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30)
16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一句话说出了千古以来为政者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坚守正道。一切规则都是统治者定下的,若是统治者再不遵守,国家如何会好得了?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的要求是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高位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百姓,自然会归于正道。就像孔子还说过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可是,在没有监督和制约的绝对权力之下,古代王朝的帝王们又有几个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呢?所以只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16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用不着杀戮,只要统治者做好自己,老百姓就会跟着行善。因为在位者的品德好比是风,下面的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一会定跟着倒的。上行下效,确实如此。当然,完全不用惩罚也是不行的。
164.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不求闻达于诸侯”,那到底什么是“闻达”呢,孔子是这样说的。所谓达,就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诸侯的国家和大夫的封地里事事通达了。至于闻,只是外表上似乎爱好仁德,在实际行动上却不如此,可他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而不疑惑。这样的人,无论在诸侯的国家还是在大夫的封地里做官,都一定会想办法骗取名声。
可见,孔子心目中的“达”是要求一个人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一个“达”人是具备了儒家道德规范的人,所以孔子才会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闻”,正是孔子所厌恶的沽名钓誉者。
在任何时期,总是“闻”者多而“达”者少。
165.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让他位在邪恶的人之上,就能够使邪恶的人正直。
让正直的人处于上位,这是很理想的想法,事实上却难以做到。正直的人眼里容不得沙子,而又缺乏左右逢源的手段,是很难处于高位的。比如海瑞这样的人,在官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如果正直的人处于高位了,真像孔子说的,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吗?我看未必,震慑作用或许会有,但要说可以改变一个坏人的性情,恐怕还不行。皋陶、伊尹的例子太过久远,已无法辨析,可即便是他们真的使“不仁者远矣”,那也只是使坏人远离,并不是改变。
16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对朋友的劝谏,孔子说“不可则止”,对于你的劝告,朋友不听,也就罢了,再说得多了,就是自取其辱了。其实不只是对朋友,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子女,有时候也是这样,说得多未必管用。人的心思一旦固执起来,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去试图改变一个人。
167.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有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是,在当今社会,“以文会友”却也不易,多的是以酒会友,以财会友,而这样的友,大多也算不得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