蛋等。牛奶,羊奶,马奶,乳酪,酸奶,冰激凌等奶类食品。汽水,巧克力,可可粉,咖啡,麦乳精,果汁,茶,蜂蜜,果冻。果蔬和油脂也属于低嘌呤类食品。

  痛风病人可以吃的食物

  含嘌呤食物

  含有50~150mg/100g的食物嘌呤称为中嘌呤食物。

  这种食物在肉类中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鱼,虾,蟹。黑豆,绿豆,红豆,花豆,豌豆,菜豆,干豆,豆腐等豆制品的豆制品。笋干,黄花菜,银耳,花生,腰果,芝麻等都属于嘌呤类食物。

  痛风病人可以稍微多吃点。

  高嘌呤类食品

  高嘌呤食物是指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在150~500mg的食物。

  摄取大量的嘌呤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如果同时有尿酸的排出量减少,还会使尿酸在血液中聚集,形成尿酸血症。有资料表明,90%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是由于尿酸排泄量下降造成的。因此,高嘌呤食物会增加痛风发生的危险,应避免高嘌呤食物,以减少尿酸的产生。

  这些食物有豆苗,黄豆芽,芦笋,菜花,紫菜,香菇,乌鱼,鲨鱼,鳕鱼,海鳗,动物内脏,蚌蛤,干贝,带鱼,鱼肉干,沙丁鱼,蛤蜊,牡蛎,鲢鱼,小鱼干,乌鱼皮,酵母粉,鸡汤,肉汤,鱼汤等等。

  痛风病人不能吃(尽量不要)食物。

  痛风有五大误区。

  误解1:血尿酸高=痛风?

  血尿酸升高是身体代谢出了问题,并不是说血尿酸超过正常值就一定会得痛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概率关系。尿酸长时间超过400umol/L,1%的患者会出现痛风,500umol/L以上,8%会出现痛风,600umol/L以上,10%会出现痛风。

  若仅单纯血尿酸升高,尚未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可去看内分泌代谢科。如已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则需到风湿免疫科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已发病。

  误解2:果蔬随便吃?

  有些人以为,痛风只要少吃肉,随便吃蔬菜水果,其实不然。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有: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的水果。

  误解3:痛风缓解后,血尿酸控制可以“放松”吗?

  疼痛风急期过后,更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值以下,以免痛风反复发作。

  抑制血尿酸的药物副作用不大,在医生指导下规范长期服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误解4:管好嘴可以远离痛风吗?

  资料显示,超过50%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因此,单靠节食是不够的,减肥,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等都特别重要。

  此外,许多患者虽然注意到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取,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却忽略了甜食摄取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不可避免。

  误解5:得了痛风就不能吃海鲜吗?

  豆类产品可以降低尿酸的含量,研究发现海鲜并非都是高嘌呤食品。海产品中嘌呤含量低,如海蜇、海参等,对痛风病人影响不大。

  痛风患者应多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应保证在2000ml左右,这还不包括吃东西的时候喝汤和其它液体食品(如牛奶、豆浆等)。痛风病人最好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