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最诡异的奇谋,相传为神灵传授,曾国藩直言:此计不可能存在
提起韩信就会想到刘邦的那句话,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韩信是战神,史书记载韩信善于打仗,用兵如神。韩信所领导的战役无数,最精彩的还是潍水之战。信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大破楚军十分精彩。对于韩信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史学家们有很多猜测。晚清重臣曾国藩甚至认为潍水之谋是司马迁杜撰的。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05年,刘邦在与项羽的战斗中战败被项羽打的丢盔卸甲。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邦听从萧何计策,重用韩信加封韩信为大将军命令韩信反击楚军。韩信早年间四处不得志,空有将帅之才无处伸展。而今刘邦重用韩信对韩信有知遇之恩,所以韩信十分卖力的为刘邦打仗。在平定天下时,韩信一鼓作气带领刘邦的大军南征北战。
在打到齐国时,韩信军中传来了齐国投降的捷报。原来汉王早已派手下谋士前往齐国游说齐王投降了。按照常理既然齐王投降韩信理应撤军。可韩信手下谋士却不这么想。他对韩信说 ,汉王命令你攻打齐国,虽然现在齐国已然投降但是没有下诏书让你停止攻打齐国。既然如此,你应该按照汉王之前的命令继续攻打齐国,否则一定会落人口舌说你不执行汉王的命令,你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呀。
这个谋士一语中地道破了刘邦最大的顾忌。刘邦忌惮韩信手里的兵权,此时外有项羽刘邦不得不把军国大权交于韩信。但是打心底里刘邦还是信不着韩信,因此如果他停止命令攻打齐国,势必刘邦会拿这件事做文章。领导最想要的是忠于自己的人,是无条件执行自己命令的机器。如果你不听老板的话,老板完全可以解雇你。但你如果不听皇帝的话,皇帝可以杀你。
但此时的韩信依旧犹豫不决,他不想白白耗费力量攻打已经投降的齐国。谋士见状又说出一个让韩信觉得不得不攻齐国的理由。在《史记》记载,韩信的谋士说,郦食其凭借自己的谋略,为汉王获得齐国70余座城池。而将军不远万里,征战天下才攻下赵国50余座城池。您如此受累,郦食其仅仅动动舌头就比您的功劳大,您能忍得下这口气吗?现在攻齐还能使郦食其自食恶果,何乐而不为呢?韩信被谋士的话所激怒,果断发兵攻打齐国。看见汉军齐王大责郦食其,教训他不该失去信用攻打投降的齐国。为了报仇,也为了跟刘邦决裂。齐王将郦食其烹死然后向项羽求救。项羽接到齐王的求救后,准备大军向齐地进发。他认为韩信军队连年征战且连夜奔袭齐地,士气早已溃散,此时正是攻打韩信的大好时机。齐王把项羽的军队汉军的地面,与韩信的大军仅隔着一江潍水。龙且的谋士认为汉军远道而来,锐不可挡。不如深居简出坚守,等待汉军锐气耗尽再出战。另一方面在齐国就地宣扬齐王还健在,利用齐王的威望鼓动齐国百姓造反。
然而项羽的部将龙血虽然骁勇善战但刚愎自用,鲁莽高傲不听他人劝阻。龙且认为如果用谋士的计策不仅成效缓慢,而且还彰显不出自己的功劳。他决定不听从谋士建议直接出兵攻打韩信。龙且有这个力量,也有这个能力。他的士兵远多于韩信并且有齐王的支持。
龙且派遣士兵到两军阵前叫骂,逼迫韩信出战。随即韩信出战与项羽军队大战于潍水河畔。韩信打不过龙且且战且退。龙且大喜过望急忙命令军队追击。当楚军渡河时,韩信突然掉头迎战并且掘开潍水。可怜楚军还未渡河,就被洪水淹没于浪涛之中。
原来早在交战之前,韩信就命令手下军队掘开潍河之水。命令士兵准备泥沙口袋堵住河道。只要楚军过河之时,就把泥沙口袋撤走使得大水顺江直下淹没楚军。在这场大战中项羽的大将隆起也被杀死。韩信巧妙的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获得了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但由于这一战役过于完美,也使得后来的人对此产生了怀疑。由于这次战役最早见于史记记载,所以晚清重臣曾国藩认为这是司马迁杜撰的,为的是美化韩信功绩。那么韩信的计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关于这个故事,民间也有一个版本。民间版本里面说韩信的计策是他拜祭黄石公神像时,黄石公授予他的。而他之所以能够打败楚君也是仰仗黄石公的保佑。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这条计谋是由韩信的老师姚端所传授。而姚端与留侯张良一样同为黄石公的弟子。
但如果细细的推销不难发现,潍水之战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首先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攻打齐国时是冬天,潍水会在冬季时水量减少。而韩信又命士兵准备数万个口袋阻断河水,所以这些河水经过一夜的势能积累,一旦把口袋撤走顺江而下的河水将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就算河水不能全歼楚军也能够将楚军围困在核心之中,让楚军方寸大乱。结语综上所述,韩信的潍水之谋在历史上可能确有其事。而曾国藩等人质疑这个而曾国藩等人质疑这个计谋的正确性,可能是没有考虑到当时独特的地理原因。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对天时,地利人和能够有这么充足的认识,也能够侧面烘托出韩信的个人才能。你对韩信的计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