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医——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西医的心脏性、肾脏性、营养不良性以及功能性水肿,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水肿治疗的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以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表现者。

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而可兼见胸满,气喘不能平卧等症。

常有浮肿可反复出现,时消时现,故浮肿消退后,若病状仍在,或实验室检查仍有异常者,应视本证未愈。

水肿治疗的辨证分析    

水肿的形成,系由外感风邪,水湿浸渍,疮毒内侵,或饮食失调,引起水液气化失常所致。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其中以肾为本。

临床辨证以阴阳为纲,凡感受风邪、水气、疮毒、湿热诸邪,证见表、热、实证者,属阳水;凡饮食,劳倦内伤,损伤正气,证见里、虚、寒证者,属阴水。但阳水与阴水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阳水久延不退,致正气日衰,水邪日盛,可转为阴水。若阴水复感外邪,水肿增剧,标证占居主要地位时,急则治标,从阳水论治,但用药需注意正气内虚的一面。

本证治疗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

水肿治疗的辨证论治    

I.阳水

风水泛滥型

【证见】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浮肿,来势迅速,小便不利,伴有外感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利水。

【方药】

1.主方越婢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麻黄10克,石膏30克,生姜9克,茯苓15克,茅根20克,金银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咽痛者,加板蓝根20克,桔梗12克。风寒偏盛者,去石膏,加防风、苏叶、北杏仁、桂枝各12克。

2.中成药银翘颗粒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银蝉玉豆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金银花、连翘、冬瓜皮各12克,玉米须、赤小豆各20克,车前草15克,浮萍10克,蝉蜕6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

(2)茅坤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白茅根25克,坤草25克,泽泻20克,半边莲20克,车前子15克,猪苓20克,大腹皮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3)板蒡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板蓝根20克,白茅根20克,蒲公英20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金银花30克,牛蒡子10克,马勃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七味治肾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白茅根100克,土茯苓100克,夏枯草25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2克,小蓟12克,蝉蜕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水湿浸渍型

【证见】 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通阳化湿利水。

【方药】

1.主方五苓散(张仲景《伤寒论》)合五皮饮(华佗《中藏经》)加减

处方:茯苓皮30克,猪苓15克,白术、桑白皮各15克,大腹皮、生姜皮、桂枝、泽泻各12克,陈皮6克,苍术、厚朴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肿甚而喘者,加麻黄10克,北杏仁、葶苈子各12克。

2.中成药五苓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茅苡赤豆汤(何春水《精选千家妙方》)

处方:白茅根60克,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水煎服。

(2)茯苓化湿利水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茯苓(连皮)10克,茵陈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神曲9克,苍术9克,栀子9克,通草12克,大豆卷10克,萆薢lO克,赤小豆2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湿热蕴结型

【证见】 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分利湿热。

【方药】

1.主方疏凿饮子(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槟榔12克,苍术、黄柏、木通各12克,茯苓皮30克,猪苓、大腹皮、泽泻各15克,商陆10克,赤小豆20克,金银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分清五淋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茅根汤(关济民验方)

处方:鲜白茅根100克,水煎服。

(2)五草汤(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验方)

处方:珍珠草、茅根、玉米须、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

Ⅱ.阴水

脾阳虚衰型

【证见】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治法】 温补脾阳利水

【方药】 1.主方实脾饮(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白术12克,茯苓15克,熟附子10克,干姜6克,党参15克,厚朴12克,木瓜17克,大腹皮12克,桂枝10克,草果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黄芪益母草汤(李宝顺等《名医名方录》)

处方:黄芪60克,益母草90克,白扁豆、芡实各20克,党参、白术、覆盆子各15克,补骨脂、熟附子、陈皮各10克。水煎服。

(2)益气活血化湿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黄芪12克,党参、丹参、当归各9克,益母草、薏苡仁各12克。水煎服。

肾气衰微型

【证见】 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痛酸重,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发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 温肾化气利水。

【方药】

1.主方真武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熟附子12克,茯苓、猪苓、白术、白芍各15克,肉桂6克,巴戟天12克,生姜10克,泽泻12克。水煎服。

若有尿毒潴留者,可加大黄12克、法半夏15克、黄连10克。

2.中成药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温肾利水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熟附块9克,仙茅、仙灵脾、葫芦巴、巴戟天、茯苓、车前子各15克,木通3克,泽泻、陈葫芦各30克。水煎服。

(2)硝黄附子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芒硝15克(冲服),生大黄30克,熟附子30克,牵牛子2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党参50克,黄芪50克,陈皮10克,焦三仙50克,甘草6克。水煎至300毫升,分2~3次服,每日1剂。

(3)离明肾气汤(马骥验方)

处方:生地黄25克,制附子25克,炒白术15克,桂枝1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泽泻20克,白茯苓25克,巴戟天20克,车前子25克,生黄芪50克。文火煎煮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复方固本汤(马骥验方)

处方: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5克,白茯苓2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牡丹皮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制附子5克,桂枝10克。上药文火煎煮2次,每次30分钟,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l剂。

水肿治疗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玉米须茅根饮:玉米须、白茅根各50克,共煎汤,加适量白糖分次服用。适用于阳水。

(2)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60克,鲤鱼1条(去肠脏),生姜10克,共炖汤,不放盐,吃鱼饮汤。适用于阴水。

(3)黄芪瘦肉汤:黄芪60克,猪瘦肉适量,共煎汤,不放盐,吃肉饮汤。适用于阴水。

2.预防调护

注意忌盐,可用代盐调味,浮肿消退后可由低盐饮食逐步过度到普通饮食。

注意预防感冒,以免诱发水肿及使水肿反复不愈。

避免劳欲过度,注意休息。

(0)

相关推荐

  • 急性肾小球肾炎效验良方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本病系甲族B组溶血性链球菌.病毒等感染后,机体产 ...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

  •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人似乎都知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但临床用此方真的有效吗?看过很多文献说的貌似很有效,实际上,临床效验并不高. 刘渡舟刘老亦认为梅 ...

  •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爱好者别划走 1.有汗发热--营卫不和--桂枝汤--调和营卫 2.无汗发热--外感风寒--麻黄汤--发汗解表 3.白天出汗--肺卫不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辨寒热,如果你把寒热搞懂了,那么中医就学会了一半.为什么呢?寒热在中医里面讲就是阴阳,那么阴阳是什么?<黄帝内经>记载:"万物之纲 ...

  •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 ...

  • 学中医,得认这个

    学中医最早是看<思考中医>,后面学人背<伤寒>.背<内经>. 后面有机缘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徐灵胎是奇人,书也写得视野广阔,没有科班的迂腐,其路数独 ...

  • 全民学中医——中药化湿药

    细目一 概述 一.性能特点: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主入脾.胃经. 二.功效: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 三.适应范围: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2.本类 ...

  • 口腔溃疡原来是因为身体出了大事儿!【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导读 小道经方粉丝"荷",学习优酷视频<小道经方>大半年,终于迈出亲自去实践经方的这一步,并且取得了好的效果! 实践经方 五天前,突然发觉自己的舌头非常鲜红,舌上已没有 ...

  •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