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如水

​老子:为什么一般人做不到「上善若水」状态

小务虚

2019/12/02 09:36:43

老子在第67章,怕人们没读懂,直接给出了他的建议,就是老子的三宝。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推崇的最佳状态,就是【上善若水】的状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一善:利万物【水滋养万物,使万物生长】。

第二善:不争,处下游【水滋养万物,不占有万物,还处在最低处,因此为成百谷王】。

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状态,对应三宝:

第一宝【慈】,就是利万物。

第二宝【简】,就是水不争,处下游的状态。

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对应不争与处下游。

于是,【上善若水】的状态,就是老子的道,但是要做到这个状态,却不是容易的事。

如何才能做到水的第一善:【利万物】

老子:为什么一般人做不到「上善若水」状态

也就是如何才能做到老子的第一宝【慈】,如何才能爱万物,很明显,老子直接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他的第二宝【简】,如果你不【简】,那一定无法做到【慈】。

注:古代会有很多通假字,所以【简】也有写成【俭】的,两者都可以,不影响老子的大意。

老子被号称是思想家级别,否则也不可能流传到今天,如此重量级的思想家,为什么会给出一个在我们常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简】,我相信会有相当多读者会觉得简也太简单了。

王东岳先生说对于思想家的每一句话,万万不敢轻视。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下:

老子的【简】有何深刻的意义?

如何简才有效?

简能达到什么状态?

为什么【慈】必先要【简】?

我们到底被什么东西规定着

如何理解【简】

我们常规的理解是简约,节省等,这样理解,不完全对。

老子的【简】,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叫“多了一点也不要”。

所有动物都是多了一点也不要的,想要也要不成,我们看动物在争抢食物搏斗时,只要有一方认输了,那么另一方一定不会穷追不舍置对方于死地的,而老子看到刚刚文明化人类社会正好相反,贪心万丈,为了争夺地盘,战争血流成河,老子说不简是这里面的罪魁祸首,是违背天道的。

为什么老子要强调【简】

要理解老子的【简】,我们不能仅仅留存在字面来理解,必须结合老子全文的文本。

文明的本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说,大自然本来就没有好坏对错,高低贵贱,是非黑白之分。他说这些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对大自然来说,都是没有的,这是人类自己分出来的。

当所有人都追求那个“美”,于是就有了“丑”。

当所有人都追求那个“想要的”状态,“不想要的”状态就产生。

除人类以外,所有的动物都不会这样分的,因此我们不会看到一只猴子带着金项链,也不会看到一只猴子捧着一本书看,所有动物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悠然自在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些分法,或者说他们不懂得分。

所以,拥有智慧,不见得一定是好事;

我们看儿童期的孩子,还没有智慧的孩子,我们常常会心生羡慕,孩子们好幸福阿,悠然存在,纯真得傻傻的。

因此,傻,不见得一定是坏事;

我们文明开始,意味着我们开始把所有的一切分出好坏对错,我们开始能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于是所有人都去追逐“好的”,规避“坏的”。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人类开启文明的其中一个标志是,人类开始会【虚构故事】了。

老子:为什么一般人做不到「上善若水」状态

比如猴群,一旦有一只猴子发现有熊来了,他会发出一种特定的声音,以警告其他猴子,有危险,赶快逃命。其他猴子一旦听到这个警告声,想都不用想,立即逃命。

人类文明化后,他会编一个故事,说熊是我们的守护神,他会守护我们的,于是我们相信熊真的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我们可以因此获得力量。

但是如果你对一只猴子这样说,他一定不能理解,他见到熊,第一时间撒腿就跑。

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孩子:

要懂得分享,不要小气;

要讲礼貌,不要打人;

要乖,要听妈妈话;

这些都是【虚构故事】,但孩子不懂,就如上面的猴子一样,他们该干吗还是会干吗:

“我的东西,就是不分享”,

“他打我,那我就打回去”,

“什么礼貌,什么分享,什么乖,不懂”。

然后父母们会觉得不可思议,我这么有教养,养出来的孩子怎么这么野蛮,怎么说都听不懂,还给孩子帖标签:“小气鬼”,“调皮捣蛋”等等。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文明化的产物,人类开始有了智慧,开始能编一些【虚构事故】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了,但请注意,儿童期的孩子,特别是越小的孩子,智力还没出来,他们还理解不了这些东西。

