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能量技术(MET)
肌肉能量治疗的起源于Dr. FredMitchell, Sr.(1909至1974年)。他在1950年间介绍这技术。肌肉能量治疗可用于减轻疼痛,伸展绷紧的肌肉和筋膜,减低肌肉强直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强化软弱肌肉,增加硬化关节活动。
肌肉能量治疗通过肌肉收缩,之后放松加伸展。利用肌肉促进和抑制,中度至最大收缩是用来伸展肌肉和筋膜,而最小的到中度收缩用于活动关节。
1.使过度紧张的肌肉恢复正常的紧张度;
2.使较弱肌肉得以加强;
3.为肌肉接下来的牵拉做好准备;
4.增加关节活动性;
5.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骨骼功能。
METs主要有两个生理效应,且这个效应可以通过两个独立生理过程的功效来解释:
1.等长收缩后放松(PIR)
牵拉肌肉引起肌梭兴奋,神经冲动由肌梭传至脊髓后角细胞(PHC)。相应地,脊髓前角细胞(AHC)传递运动神经冲动至肌纤维,产生一种保护性张力以对抗牵拉。然而几秒之后,肌肉内增加的张力将被GTOs感知,并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由GTO传至PHC。这些神经冲动将对脊髓前角增加运动刺激产生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会引起运动神经冲动的减少和随之而来的肌肉放松。这意味着延长肌肉牵拉将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因为GTOs带来的保护性肌肉放松作用超过了由肌梭带来保护性肌肉收缩作用。然而,一次对肌梭的快速牵拉将即刻引起肌肉的收缩,且由于牵拉并不持久,将不会引起抑制作用。这仅仅是一个基本的反射弧。
2.相互抑制(RI)
肌张力的下降依靠生理上拮抗肌对收缩的抑制作用,当收缩肌的运动神经元接收到来自传入神经通路的兴奋性冲动时,对侧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将同时接收到抑制性冲动,这将防止拮抗肌收缩。也就是说,收缩机的收缩或长时间地受牵拉,必定会导致其拮抗肌放松或受抑制;当然快速地牵拉某一肌肉也将促使该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在那接下来放松的大约20秒内,会伴随RI的发生;然而RI被认为不如PIR有力。
这两种牵拉反射过程中会涉及到的感受器
1.肌梭,对肌纤维长度变化和变化速度十分敏感。
2.高尔基腱器官(GTOs),可感知延长的张力变化。
1、采用MET最重要的原则是无痛。即使是轻度的疼痛也要停止。通过调整力量找到患者感到舒服及能够对抗的阻力。(如果患者仍感到疼痛,采用RI(交互抑制)。例如如果肩关节的抗阻力内外旋引起疼痛,可以尝试肩关节的抗阻力内收,屈曲或外展。)
2、优先对张力过高的或收缩的肌肉采用MET。
3、保持肌肉处于中等长度位置,就是肌肉正常状态长度的位置,也是最舒服的位置。
4、治疗师通常施加中度的阻力,患者只需要10-20%的力量对抗。
5、急性损伤患者每次需要抵抗治疗师的阻力5-10秒,通常重复3-5次,而慢性损伤患者可以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重复20次。
6、对一些没有知觉的肌肉高张力状态者,轻柔拍打正在收缩的肌肉可以恢复其知觉。
收缩-放松(CR)、交互抑制(RI)、等长收缩后放松(PIR)、收缩放松拮抗收缩(CRAC)等几方面内容。
(以肱二头肌张力过高为例)
收缩-放松(CR)
目的:放松张力过高的肌肉,恢复肌肉的感觉,评估肌肉的虚弱和疼痛。
姿势:治疗师将患者的肘关节置于休息位,即伸屈中立位,或感觉到阻力障碍出现。
动作:治疗师握住患者的前臂并固定住肘关节,告诉患者“不要让我带动你”,然后逐渐牵拉肘关节。患者抵抗阻力5-10秒,确保患者没有屏住呼吸并重 复3-5次。
交互抑制(RI)
目的:用于急性损伤,抑制疼痛,能够巩固CR取得的松弛效果。
姿势:例如要拉长肱二头肌,伸展患者的肘关节到感觉到阻力障碍或患者感到疼痛之前。
动作:治疗师对患者说“不要让我带动你”,推动前臂,试图屈曲肘关节。维持5-10秒,动作重复3-5次。
等长收缩后放松(PIR)
目的:延长短缩的肌肉和相关的筋膜,以及减轻触发点疼痛。
姿势:治疗师将患者的肘关节置于休息位,即伸屈中立位。
动作:治疗师缓慢轻柔地将患者的肘关节伸直,直到引起疼痛之前或治疗师感受到来自肌肉和筋膜的阻力。治疗师此时告诉患者“不要让我带动你”,让患 者对抗阻力5-10秒,然后试图让患者放松,治疗师把肘关节过伸拉。维持几秒,直到患者完全放松。重复3-5次。
收缩放松拮抗收缩(CRAC)
结合了PIR以及RI方法,先施行一种技术,再施行另一种技术即可。如拉长肱二头肌:先伸展患者肘关节至出现阻力或疼痛前的点,然后让其进行肱二头肌抗阻(向心收缩),语言引导“对抗我”。然后转换手的位置,让其 进行肱三头肌抗阻(向心收缩),语言引导“对抗我”。反复重复即可。
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激痛点(来源于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