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联拾萃7:回文联
这里是“趣联拾萃”小专题第七期,今天来看看回文联。
简单说,回文联就是一种顺着念、倒着读都一样的对联。这种形式的对联,不管上联还是下联,无论顺着念还是倒着读,不仅声音完全相同,而且细品之下连它的意思居然也都不变,趣味性极强,堪称我国联苑里的一朵奇葩。例如: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一、纪晓岚妙对乾隆帝
北京有个陶然亭,陶然亭有家叫“天然居”的老字号饭店。
话说有一天,乾隆帝巡幸至此,见饭店如此字号,一时兴致上来,以此为题随口吟出一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这是一则典型的回文联,可苦思不得下联,乾隆帝便令一众随从属对。
原来,此联顺着念,意为客人上天然居吃饭,“上”字暗指饭店非同一般,又暗示客人身份与众不同;倒着读,意为到天然居来用餐的竟是天上来客,“天上客”暗指乾隆帝自己。顺着念下去,倒着读回来,一气呵成,又音调谐和,且内容如此应景,可谓大气磅礴,要对出下联,的确不易。
群臣一时也不得要领,面面相觑,无有以对。正在大家苦苦思索之时,侍读学士纪晓岚应声对道: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原来,纪晓岚想起北京城东有座名叫“大佛寺”的庙宇,突然触发了灵感,故有此对。
此联顺着念,意思是人们路过大佛寺,意味平淡;而倒着读,意为寺院里的佛像极大,大得超过了人,暗寓比“天上客”都大。这就气魄非凡了,丝毫不输于乾隆帝的出句,而且似有盖过乾隆帝出句之气象。
此联一时传为佳话,流传甚广。
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之对并非“绝对”,只不过“的对”而已。所谓“的对”,意为语意恰当,但平仄或词性并不严整。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对句: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单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联确有超过纪晓岚对句之处,“云隐”对“天然”远较“大佛”对“天然”对得工巧。
无论如何,文人这种独树一帜的匠心和汉字的独特魅力,着实让人击节叹赏!
二、李调元妙对悬联
李调元为清乾隆年间进士,博学多才,能诗善对,是个大才子,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对对子的故事。
话说有一年,李调元在游历中,见一座山上古刹巍峨耸立,香火不断,便兴致勃勃地走了进去。
寺中长老素闻调元大名,今见其光临,十分高兴,便亲自领他庙中四处观赏。之后,特置办寺宴盛情款待。席间,长老几次欲言又止,似有所求。调元一眼看出,便主动寻问。
原来,长老的师父曾画过一幅芙蓉画。一日,江南才子唐伯虎到此游赏,师父便趁此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见画上荷花鲜艳欲滴,栩栩如生,并不推辞,挥毫题了一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师父请唐伯虎接题下联,他却告辞而去,只留下了一句话:将来若有人对出此联,必是当世奇才!
调元听长老一说,颇感兴趣,即请长老取画来看。待一看,果然好画好字,字画相得益彰。
见调元入神,长老接着说:“此为回文联,正念反读都一样。多年来,光临敝寺才子无数,却无一人能对出下联。”
其实,调元观画时即心中有数,只因字画实在太好,不觉入神。待长老一提醒,即请上笔墨,刷刷点点,手起字落,一挥而就:
书临汉字翰林书
此联“书”对“画”,“翰林”对“和尚”,“汉字”对“荷花”,平仄相谐,对得工巧,切合作画者和题字人的身份,应景又应时,实在是妙不可言!
长老见了,喜不自禁,频频致谢。遂将此画悬挂在方丈室中,作为镇寺之宝。
下面再撷取几则供玩赏——
1.关于“秦淮八艳”之一的歌姬柳如是,有一副颇富意蕴的回文联: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2.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
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3.河南信阳鸡公山,因山上“斗鸡山”和“龙隐岩”两处景观而作的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4.福建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岛上山峦叠翠,烟雾缭绕,海天相接。有人据此撰回文联一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5.广东湛江有副反映邻里关系的回文联: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码字不容易,如果觉得有点趣味,就请随手点个赞、留个言,也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