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高树红   侃奕彤

走进《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近期

我将《乌蒙山里的桃花源》阅读完毕。再翻翻书的开头,再看看书的结尾,仍是爱不释手。感觉支教老师梁俊、周晓丹夫妇,给乌蒙山区孩子的,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富有灵性的爱的滋养。他们用诗性教育,启发孩子们爱自然,爱家乡,爱亲人,爱自己的民族,爱祖国……全方位启发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梁俊老师在乌蒙山石门坎小学支教两年,用他自己独特的语文教育方式,着重启发了孩子们对汉语的语感、意境、情感的感悟。他与其他志愿者老师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如诗文诵读与写作、对课、绘本课和视频课等。他们一周教孩子们一篇古诗和一篇现代诗,选择经典、趣味、情感独特的篇目,或化为故事讲述,或谱曲唱诵,如此晨诵午读,或小组PK,让诗歌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绘本课除老师给讲解外,还组织主题绘画,此外还有每日午间的经典童话自读,晚间的日记写作……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扩张,情感越发丰富和有深度。因此,孩子们不但不畏惧写作,而且喜爱写作,七步成诗,提笔就来。

梁俊,周晓丹老师深深地爱着乌蒙山的孩子们。夫妇俩在回城之后,分门别类编缉整理了学生的文字和绘画作品,并一一写了认真中肯的评语。

1、山里娃的生活乐趣,描写了村寨景色,记录了娃们乡野生活乐趣,他们掏鸟窝,抓蜻蜓,比起城里孩子玩高乐高和芭比娃娃,别有一番乐趣!

2、我们的家和亲爱的家人,写的是孩子们对家庭生活的记录,想念去世的亲人,外出打工的父母……,读起来常让人落泪。

3、夜里的梦和白日梦,收集的是孩子们对自己的梦和梦想的记录,二者之间的边界有时很模糊。

4、想通了和想不通的事,我们可以读到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有些时侯他们显得那么懵懂,有些时侯又那么成熟。

5、总也忘不了的事,写的真的是最难忘的回忆。

6、大山深处的传说,孩子们采访村寨老人收集而来的苗族民间故事。

7、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首诗,我们可以读到稚拙又灵动的诗歌。

由此看来,孩子们的生命中隐藏着多大的潜力,多少的宝藏,只是我们一直以来,用太多的压力和缺乏生命力的教育方式,把这些美好,珍贵,诗意的东西给压抑甚至扼杀了。

所以,在书的结尾,梁老师写了一篇文,题为《跋》,并引用他三年前在石门坎支教时写的一首小诗,来表达他回到上海之后,对孩子们的想念之情,期待之心!

《新营夜归》

独步灰石阶,

灯火两三点。

回转抬头望,

银河撩满天。

我读完此书,掩卷沉思,一幅动感画面浮现在我眼前:乌蒙山中,春风拂面,孩子们婉如朵朵桃花,开满整棵树,开满整个大山深处!……

也许,《乌蒙山里的桃花源》这书"香”,那花“香”,令我上五年级的女儿也陶醉。在我整理这篇随笔时,孩子执意让我写上几句她的感受,她说: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梁俊老师带领孩子们吟诗唱经典,不象现在城里有的孩子就知道拿着手机玩“颤音”;书中学生的绘画都那么纯朴、自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既表达了他们爱家乡,也期待他们家乡更美丽,更环保,因为有一条河已经被污染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嘛!其中有一幅画,大树下面还有数只蜂箱,是全面致富奔小康的意思!……

我们母女,已深情走进《乌蒙山里的桃花源》的美好世界!

作者简介:

高树红,70后,国企职工,业余时间喜欢读书,旅行。喜欢用心灵感悟生活,用文字抒写生活。以“诗与远方”的美好心态过好现实生活的每一天。女儿侃奕彤在荔枝FM中有自己的播客,名为《糖糖兔姐姐讲故事》。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投稿须知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编辑成员

编辑:若兰 淑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