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辨物: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犀?

“灵犀”,“心有灵犀”“心有灵犀一点通”——

因为晚唐唐李商隐那首著名的《无题》诗句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出自李商隐《无题》诗之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后来“灵犀”、“心有灵犀”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被大家比喻成两人在思想或者感情上心灵相通和默契的意思。

长期相处的人,对对方的性格、举止、习惯很了解,在某些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来交流的。有时候他一个眼神,你马上就能会意,这就是“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比喻:心领神会,感情共鸣。

那么,犀是什么呢?

【犀】=【尾+牛】

会意合体字,尾牛为犀,从牛,尾声。

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

本义:犀牛。

“犀”指的是“犀牛”,

但不是所有的“犀牛”都有“灵犀”,

“灵犀”是个什么东东?

只有一种名“通天犀”的犀牛才可称为“灵犀”,“灵犀”其实是“通天犀”。

“通天犀”就是“水犀”,而“水犀”其实就是独角的“印度犀”

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山犀”和“水犀”分别是指“爪哇犀”和“印度犀”。

“爪哇犀”和“印度犀”均为独角犀,大多栖息于沼泽湿地,以芦苇等水草为食,并喜好泥浴。“印度犀”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皮肤上有许多圆钉头似的小鼓包,好像披着一层厚厚的铠甲。

印度犀(中国古称“水犀”) :独角

爪哇犀(中国古称“山犀”) :独角犀

宋代的“博物爱好者”罗愿所著《尔雅翼》中记载:“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则有珠甲,山犀无之。”

故无“珠甲”的“山犀”为爪哇犀,有“珠甲”的“水犀”为印度犀。

《国语·越语上》:“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韦昭注:“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

独角——“灵犀”只有独角,才会独角“一点”而“通”

犀是独角兽神话来源之一

在人类远古文明几乎都孕育了“独角兽”神话,形态各异的独角兽,共同之处是头顶正中长单角。在中国,独角瑞兽有麒麟、甪端、獬豸、辟邪等。

神话传说离不开现实,追根溯源,“犀”是“独角兽”神话现实来源之一。

“犀角”是通灵神器,被人们赋予了分水、镇妖、解毒等功用。

晋代学者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曰:“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方三尺,可得气息水中。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线,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怯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骇鸡犀。以此犀角著谷积上,百鸟不敢集。大雾重露之夜,以置中庭,终不沾濡也。此犀兽在深山中,晦冥之夕,其光正赫然如炬火也。”

“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线,有自本彻末”,其意指“犀角”有一道赤色纹理细线贯通首尾,感应灵敏,故称“灵犀”犀角能出气通天,犀角可通灵。

这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一点通”的由来,比喻心领神会,情感共鸣。

在其后的文献中还有记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兽·犀》云:“通天者脑髓上之角,经千岁,长且锐,白星彻端能出气通天,则能通神、破水、骇鸡”。

清代医学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自叙》说:“极天下能烛幽者,犀之角而已。角何能烛,以犀性之通灵也。犀之神力,全注于角,其通灵之性,亦全聚于角,是以燃之而幽无弗烛也。”

“白星彻端,能出气通天”“犀之神力,全注于角,其通灵之性”,意指这里的“犀角”有贯通首尾,感应灵敏,“灵犀”角能出气通天、角可通神灵。

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的野生犀牛

中国历史上的野生犀牛主要分为三种:苏门犀(古称“毛犀”)、爪哇犀(古称“山犀”)、印度犀(古称“水犀”)。

在我国古代,苏门犀被称为“毛犀”

苏门犀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身长一般不过3米,有双角,前角较大, 后角较小,身上披着黑褐色的粗毛。

唐代广州司马刘恂所撰《岭表录异》中记载:“岭表所产犀牛,大约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一在鼻上较小……皆为毛犀。”

这里记录的“毛犀”正符合了“苏门犀”的体态特征。

苏门犀(中国古称“毛犀”) :双角犀

在中国古籍中,爪哇犀和印度犀分别被称为“山犀”和“水犀”。爪哇犀和印度犀均为独角犀,大多栖息于沼泽湿地,以芦苇等水草为食,并喜好泥浴。此外,印度犀的皮肤上有许多圆状鼓包,这是它最为显著的特征。

宋代罗愿所著《尔雅翼》中记载:“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则有珠甲,山犀无之。”

故无“珠甲”的“山犀”为爪哇犀,有“珠甲”的“水犀”为印度犀。

出土于唐献陵的石犀,正是爪哇犀(中国古称“山犀”)的形象

1922年,“爪哇犀”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头被杀。

此后,再也没人在中国见到过犀牛。

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数据,在中国境内,

1916年中国苏门犀(苏门答腊犀)灭绝——中国古称之“毛犀”消失;

1920年中国大独角犀(印度犀)灭绝——中国古称之“水犀”消失;

1922年中国小独角犀(爪哇犀)灭绝——中国古称之“山犀”消失。

野生犀牛在中国历史中消失

随着那些野生犀牛消失在中国历史中,

“犀”只能停留在记忆的文字——

人们信手拈来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拽象拖犀”,乃至“犀利哥”,

“犀”与“稀”的音意近,

“犀”含点稀罕的韵味,“犀牛”是稀有、另类的代称,

“犀牛望月”也就只能在“多是长独角的家牛模样”作品中在望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