也正因为理解不了这些东西,才有了儿童期的幸福与快乐。但我们的有些父母,太过于着急,硬生生剥夺了孩子儿童期的幸福与快乐。

儿童期的孩子,一定是,想哭就哭,哭够了就笑,想干吗就干吗,那管得了那么多文明世界的框框架架。

这就是【虚构故事】的力量,也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也是文化的可怕之处。

上帝因此把人类逐出了伊甸园,因为他们偷吃了智慧之恶果,知羞耻,因此人类在世上开始漫长而辛苦的生活。

可见,智慧之果,不见得是好事。

人类也因此有了大喜大悲,我们从来看不见动物会大喜大悲的,一只羊看见另外一只羊被宰杀,这只羊不会有任何恐惧,因为它不懂生死。

这就是文明这个东西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老子当然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老子处处批评文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他说天地跟圣人,对待一切都是一样的,不会有文明社会那些高低贵贱好坏对错之分的。老子也直接在第三章开门见山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他说所有这些文明化的圣贤,难得之物和蛊惑人心的东西都不要有,大家都一样,如此一来大家也就没什么好争的,也就不会利欲熏心,尔虞我诈了。就这样,什么事都不用做,天下就太平了。

老子全文多处都在批评文明人的这些种种行为,同时处处也拿大自然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作对比。

比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老子借水来强调2个状态:

利万物而不争。

处从人之所恶,也就是处下游的品质。

老子说这两种状态就是天道,言外之意,批评违背天道的文明人贪得无厌的争上游的做法。

老子处处在批评文明人的这种争上游的做法。

文化的力量

文化一旦有了力量,就可以被利用。

文化说:“你要忠君,君王要你死就死,要你上战场就上战场,因为他是王,这是天命”。

文化说:“你要孝顺,要乖,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让你干吗就干吗,不要问为什么”。

文化说:“你要出人头地,你要比某某强,要你读好书,才有未来”。

文化说:“你要开豪车,才显得有身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说,文明的种种行为和声音,会对人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圣人都是不要这些东西的。

老子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些外在的形形色色的文明化东西,常常使得人利欲熏心,迷失自我,不得自己。

文化的东西,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文化,“反正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但文化却是真实的力,实实在在的力,不容违背的力。

这个力,跟我们用手去推一个物品的力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人往往只能感觉这些直观的东西,非直观的东西,往往就觉得不可思议了,但文化就是这样的东西,只要我们信这个文化,那么他就如一个真实的力一样,推动着我们前进。

所以,为什么大城市里面的人都会行色匆匆,神经紧张?因为他们都被某个文化力给推动着。

我们也从来看不见小孩或者动物会这样,因为他们理解不了文化。

这就是文化及文明给人类的驱动力或者叫控制力。老子为此给出了他的建议,其中一个就是【简】。

老子【简】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简单的物理问题:

物体为什么会动起来?

答:“因为有外力的作用”。

如何提升物体的加速度,也就是如何使物体运动得更快?

答:“加大外力”。

我们知道,

中国的水为什么会一直从西往东流?因为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湖水为什么不流动?因为湖面高低一样。

如何使水流加快?答:“提高【高度差】,重力势能加大”。

我们上面说,文明会产生什么?文明会产生各种价值取向,导致所有人都去追求“好的”,规避“坏的”。

因此,所有的价值取向,都会产品一个【价值差】,跟上面决定水流速度一样的【高度差】。

这个【价值差】的高低,就形成了对人们的驱动力。

老子【简】的建议,其本质就是降低这个【价值差】。

简的本质是降低【价值差】

【价值差】可以是我们文明所推崇的所有价值取向和标准,所有的欲望与贪婪。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们教育系统的考试,分数从0到100分,我们拿这个来标定一个学生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还是中等生。

比如0分,家长和老师可能会摇摇头,说无药可救;

