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重回茂义》宁廷常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车子在雨中行,初夏的雨,如丝,如油,如诗,温柔而多情,染绿了田野,染绿了村庄,连我都成了绿色了。
  卓忠写的电视剧《九山云雾》的故事,就发生在茂义村。上世纪50年代,公安部“八大奇案”之一——茂义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茂义村是山东省省级美丽示范村之一。这里,是一个充满神话般的村庄。
  车进入村口,一座巨大的长方形“泰山石碑”映入眼帘:“茂义村欢迎您——郑根雨赠”,十个红色的大字仿佛变成茂义村男女老少,他们在欢呼、在跳跃。
  其景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进入东大街。一瞬间,仿佛进入神话世界——路边是一个个长方形的竹篱,菱形的竹篱为墙,竹篱里满是花草。竹篱间是如同卫兵一样的一列整齐的山楂树,两侧白色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孝彩图。“钻入菜花无处寻”,不知谁吟起诗,是啊,这街道就是一首诗。“三纵两横”的街道:有核头一条街,有柿树一条街,有花草一条街……树下皆是竹篱花地,两侧绘有或爱、或仁、或诚之类的彩画;幸福路上有古槐、古井……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进村委大院,小瓦房变成二层楼,院中央有石制凉亭、石凳、石桌;东侧是“茂义公园”,越过步行桥,来到石亭下,坐在石凳上,同主人饮茶,覌赏着甬道,欣赏着花廊,悦赏着健身器材,听着遮天蔽日的树上鸟儿的歌声,呼吸着清香的空气,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心旷神怡,神清气爽,飘飘欲仙,小山村的公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纯粹,那么醉人。
  登上二楼,走进会议室,仿佛有高级官员在椭圆桌上同国际友人会谈的感觉。肃穆、壮严、温暖、祥和。古铜色的桌椅,窗明几净。东西山墙是悬挂着伟人像,南北墙壁上是宣传版面,都是让你心动,热血沸腾而又沁人肺腑……
  文化广场有两个,西固堆公园和广场连为一体,“西固堆”北高南低,几十米高,二十多米宽,六十多米长,绿树红花中裸露出黑色石头,最高处建有石亭、石桌、石凳,据说是“镇村之宝”,几百年来,谁动土石,谁出祸事,村民格外珍爱它。公园南是文化广场。东广场呈长方形,南北60米,东西86米。西边是长15米,宽9米,有五个台阶高的舞台,舞台前中心广场是由60乘60厘米的泰山大理石铺成的,光滑而清洁。周围与彩色水泥砖相连,南北两侧满是健身器材,东边是南北方向的水泥篮球场刚。广场的周围北一排树包围着,仿佛站岗的哨兵。广场南边是绿色的田野,丘陵是绿色的,山是绿色的,绿色的家园仿佛一幅既柔美又充满生机的油画。村民的住房是统一是二层楼小院,别墅一般,村民们说:“北京城里来了的人羡慕的不得了,说我们是世外桃源”。
  其人
  历史上村名是人名,今天茂义人的人名就是村名,郑根雨的名字是茂义。郑根雨,70年8月生人,党员。他与时俱进,在改革大潮中成长、发展、壮大、兴盛。中学毕业后闯北京,用汗水铸造出“北京圣禹凯旋商贸有限公司”,在安徽铸造出“安徽黄山市金鑫商贸有限公司”,成了总经理的他心系茂义村;2003年,捐款30万元,修建郑家大街,立牌坊、硬化生产路;2005年,在家乡投资500万元建生猪养殖基地,年产值100万元,安排10多人就业;2010年,捐资20万元资助镇敬老院建设;2009年,捐资5万元请歌舞团来村演出,被县政府评为服务双举百佳道德模范,;2008年;以党费的形式捐款支援灾区,县组织部颁发“特殊党费奖”;2014年,给65岁以上老人均发200元红包;2015年春节,走访6家贫困户每家发400元红包;2016年,投资60万元资助建造东文化广场,2018年春节,出资70万元请“泰安泰戏传媒公司”“刘大成”、花生妹、草帽姐、唐爱国来村演出;2018年春节,对80岁以上老人发400.元或600元.或1000元红包。他是家乡人的家人,十几年来,家乡30多名家乡人买车向他借钱,他有求必应,从2009年——-2018年,每年春节都请艺术团来茂义村演出,每回家一次,必先到父亲坟头送一身衣服并跪拜。“一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用爱资助乡民”。在茂义村一提到根雨,老人们都说“俺家根雨俺村的孩子”,100岁的宁洪兰大娘说“俺根雨是活雷锋”。是啊,茂义村雷锋多,村支书郑修凯捐资4万元在东广场立一座石碑,村民王昭泉夫妇义务打扫东广场,他说“晚上的广场可热闹了,跳舞的、练拳的、健身的,比庙会还热闹,过去臭水沟,今天大广场我得多活20年,在戏门前,我不打扫谁打扫?”是啊,茂义村的景色好,茂义村的人更好。
  夕阳落山,我们看不够,听不够,聊不够。
  尾声
  “宁阳东北乡,最穷茂义庄,吃饭靠救济,花钱靠银行,大闺女往外跑,光棍哭断肠”。40年前,街上罕见自行车,40年后,街上还是罕见自行车。停车场里的都是私家车,门口的是小轿车……600多人在京做生意,13位大老板,21位小老板,研究生在北京,博士生在北京,茂义人在北京。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宁廷常,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宁阳县政协特邀研究员,《磁窑镇志》主编,小学高级教师,2021年,在《泰山文化》、《新泰文化》、我“东营微文”、发表十篇散文,其中,《拜年》、《乡愁里的童年》在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发表。

