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和孩子讲道理,因为这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
漫漫育儿路,身为父母的你,会渐渐发现:
曾经的小宝贝变成如今的“破坏大王”,曾经怎么都不舍得打骂的小不点儿,变成如今分分钟想把他射向外太空的“小恶魔”。
妈妈们常常会抱怨:
“不管说多少次,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真的是要气炸了!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讲道理?”
……
讲道理,看似是人与人之间最公平的沟通方式,但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选择和他讲道理,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左脑和右脑。
左脑是掌管语言、逻辑、推理、抽象、计算等的,是理性的、具有逻辑的。
而右脑则是掌管直觉、情感、图形、知觉、形象记忆和灵感的,是感性并且直观的。
当左脑和右脑一起协调起来工作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才会非常和谐。
但是我们的孩子先天发育的特点是右脑发育靠前,左脑发育靠后。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完全发育成熟,已经是25岁以后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大多都是因为他们右脑激发的情绪在起作用,而掌管理性的左脑还处于发育当中。
正如西格尔《全脑教育法》一书中说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情绪泛滥不可收拾时,罪魁祸首是我们的右脑和下层大脑出现了问题。
因此,在孩子犯错误时,聪明的父母不会选择与孩子讲道理。
思想家卢梭也在他的书中反复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然而,这三种却是当下许多家长最青睐的教育方式。
与其和孩子讲道理,还不如让孩子切实体验生活。
一天早上,她5岁的儿子起床后嚷嚷着不肯去上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会选择责备孩子,各种“威逼利诱”,强行将孩子送到学校去。
但这位妈妈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同意孩子不去上课,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如果在街上捡垃圾,并赚很多钱,就可以放假一天。
她告诉儿子,如果不想上学,就要从小学会赚钱,但因为现在很小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依靠垃圾赚钱。
因为一心不想上学,捡垃圾还可以换到零钱,于是小男孩便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出门捡垃圾了。
在烈日炎炎下,总共3.5公里的路程,小男孩共捡了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换了2泰铢,约0.4元人民币。
“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你有足够的钱吗?搭公交需要10泰铢。”
妈妈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只能默默跟着一起往回走。当路过冰淇淋店时,又热又渴的他想吃冰淇淋,于是说:
“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失望的小男孩说:“不够,我不想吃了。”
和妈妈捡垃圾的整个过程,小男孩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
最后妈妈问小男孩:“你想工作还是上学?”
男孩回答:“我想上学。”
应该珍惜上学机会的道理,让孩子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所拥有的来之不易。
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过程,而是让孩子切实体验的过程。
孩子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感,都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孩子是在实践中完成对道理的认知的。
与孩子讲道理,常常只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但我们要明白,孩子的世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实践、去体验,孩子做一次,比父母说100次都有用
但是父母并没有教育孩子说要尊重他人之类的大道理,而是用毛巾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自己在外面走上一段路程。
孩子因为这样的经历之后,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得十分有礼貌,看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主动跑过去帮忙。
所以说,和孩子讲道理,父母常常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去给孩子强加道理的,而孩子思考问题、感受世界却往往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
可以说,如果孩子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意图越少,受到的教育效果就越明显。
想让孩子早睡早起,父母也应该作息规律;
想让孩子好好看书,父母就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
想让孩子热爱运动,父母就应该摆脱“懒惰”,坚持锻炼;
想让孩子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也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爱护公物……
多多引导孩子去看见、去体验、去感受生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实践远远比单纯的讲道理强得多。
因为所有的道理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白的,孩子的世界观也是在无尽的生活经验中慢慢形成的。
每个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旅游,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不要与孩子讲太多“假大空”的道理,让孩子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生活的每一份美好吧!
怎么办:1.约束孩子的行为习惯必须建立起规则。2.规则不是宝宝一个人遵守的,而是一个家庭所有的人都遵守。比如说你不准宝宝玩手机,那爸爸妈妈也不要在宝宝面前玩手机。不准宝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声呼叫,那家庭成员也要遵守这个规则在需要家人帮助的时候温和的请别人帮助,而不是大声呼唤。怎么教育才好?针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一颗特别的种子,要想让他绽放出自己特别的魅力,需要父母家人根据宝宝的性格、爱好给予正确的引导。道理肯定是要讲的,棍棒在宝宝确实存在错误并且认识到错误的时候适当惩罚,惩罚的意义在于让他记住下次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而不是让他害怕父母。适当让宝宝自己承担一下做错事的后果也是提升自我认知的方式。首先父母要认清自己需要宝宝变成什么样子?而这个期待的样子,自己是否能先做到。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你希望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你就先试着变成生么样子,宝宝会默默的像他的父母学习的。六岁的宝宝任性很常见的,试着听取宝宝的意见和心声,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想那样做,做了以后有什么样的体验?体验需要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不开心找到发泄的方式,比如踢气球,跑步。宝宝现在还不会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需要父母慢慢正确引导。希望家长耐心的慢慢去摸索适合自己宝宝的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