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体验成长与幸福之旅

发布时间:2021-04-19 

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如何解决家庭纷争,重塑家庭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这应该是很多问题家庭的向往与追求。萨提亚家庭治疗也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01

家庭治疗的发展

及相关理论流派

1. 家庭治疗的概念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团体心理治疗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帮助问题家庭消除异常、病态等情况,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2. 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

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因为二战后美国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对精神病人的研究,从个体心理治疗以及某些团体心理治疗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团体动力学的研究、儿童指导运动、婚姻咨询以及认识论的发展对家庭治疗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阿克曼(Nathan Ackerman)是家庭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他最早倡导治疗者应把关注点从病人扩展到病人的家庭,这也是将对病人的单独治疗扩展到对病人家庭的干预治疗。

贝特逊(Gregory Bateson)也是家庭治疗的先驱者,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亲子关系的研究,他提出了“双重束缚理论(double bind)”,该理论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向病人提出两种相反的约束,使病人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矛盾,出现异常的心理变化。

温尼(Lyman Wynne)、利兹、鲍温(Bowen)以及米纽秦(Minuchin)等都是最早期的家庭治疗引领者,他们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研究,提出了各自关于家庭治疗的相关理论,对家庭治疗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治疗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同时也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家庭治疗的理论日趋于成熟,各学派之间的交流、整合和折衷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再就是家庭治疗理论和实践与当今社会思潮以及认识论等的发展越来越匹配,这样也更有利于解决当今时代下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3. 家庭治疗的一些理论流派

Bowen的家庭系统治疗:由鲍恩(Bowen)提出,他的理论倾向于把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理论去理解,而不是一套简单的干预方法。该理论中提出了六个重要的概念自我分化、三角关系、核心家庭情感程序、代际传递、情感隔离、社会情感过程,其中“自我分化”是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系统家庭治疗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改善自我的分化

Minuchin的结构派家庭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由米纽秦(Minuchin)创立的,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有问题的家庭一般共有两种模式:一种家庭缠结,另一种家庭脱离。结构派家庭治疗的原则是重建家庭结构,设法改变导致家庭问题或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

策略派家庭治疗:由贝特逊(Gregory Bateson)的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出的沟通理论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出多个理论模型,策略治疗的目标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并把焦点放在行为的改变上

经验性家庭治疗:代表人物有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经验性家庭治疗关注情绪体验,其目标更关注情绪上的幸福感,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萨提亚家庭治疗作为经验性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之一,目前在我国也受到很大的欢迎,原因和中国的文化以及当今的发展阶段有着一定的关系,家庭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自我”概念最近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而萨提亚家庭治疗重点就在于关注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家庭及人际关系。

02

什么是萨提亚

家庭治疗模式?

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概念

萨提亚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个理论流派,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Virginia Satir 1916-1988)创立。

萨提亚家庭治疗重点关注提高个人的自尊、治疗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消除个体的“症状”,而是是使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2.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信念

萨提亚在她的书中提出治疗的信念一共有22条,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萨提亚大师的著作,这些观念是她所建立的治疗体系的根本,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关于改变、关于应对和关于人

关于改变:萨提亚认为改变是可能的,而“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关于应对:萨提亚认为个人可以有许多选择,可以在面对压力时做出适当回应,而非作出自动化的反应。而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关于人:萨提亚认为应该正确的认识父母,在人性的层次而非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相遇;而对于自己而言,感受是自己的,我们拥有它并要为之负责;并且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的目标

萨提亚家庭治疗是以积极目标为导向和转化性改变为基础的,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解决个人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大目标:

a. 提升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断、信念或感受。倡导对自己多一些正向的经验,来创造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b. 为自己做出抉择:人生什么时候都是可以选择的,萨提亚模式提出应避免“不是/就是”的两难选择,而鼓励个人至少考虑三种选择可能性,并鼓励个人成为好的抉择者。

c. 更加负责任:鼓励人们对自己的内在经验及外在行为都更加负责任,感受,思想及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 ,个体是可以驾驭它们并对它们负责的。

d. 更加一致性:一致性不是一种个人的感受,而是一种平静、完整、和谐的状态。接纳真正的“自己”,激发积极正向的生命力,通过自由地看、听、想、感受来代替应该怎样,使个体的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更加统一和谐。

