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意味着什么?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学而篇第一》)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料理好父母的丧事,追念远代祖先,(这样做)老百姓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了。(取徐志刚、杨伯峻注释)
一
清明节将至,读到“慎终追远”这四个字,倍有感触。
父母分别于2001年和2010年去世,事实上,我早已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了。小时候的记忆大多逐渐模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定格在脑海中。一切的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时不时地想起父母健在时的一些场景,又恍如昨日。
仿佛就在转瞬间,我已年过花甲,步入老年了。
回首往事,遥想远古,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慎终追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丢弃不得。
这一点,古人做得比我们好。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以孝治天下的。无论做官做到多大,只要父母去世,必须告“丁忧”回乡守孝三年。三年期满后,可申请复职。三年守孝期间,不能参加任何娱乐活动。我的看法是,不在乎是三年还是三个月,守孝时间的长短是可以讨论的,也是可以变化的,但这种仪式感,这种教化作用,实在应该传承下来。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所谓慎终追远距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三年”守孝变成了“三天圆坟”,徐州就有所谓三天圆坟之风俗,即父母入土之后的第三天,儿女们要再次到坟前祭奠。近年来,连“三天圆坟”也被简化了:老人入葬后,其他人远离,子女至亲再回到墓边,象征性地抓把土、烧把纸,就算是“圆坟”了。对父母尚且如此,更遑论“追远”?
二
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慎终追远将成为“过去时”,一切都追求简单、简化、简便。于是,一些宗祠保留完好的地方成了旅游景点。游人如织,那是去旅游的,不是去“追远”的。
要知道,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宗祠(祠堂)既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也是宗族的象征。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宗祠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现在,宗祠的价值大约也就是体现在旅游收入上了。
我常常联想,我国的祠堂和西方的教堂有几分类似之处:第一,都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之地,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第二,其建筑也都相对是最豪华、最具民族特色、最庄严肃穆的;第三,除自身的作用外,都可以用来举办一些重大的活动。当然也有很多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的教堂一建就是几百年,世世代代都在修建、完善,永无休止。我们的宗祠大多早已夷为平地。
三
不怕,没有了宗祠,不是还有殡仪馆和公墓吗?现在的公墓都是“平房”或“别墅”,将来可以盖高层啊!上坟怎么办?上坟可以坐电梯啊!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人类的。没有了慎终追远,不是还有“核心价值观”吗?聪明如人类,应该知道该怎样拯救自己吧。至于我们的将来如何?还是别操这份心了。正如《春江花月夜》中所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过客,只有日月星辰是永恒的。类似“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由于当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而且丰富多彩,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了。
斯泽斯拉夫▪米洛什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发言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拒绝记忆”,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上百本已经出版的书否认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进行过大屠杀,这样的事实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我觉得历史学家卡尔.肖斯科的观点非常切中要害,他说,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他们来说没有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导致历史消失的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电视业的业内人士比尔▪莫耶斯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担心我的这个行业……推波助澜地会使.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我们美国人似乎知道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而对过去60个世纪或60年里发生的事情却知之甚少。”(尼尔 波兹曼《娱乐至死》)
斯泽斯拉夫▪米洛什的这一番话不值得我们三思吗?
2017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