60分,勉强及格,无可奈何。

80分,中等生,还可以再好些。

90分,快接近优等生了,再努力下。

99分,差一分就100分了,再努力下。。。

100分,终于是无人能超越的优等生了,这下安全了。。。

【价值差】就是你考了多少分,接着你被期待再考多少分之间的差距。

比如原先考30分的,家长老师可能会说,再努力下就及格了,【价值差】就是30分。

终于考了60分了,及格了,家长老师接着说,是中等生就好了,,【价值差】20分。

使进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得了一次80分了,终于中等生了,但“社会”又说:“还是比好多人差呀”。为了证明自己不差,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出人头地,于是发奋图强,用尽此生之力,也要拼一下,终于考了一次90分,期待能得到一句肯定,不容易啊,结果...”社会“看了一下:“嗯,还不错,但是...”,你一听但是,差点晕了过去,于是你绝望 了。

这就是来自社会的【价值差】,并且由此形成你自己的【价值差】,只要你在内心深处也认同这个【价值差】,【价值差】即会形成对你的驱动力。

这是真实的力。

我们就是被这个真实的驱动力给驱动着的。

这个【价值差】的驱动力,具有如下特征:

【价值差】很小时,或者接近0,正如上面的湖水,零高度差,水不再被重力所驱动,零高度差的水因此可以可由处在,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正是因为处在最低处,没有【价值差】,因此不跟任何人争。

【价值差】很大时,正如上面的【高度差】很大,此时水流速度会非常大,也就是水被重力驱动的速度,随着高度差加大而加大。

【价值差】越大,这其中的驱动力越显著,对人的作用力或者影响就越大。

老子说的【简】,就是降低这个【价值差】,尽量降低。我们在老子全文,都可以看到这种意思的表达。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从精神上的【简】,从物质上的【简】,从各种层面降低这种【价值差】。

主动追求与恐惧驱动的区别

我们所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期望与追求,都会形成对应的【价值差】,这些【价值差】根据驱动力性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为主动追求【价值差】,一类分为恐惧驱动【价值差】,这两类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人类的知觉体系是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进化而来了,因此形成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追求食物的那种渴望与快乐,这类形成主动追求【价值差】。

第二个特征,逃离猛兽攻击时的那种恐惧,这类形成恐惧驱动【价值差】。

主动追求,人体会分泌让人兴奋的快乐激素,人会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恐惧驱动,人体会分泌刺激人神经紧张的激素,人会焦虑,烦躁不安,恐惧与愤怒。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

下棋的人,如果过度介意胜负,怕输的【价值差】会形成恐惧驱动,人体会分泌种种激素,在情绪的笼罩下,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这时候就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胜负跟旁观者无关,旁观者没有任何恐惧价值差驱动,因此自然可以很容易调动理性进行分析。

上面的考试例子也是同样道理,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而是出于满足来自社会对其的期望,从而形成恐惧驱动【价值差】,这种出于恐惧驱动的学习,往往是无效的。

他一方面被恐惧驱动着,会害怕担心没法实现这个目标,这样的学生,一到考场,就会因此过度紧张而分泌一些恐惧情绪而影响理性的正常发挥,因此往往无法正常发挥。

另一方面,既然他的目的不是出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而是被一个恐惧的力驱动着,那么他就无法沉浸在知识的神奇海洋里面,自然无法发散思维,自然因为急功近利而去死记硬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实用的功利的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力的原因。

老子的【简】,就是降低这个恐惧驱动【价值差】对我们的驱动,这是相当高明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子的圣人,反而因此可以变得强大。

恐惧驱动【价值差】是一个可怕的驱动力。

打网球,每一分都是极为关键的,顶级球员的最终对决,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球员的心理素质,其中的道理和本质,就是这个驱动力。

如果这个球员是恐惧驱动的,那么每一小局的关键分,都会使得他因分泌恐惧激素而出现种种波动。

相反,没有恐惧驱动的球员,你看不出他有任何心理波动,但是他有坚定的意志,这个意志,就来自于理想的追求,那是种快乐追求,激奋人心的追求,会使人充满力量。

老子在全文中,处处在用他的圣人举例,圣人是如何减掉这个恐惧驱动力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说,我们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就是因为有恐惧驱动【价值差】存在,有想要的东西与不想要的东西存在,如果一切都一样,那还有什么好惊的。

