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害的表现暨对小麦的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小麦不论遭受冬季冻害还是春季倒春寒危害,都会对最终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其它条件都基本相同时,如果小麦没有发生包括倒春寒在内的冻害,或这些冻害发生较轻时,小麦会表现高产。

小麦生产历史上,自有了抗生素以来,能够造成小麦较明显减产的原因我认为就剩下了发生频率较高、且一旦发生,几乎没有补救措施的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了。所以,北部冬麦区、黄淮北片麦区这些冬季较为寒冷干旱的地区,不论小麦育种还是小麦栽培,对小麦抗冻性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小麦在越冬过程中遭受的冻害和春季由于倒春寒发生所产生的春季冻害。一般情况下,冬季越冬小麦冻害发生所影响的多为每亩穗数,也就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减少;倒春寒发生,多影响的是小麦穗粒数,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次之。倒春寒在黄淮及以南地区比北部冬麦区发生的频率更高,所以不是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就可以忽略小麦的抗寒性。倒春寒会造成穗粒数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穗子不孕。小麦越冬期冻害和春天的倒春寒在对小麦产量的威胁上,没有孰轻孰重,严重时都能够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小麦冻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品种的抗寒能力不行!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或听到有人将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罗列成多种,譬如不恰当的播期、播量,整地质量低下、墒情表现不足等等,看似都有道理,但我要说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小麦冻害的发生主要就一个因素——品种抗寒性不行!在没有冻害发生的年份,小麦不同品种间的越冬表现没有什么差异,表现都一样;但当有冻害发生的年份,我们就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冻害发生,同样的地块和栽培管理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冻害的表现和最终产量都有明显差。这说明,品种抗寒性不行是发生冻害的主要因素。如下图1所示,春性强,颜色淡,幼习直立……

   一 小麦越冬冻害对每亩穗数的影响

前边我们说了,越冬小麦冻害发生所影响的多为每亩穗数,也就是每亩穗数的降低。一般冬季较为寒冷或有阶段性的寒流出现时,越冬小麦除了有分蘖被冻死冻伤外,有时整个植株也有被冻死的现象发生,低温越低和持续时间越长,小麦死茎死苗表现就越严重。这样就形成了小麦“分蘖消长曲线”中的田间群体的两个峰值——冬前分蘖高峰和春季分蘖高峰,两个高峰间,有一个小麦越冬后早春时节的一个低值。而当这个最低值低到了一定程度时,靠春季分蘖已经不能弥补,这样的麦田每亩穗数就会明显的降低,产量降低也就在所难免了。如下图2、3所示,群体没了。

   二 小麦发生倒春寒对穗粒数的影响

相对来说,倒春寒范发生和影响较复杂、现象也多。倒春寒发生多影响的是穗粒数,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次之。倒春寒会使穗粒数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穗子不孕。在这里,我们把早春和晚霜冻害都归结成“倒春寒”。因为,此时的降温对苗和茎的影响已经非常有限,它们影响的基本都是穗粒数。小麦起身到小麦拔节以后,幼穗分化在加速进行着,而幼穗对低温的抵御能力要比叶片茎秆弱的多。小麦幼穗受冻后表现形式有幼穗被破坏变形的,有秃尖的、有小穗小花直接退化的等,有时甚至我们发现小麦穗子是完整的,但穗粒数降低了,我们通常称之为“缺位”;有些甚至表现整个穗子没有籽粒,变成空壳,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完全不孕”和“哑巴穗”。这种现象,大都是倒春寒发生时期小麦雄蕊发育最脆弱、对外界环境条件反应最敏感的雌雄蕊分化到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般的外部形态特征表现为第二节间伸长到旗叶全部露出前,这个时期也是我们小麦栽培上主攻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就与小麦拔节肥水的作用的重要性相对应了。如图4、5、6、7所示。

三 小麦抗寒性弱的品种类型在形态特征上的具体表现

不论小麦发生了冬季冻害还是春季倒春寒,其表现我们都能够从这些小麦自身特征特性表现中找到相同点,而巧合的是,容易发生冬季冻害的品种类型,它们同样也容易被倒春寒所伤害。这些容易发生冻害的小麦品种类型在形态特征上的共同表现为:幼苗习性较为直立,叶片夹角较小,假茎较长,颜色较淡或鲜艳;不论是冬季还是春季,它们都对温度反应敏感,遇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就立马生长,甚至在拔节前就能够形成“疯长”态势,表现叶片长大,较宽,有披捶现象发生。不少缺乏生产经验的人还会欣赏这种类型,殊不知它们孕育着发生冻害的风险。当然这种类型往往也表现茎秆较粗、穗子较大和不发生冻害时的产量较高的特点。如下图8所示。

四 小麦抗冻措施

第一、同生态区内,选择冬性较强、对秋冬气温表现迟钝的品种。第二、播种前造墒,尽量不浇小麦蒙头水,适期、适量播种,播种后及时镇压,培育冬前壮苗。第三、需要浇冻水的地区,一定要适时适量浇好小麦冻水,择机浇好来年春季小麦拔节水、施好拔节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