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国人遗忘的大流行:香港流感,当时是如何抗疫的?
1969/70年冬季,德国人大规模感染香港流感,当时的德国医院濒临崩溃。医学史学家威特(Wilfried Witte)接受采访了,讲述了那场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大流行。
......亚洲出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在当地迅速传播,并在数月之内跨越了大洋传到了其他国家。美国和欧洲也都相继病倒......
其实就在大约50年前就发生过一次香港流感大流行,它并不像西班牙流感和萨斯流行病那样众所周知,但是据估计,在1968年至1970年之间,全球有140万人死于这个香港流感。病毒A(H3N2)最早出现于1968年中。该病毒在不久后到达德国。1969年初,德国出现了第一批病例。情况发生恶化是在69/70冬季,多达4万人的死亡都和感染了香港流感相关。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没有搞清楚当时到底有多少人受害。当时还没有统一的疫情监测系统,没有对流行病学数据进行集中记录和分析。
威特(Wilfried Witte)博士是柏林Charité的医学历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的客座科学家,也是比勒费尔德伯特利福音医院的高级医师,他回顾了那场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大流行。
遥想当年疫情
1969/70年冬季,德国在香港流感的第二波疫情中受到沉重打击,感染局势达到顶峰。1969年冬天,患者人数突然急剧增加。公众这时才真正注意到这一威胁。当时许多医院很快就全部满员,很多病人甚至躺在医院的走廊里。
当时各方面资源短缺,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尤其是在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很多地方的医院已经超过负荷极限。西柏林的新闻报道,除了医院人满为患,急救服务也不再能够负担,为此公保健康保险医师协会和卫生政治家发生了争执。而且当时第二波香港流感冲击德国正值寒假,许多医生还在休假,值班医生几乎被工作淹没。
当时主要都是内科医生负责病人。那时虽然也有重症监护,但是人们对之完全没有今天了解。只有很少的感染者送到重症病房,大多都是使用抗生素,金刚烷胺或氧气针对发烧和感染症状进行治疗。
民众关注度
那时也没有类似德罗斯腾这样的病毒专家。当然当年的香港流感也不如今天的规模。尽管在西柏林出现了丑闻事件,但是影响范围很小,媒体更多的讨论的是关于卫生系统结构的问题:如何应对人满为患的医院?和东德相比是好还是差?
在那段时间里,民众关注的焦点包括大学生运动,“布拉格之春”或政治暗杀。当时的人们几乎没有担心大流行可能使他们不堪重负。所以即使现在也没人想起曾经的香港流感也是一次大流行。也就是说,当时几乎没有采取任何现在的限制措施。
疫苗
那个时候也有疫苗,但作用效果不大。当时花了很长时间才有了足够的疫苗。德国有两家公司可以生产疫苗,都是超负荷生产。此外,当时的专家们并不是广泛信任流感疫苗的作用。而且疫苗也不像今天这样成熟可用,90%的有效性几乎不可能。工厂和医务人员也参与接种疫苗。但最终因为财力的问题,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还是失败了。因为市政当局,健康保险或受感染者到底有谁来支付疫苗接种,没有达成普遍共识。
大流行的结束
当时离开亚洲返回美国的士兵通常都感染了流感。但他们并非就是传播病毒的人。1950年代和60年代,国际货物和人员流动已经显着增加。铁路或航运交通起到很大的作用。
每一次大流行都会终结于某个时刻,都将镌刻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认为,香港流感的结束是一个自然的群体免疫的结果。69年冬天感染急剧上升之后,在1970年春天下降。但是,病毒本身并没有消失。它仍然存在,但是它只会对人类造成季节性流感的孤立危险。
经济影响
香港流感时期的经济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据说西德额外持续支付的工资和病假工资达到3亿德国马克。据2020年秋季的的一项分析表明,当时超过50个国家的消费,生产,生产力和投资下降了大约1-2%。总体而言,经济损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