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热的冷思考
最近,电影《冈仁波齐》在文艺圈内很热,我之所以说是“文艺圈”,因为这部片子的导演和编剧显然很理想化,这部试图与众不同的电影,包括题材,包括表现手法,实际上难以打动大众,它是小众化的。
因为凡是涉及净化灵魂的作品,我尚未看到能对大众起到潜移默化或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同前些年张艺谋精心推出的《山楂树之恋》,观众在为那个纯情的时代甚至流下了眼泪,但走出电影院,依然有许多流过泪的人纵情声色……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必然有着不同的灵魂呈现,何况不同的文化背景呢?而《冈仁波齐》完全表现的是朝圣生活,这于藏民族之外的所有民族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的人,真的只能是“观众“,是”局外人“,大众无法去置换自己,从而带来震撼心灵的效果。但小众,即文艺圈子里的人,因为天生敏感,能有所触动,并吟诗作赋,感慨一番。但感慨过后,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
导演试图用一种鲜明反差的效果来剌激观众,公路上,那嗑长头的朝圣者与背向而驰的车队,实际上代表了现代与传统、物质与精神的两组元素,结果这种对比带来的效果是,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指责那些开车的人为何不减速,不向那些虔诚的磕头者致意。
我认为,如果导演执导这部片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便认为洗涤了观众的灵魂,那便大错特错了。前面说过,这是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不同世界的人,谁也无权指责他们各自的选择。
开车的人,也许正急于赶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快,他们要赶在某一场大雪或风暴之前抵达某个歇息点,他们的脑中装着的是一家的油盐柴米,是一趟下来的利润多少,对常见的朝圣者已习以为常。各自的世界,互不打扰。
正如那些朝圣者,他们也许从未在意过开车的人要减速向他们致意,“在意“的是局外人,是观众。一个真正虔诚的朝圣者,心中只有一步一步接近的”佛“,而没有其他。
如果指责司机们不减速的理由成立,那么,批评朝圣者的理由也可以成立。当朝圣的习俗形成时,那时是没有平坦宽阔的公路的,朝圣者都是选择艰险的路以“苦其心志“,才能以显虔诚,升华灵魂。
但自从有了现代公路,朝圣者就自然选择了这样一条较为轻松的路,这是不是虔诚度已不如以前了呢?而且,修建青藏公路时,平均每公里都牺牲了一名战士,那平坦的公路边,每隔不远就有简易的墓碑,又有谁放缓脚步向那些伟大的战士致敬呢?不仅朝圣者没有,我想许多进藏旅行的人很少有。
因此,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很难说谁能影响谁。倒是导演安排的一个情节,已将他的初衷给毁了。电影中,客栈的女老板称自己身体太差不能前去朝圣,愿以10万元请人代替。这样的情节绝对是真实的,也符合西藏受现代生活冲击的事实,连藏人中都有了女老板这类用金钱换取灵魂的人,外部世界,物欲横流,净化心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能靠磕长头能解决得了的。
世界就是这样,强势文化总会像一块磁铁,吸附着其他的铁屑,不管你是否愿意,只要铁屑一步步靠近,最终会身不由己。这部电影的价值,我认为只有“提醒“,提醒外部世界的人,还有一种人活在另一种世界里,对物欲的贪念,可以适可而止,如此而已。
至于片尾曲——导演给我们准备的心灵鸡汤,那完全是虚伪的呓语: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导演教导人们净化得“两手空空“,他自己正计算着这部片子赚了多少银子,下一部片子该潜规则谁——请原谅我此刻的灵魂有点肮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