老子所说的圣人,处处都在【简】,处处都在降低这种恐惧驱动【价值差】,比如圣人都是处后,处下,处弱和处无为的。圣人都是尽量去帮助他人的,都是尽量去给予的。对圣人来说,所有人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区别的,都是0【价值差】的。

正是因为这种状态,圣人反而是最强大的,因为他不被任何恐惧力驱动着,不被任何【价值差】驱动着,因此,圣人可以为无为而无不为。

理想可以很丰满,但如果我们被这个恐惧驱动【价值差】驱动着,再美好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我们就是被这个恐惧驱动【价值差】给规定着的。

老子的【简】不是消极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也是现实的,他也并不消极,他的圣人也是要吃饭的,叫“腹不为目”。他的理想国,【简】也不是降到一无所有,【价值差】也不是降到0,因为人还是要过日子的,但是这种过日子,也是从各个维度保持在极低的状态,所以他说,吃饱肚子就行了,有衣服穿就觉得很美了,有地方住就很安心了,有简单的风俗就觉得很快乐了。

老子【简】在现代的意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000年前,老子并没有现代的这些物理知识,但老子所提出的概念,用今天的这些物理知识加以理解,即是极为准确的,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是老子非常清楚,所有的这些文明化作为,只要你一进入到其中,都会被这些贪婪与欲望所控制,而所有的这些文明化的【争】,都是真实的驱动力,都会形成对人的控制与遮蔽。

贪婪与欲望越大,【价值差】越大,驱动力越大,我们就越被这个东西所遮蔽。

贪婪与欲望越小,【价值差】越小,驱动力越小,我们就越不被这个东西所遮蔽。

这些是严格成立的,只是本人数学功底有限,无法代入具体参数,无法形成方程式,只能以待来者了。

所以老子的【简】,远远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他涉及方方面面的简,从精神到物质,特别是欲望,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审视过欲望,但强烈的欲望会像实实在在的力一样,形成对我们强大的驱动力与控制。

现代社会,为什么每个人时刻都不敢怠慢,我们的神经时刻都是绷紧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请认真审视你内心深处的那些欲望,他们不是子虚乌有的,也不是虚有飘渺,他们是实实在在存在那里的,正是他们 ,每时每刻地驱动着我们。

所以老子在最后会说,“简,故能广”,当你能放下内心的这些执着的欲望时,不被任何东西所控制时,你反而会因此而变得强大,因此能像百谷王一个容纳百川,成为万物之王。

汇总:

【无欲则刚】之所以成立,就成立在【简】这个前提下。

把恐惧驱动【价值差】减掉,这是一切的前提。

所以【简】后,才能广,才能【慈】,才能为百谷王。

我要举报

《子学亲知》内容创作

好爸爸亲子教育1319 03-14

儒学常见错误辨析

浴盐洗心 6天前

国学老师所触及不到的核心?

考霸秘笈黎玉祥 01-17

热门评论

小务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到底被什么东西规定着#老子# #道德经# #文化# #世界观# #价值观#

2019-12-02

4回复

6

雨晨呐 : 文化属性规定着

神奇豫东南 : 道是本源,老子也不知道,就用道命名!献丑了,我也是猜的

亦庄亦谐科技控 : 生活全程似乎有一个隐身的观察者,他摆弄你的境遇

查看全部4条回复

小务虚

【简】就相当于把后面在追你的老虎给减掉,然后你就可以轻松追求前面的“绵羊”了。 但是你又不能把他当绵羊来追,你得把他当“上帝”,当“衣食父母”。 否则,绵羊又会变成老虎反过来追你。

2019-12-04

回复

2

小务虚

恐惧驱动【价值差】是一个可怕的驱动力。

2019-12-02

回复

2

扶苏有酒

不是不争,有可能是错误,马王堆的帛书道德经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用不争有强行解释的嫌疑。有静就不一样了,看似平静的水背后,有可能是严重的水患。