======================

扫描二维码留言给作者

(0)

相关推荐

  • 美丽乡村西泊庄游记——小状元写作辅导班学生习作展示

    美丽乡村西泊庄游记 四中初一8班   孔策 今天,我们作文班的同学们集体乘车去美丽乡村西泊庄村参观.共有四辆车,我和弟弟乘坐的是一款德国经典车型帕萨特,看起来应该是高配,感觉不错. 到了村口,我迫不及 ...

  • [黄石文坛]饶崇刚的随笔《雨中南山》

    雨中南山  孟冬连绵雨,山川渐入冬.   淅淅沥沥的雨,整整下了一星期:今天是周六,早上电话约伴未成,决定独自去南山头走走,到下饶湾看看,因为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饶惠谭将军故里,红色旅游圣地,也是我父 ...

  • 烽火台的记忆

    烽火台的记忆 文/侯润红 1945年农历10月的一天,村里接到消息:一部分为日军效力的汉奸残余队伍正在向瓦磁地村方向进发.当时,民兵队长侯长雨正在村公所(现在的村委会)执勤. 那时,村里能通知村民尽快 ...

  • 狄树强丨村殁(散文)

    老倔头的寿材被阿七一伙人缓缓放入墓坑中,尧村的最后一位坚守者将与他的土地融为一体,从此以后尧村再也没有村组居民了. 这一天是2058年阴历刚刚进入冬月,离大年节还有一个多月,老倔头愣是没有熬过这个年, ...

  • 【西南作家•散文】王自亮/在小渠,听一棵树的呼吸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在小渠,听一棵树的呼吸 王自亮(河南长垣) 小渠是绿色的,整个赵堤都是绿色的. 当我从城里走出来,一头扎进这绿的世界,惶惶然,晕 ...

  • 散文《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堡头村》宁廷常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泰山孕育了人类起源的大汶河:大汶河诞生了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孕育出圣人.一山一水一圣人. 堡头村,就是大汶口文化 ...

  •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生业模式初探——山东定陶何楼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摘要: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的汶.泗河流域,并散见于山东其他地区,这一阶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在山东定陶何楼遗址 ...

  • 山东大汶口文化酒器初探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酿酒传统,近年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陶器残留物分析,使我们能够获得史前时期酿酒技术的直接考古学证据.本文对山东王因和西夏侯遗址出土的4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进行微植物和微生物分析,初步揭 ...

  • 古玉界:神秘的大汶口文化古玉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另外该文化类型 ...

  • 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和曲阜孔孟文化一体论

    这个命题之所以能成立, 是因为从远古时代起, 即有大量的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后世帝王持续不断地在以大汶口为中心的地域(北至泰山.南至曲阜) 进行频繁的活动, 学习经验, 传播经验, 促进文化交流, 增 ...

  • 大汶口文化代表陶器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2240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遗址分布在堡头村西和泰安大汶口一带,故名.以大汶口墓群最具代表性.出土陶器均匀规整,纹饰较少.多数 ...

  •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获(文明之声)

    栾丰实 ( 2021年03月20日   第 05 版) . 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很多原本极其普通的小地名因为与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相关而著名起来,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 ...

  • 大汶口文化

    甲骨文 祈 原文标题:祈 有个字, 兵. 意思都明白. 这个字在甲骨文里, 是这样的: 这个字象形的意思, 是两只手拿着"斤". 到了后来的字体里, 就是上面是"斤&qu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六)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这件顶级国宝,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陈列在古代中国新石器时代展厅后段,跟网纹船形壶并排展放,也是不很起眼.不过它可是迄今为止史前时代保存最完好的梳子,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象牙雕刻精品之一,而且也 ...

  • 大汶口文化与北京白云观

    在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墓葬中 有西朱封王者墓葬 考古挖掘的人们非常震惊 死者身上覆盖的衣服都化成了灰 有几公分厚 有棺有椁,一层一层的,摆满了随葬品 我最关注的是墓主人的一枚玉簪 X 这枚玉簪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