4.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评估工具

萨提亚家庭治疗有三大评估工具,分别是内在冰山理论、求生存应对姿态和原生家庭图,其中冰山理论是基础,而且这三个工具在使用中都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在个体治疗的过程中也很有效。

a. 内在冰山理论——探索一个人的内在世界

这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一个关键理论基础。这其实是一个比喻,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就像冰川一样,只能看到表层的一小部分(行为),而更大部分(包括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望和自己等的内在本质)都隐藏起来了。

冰山模型图

通过上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座冰山系统,并且分为了七个层次,除了水平线以上的行为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水平线以下的部分都是个人的内在世界,包括冰山深层最重要的自己,都是看不见的,需要通过对行为的分析才能进一步探索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工具与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区分开来。

b. 求生存应对姿态——分析家庭成员的主要沟通模式

萨提亚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求生存模式,她把这些模式称之为应对姿态,当我们被一些事件触发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自己的应对姿态。

她总结了四种求生存应对姿态,区分这些姿态是基于三个因素,即自我S、他人O和情景S,根据个人对于三个因素的的关注程度不同而进行的应对姿态划分。

讨好型:关注他人感受的同时也关注情景,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甚至会压抑自己的需要来满足他人的需要。

言语上基本都是同意;情感上是祈求的;行为举止过度和善,容易做出让步,很难坚持自己;内在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讨好型的个体内在冰山的渴望层面是存在问题的,他内心最深的渴望是被认可

指责型:非常关注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关注情景,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也不太在于别人的需要。言语上经常是不同意;情感是指责的、控制型的;行为上具有攻击性,批判的;内在其实跟表面上完全不一致,是很隔绝、孤单和失败的。

指责型的个体在期待层有问题,主要是对他人的期待过高。

超理智型:只关注情景,不关注人,既不关注自己也不关注他人,只关注事情是否合理有效。言语上只关注事情是否正确;情感上属于比较疏离的,认为人一定要时刻保持理智;行为上表现的权威,不肯变通;内在经历也是隔绝和空虚的,会将自己的感觉压抑得更深,比较容易出现强迫心理。

超理智型的个体在冰山模型的观点层是非常强大的。

打岔型:三个要素都不关注,永远都是抓不住重点的个体,言语、情感和行为上都是比较混乱的状态;内在认为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他,因此需要通过打断别人来获得关注,心理效应也是一种混乱的状态。

每种求生存应对姿态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但是也有其内在资源的,即有好的方面存在。

比如指责型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相对较高的,他们都是自我肯定型的,这也是他们所拥有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去了解个体所属的类型,以及该类型所拥有的资源,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改变。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还提出的一种比较健康的姿态为一致性沟通:这是完美型的应对姿态,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姿态。这种模式下个体对于自我S、他人O和情景S这三个要素都是关注并兼顾到的,在言语、情感和行为也是一致的。这种模式下的个体内在感受是和谐、平衡的,而且自我的价值感也高。

c. 原生家庭图——探索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

萨提亚原生家庭图工具是用来探索原生家庭影响对个体的影响,并发现家庭的内部资源,促进个体的改变和自我完善的。

通过原生家庭图的绘制过程可以探索家庭成员的冰山系统以及求生应对姿态,并分析家庭成员求生模式是从何而来的;探究家庭成员的关系、相互之间是如何影响的以及影响的效果是正向还是负向等等。这个工具的使用对于个体的成长以及幸福家庭的构建是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03

萨提亚家庭治疗,

重塑一个幸福的家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生活在家庭系统里。

一个人的人格、行为习惯,价值观跟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但重塑家庭可以带来新的改变。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重点在于挖掘个人潜意识里隐藏在冰山之下的那些未被满足的期待和渴望,以及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沟通模式。

通过这个方式引导个体去发掘自己生命的本质,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工具去剖析和发掘内在的自己、家庭的沟通模式以及家庭背后的资源等等,让个体关注内在自我,提升自我价值,改善沟通,通过自我成长和重塑家庭关系,实现自我成长、以及家庭和谐、幸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二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年
【2】《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世界图书出版社
【3】《家庭社会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年
文:心之舟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