2019-12-16

1回复

7

小务虚 : 理解老子文本,不能仅仅停留在某句话上,毕竟老子的东西,串改太多,但后人再怎么改,不可能把全文改了,因此通过全文的思想来理解,基本就不会错,老子全文处处赞扬物德,然后处处批评文明人,从这个方向出发来理解,基本不会错

燕子157052954

道德经的开章篇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其中一个意思就是不能完全安道来处事,道是灵活的,上善若水,其实很多人做到了,或者能做到,但是要在不伤害自己又能确实帮到别人的前提下,老子从来没有说过为了要帮人,可以奋不顾身 ...展开

2019-12-02

2回复

3

小务虚 :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道是可以描述的,但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表述,就显得有些不太准确,因此,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来描述,但实际上,又没有特殊的语言,言外之意,一旦我用文字把他表述出来,就不是特别准确,大家意会吧

道中汇道 回复 小务虚 : 东引西渡集华章,清修不争作定场。上敬下静居其佐,三名三义君懂方?太极初图五行汇,盘古乙始四象长。透悟体透真感悟,道中汇道寿自疆。

无为5931487874

大道至简,道须臾不离,日用而不知,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2020-03-15

1回复

31

雀不飞268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纯属自然

小苹2020

批判的接受吧,老子的观点。

2020-01-27

1回复

1

浸淫之辞 : 老子观点基本上是对的,但被儒生篡改后就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帛书老子原文,上善治水,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手机用户6531642090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水润万物而不争,是做人的姿态。现在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真理!

2020-06-17

回复

5

无间道ABC

人、生来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就是掠夺食物的本能!!哪来的上善若水?即便是有,那也是伪装的!有目的性质的!!这种人往往生活在金字塔顶端。而金字塔底部的人,则多务实为主!追球生活的物质为主。也只有在物质充分得以保障的情况下,人才会去追求精神领域的东西!

2020-04-13

回复

3

小孩笨笨

现代社会,为什么每个人时刻都不敢怠慢,我们的神经时刻都是绷紧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请认真审视你内心深处的那些欲望,他们不是子虚乌有的,也不是虚有飘渺,他们是实实在在存在那里的,正是他们 ,每时每刻地驱动着我们。 所以老子在最后会说,“简,故能广”,当你能放下内心的这些执着的欲望时,不被任何东西所控制时,你反而会因此而变得强大,因此能像百谷王一个容纳百川,成为万物之王。

2020-03-15

回复

5

一八二九一四三七五四

爱人如己只图付出不图回报洁净心灵与世无争特别是現社会人们往往准物质生活的满足望J本来的自我内欲得不到满足心生怨恨倒置正能量下降邪气上身昔日里的亚历山大征服了欧洲诸国虽有名利皇宮安然躺谁荣耀没几日病麽夺取了它生命不由自已主宰临终之时方才醒觉

2020-11-26

回复

1

风鈴(凌俐)

3是不敢为天下先?

2020-09-26

回复

1

一一阳指一

人有个思维逻辑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逻辑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历史了。 金木水火土五中属性中“火”属性是向上特性。火的本质特性就是将一切可燃物质烧成灰烬,当可燃物质都烧成灰后,自身已经无法在燃烧时也就灭了。 而人的特性和火的特性一样。“贪”。 道德经本人真没看过。但易经中也有老子的理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人(物)。环环相扣。相生又相克。天的一举一动可影响地和人,地的一举一动可影响天和人,人的一举一动可影响天地。 人与人之间为了满足填不满的贪欲,相互伤害。 人与天地自然之间人为了满足填不满的欲望,无休止向天地索取物质,让大自然伤痕累累。 人伤害另一个人,那个受到伤害人就报仇。 人伤害了物,那个受到伤害物就会报仇。 人伤害大自然,受到伤害的大自然也报仇。 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你伤害我,我也会伤害你。打破平和局面的永远离不了来“贪”。几千年来这个“贪”既填不满,也摸不平。并且也跨不过去。 呵呵[吃瓜群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