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赚大钱的老板,往往思维层次远超常人(深度分析,建议收藏)
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一辈子能赚多少钱?
我们来算一笔账
按照普通人的正常收入月薪1万计算,一年12万。从25岁开始工作,到55岁退休,30年360万。
别跟我扯国家法定65岁退休,问题是,过了55岁还有人要你吗?
360万扣除买房、买车、养孩子和基本生活费,还剩多少。
听起来是有些刺耳,但这就是现实。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聊到这个话题。有一个哥们算完账,沉默了很久。
“我辛辛苦苦一辈子,居然只够养家糊口。”
是的,大多数人每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赚的钱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我们身边也总有人赚了大钱,甚至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会把原因归结于,这些赚了大钱的人,是因为本来就有钱、有资源,钱生钱当然容易了。
你给我一个亿,我存银行一年也能赚500万。
可现实生活中,真让你一夜暴富,你也不见得能把钱守住。
比如,很多一夜暴富的拆迁户,没过几年就被打回原形,甚至还不如以前。
因为职业原因,万万每年要接触上百位老板。我从那些成功的老板身上,总结出了一个重要原因。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钱,而是思维层次。
真正能赚大钱的老板,往往有远超常人的思维层次,他们看待问题总能一针见血,对赚钱的理解也远超常人。
拆迁户为什么守不住钱,说白了,财富和认知相差太大,靠运气得到的钱,最终凭本事亏掉。
因此,普通人要想赚大钱,最主要的是学会有钱人的思维层次。
我把有钱人的思维层次称为逻辑思维,普通人的思维层次称为归纳思维。
我们先来看看普通人用归纳思维如何赚钱。
以大家创业最多的餐饮行业为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生意差的餐厅越喜欢打折,越打折生意又越差,而生意好的店几乎不打折。
比如海底捞,我经常和朋友去吃,从来没见过它做活动。大家也都知道,海底捞是靠服务制胜的,吃饭等位免费美甲,免费擦鞋,过生日服务员唱生日歌。
生意好跟打折促销没半毛钱关系
那为什么生意差的店会陷入打折的死循环。
有三个原因。
第一,曾经靠打折,店铺生意有过提升,所以老板凭经验判断,生意差就应该打折。
第二,旁边的店一打折客户全被抢走,自己不打折不行。
第三,最近有一家店,因为做活动生意特别好,所以老板更加坚信自己的经验,认为打折能让生意好起来。
以上三点,都是老板靠眼见为实和经验判断的。
难道还会错吗?
答案是,眼见不一定为实,经验往往害死人。
这就是普通人的归纳思维最致命的地方。
餐厅要不要打折,不是由经验和观察对手决定,而是要搞清楚打折的本质。
打折必须让客户有种占便宜的感觉,如果没有,只会适得其反。
占便宜的本质是高价值到低价值的让渡。
举个例子,前几年苹果手机和华为pk,很多人发誓不买苹果,扬言支持国货。
结果苹果降价1000,直接卖爆了。
说明啥,大家觉得现在买有1000块的便宜占。
所以,打折促销的核心是消费者认可你的价值。
而价值,来自于日积月累。比如你的店铺形象好,服务好,菜谱好,综合起来,客户觉得值100块。你打八折,他觉得占了20块便宜,就有可能来消费。
但如果,你长期打折8折,客户就会养成习惯,认为你就值80块。
下次打折想要吸引客户,必须比80块更低,客户才会有占便宜的感觉,要不然就是自嗨。
搞清楚了生意的好的本质,你才能明白,生意好和打折没什么关系,重点是让客户有种占到便宜的感觉。
花了100块,有远超100块的体验,客户觉得占到了便宜,自然会满意。
这就是海底捞为什么愿意花钱搞服务,而不是天天打折促销。
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眼睛看到的往往只是表象,你如果简单地把生意好归纳成做促销活动。就会陷入死循环。
经验更是害死人。
比如,你曾经看到上海的天鹅是白色的,北京的天鹅是白色的,东北的天鹅也是白色的。
于是,断定全国的天鹅一定都是白色的。
当然,此刻你听到这个结论肯定觉得很幼稚,小孩子都知道有黑天鹅。
你觉得幼稚,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
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归纳思维的错,相信眼见为实,靠经验办事。
比如,明明股市80%的人都会被割韭菜,可依然有人飞蛾扑火。
因为总有人相信眼见为实,看到股票持续上涨就认为是机会。
再比如,前几年商铺很火爆,大家都喜欢买商铺,认为一铺养三代。但受线上冲击,很多人买的商铺现在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当时买商铺完全凭经验和眼睛,看到朋友的买赚钱了,自己以前的买也赚钱了,那继续买肯定没有问题。
但请注意,经验没有错,眼见为实也没有错。归纳思维最大问题在于,任何经验都有大前提。
比如,买商铺的大前提是人流集中红利,如果你买的这个地方,无法集中人流,商铺将一文不值。
十年前买商铺,电商冲击小,线下消费集中,大家喜欢去商业街和大商场,现在不仅线上分流,而且商圈也极为分散,大多消费在小区就能解决。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去大商场和大超市购物了。
因此,如果你喜欢用归纳思维做事,为了避免失败,建议做事情前,先搞清楚自己经验的大前提是什么。
当然,最好换一种思维方式。毕竟,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归纳思维永远赚不到大钱。
找到了自己赚不到钱的问题所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有钱人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从不相信眼见为实和自己过往的经验,坚持逻辑大于天。
而且当事实与逻辑不相符的时候,逻辑永远比现实准确。
在贝壳之前,房屋中介市场的现实是中介为了佣金忽悠客户,制造假房源,同行为了佣金也会互相撬客户、赚差钱。
如果左晖相信现实,永远不会有贝壳的诞生。
万幸左晖笃定逻辑大于天,最终贝壳仅用两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比万科和碧桂园的总和还高。
我们来看看左晖是怎么用逻辑思维做到的。
按照正常交易逻辑。客户想买房,经纪人把合适且放心的房源推荐给客户,客户买到合适房源,又会给经纪人介绍更多的客户,有了更多客户,经纪人赚得多,也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好生意。
可现实完全与逻辑不相符。
为什么?
原因是,房产中介行业,平均每人每年大概成交3套住房,但是,行业的平均从业时间只有6个月。
也就是一个经纪人入行6个月,只卖1.5套住房,然后就有可能转行。
说白了,搞完这一单,经纪人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跟房地产打交道。
所以,很多经纪人为了短期利益,甭管有没有房子先把客户忽悠住,甭管客户能不能成交,先把房东忽悠住,只要有机会成交,什么承诺都干讲,反正拿完佣金就转行了。
这是现实情况。
多数从业者选择了相信现实,尽可能地靠忽悠成交客户,结果搞了几十年,也没人把市场做大。
前几年大家一提到房屋中介,印象普遍不好,觉得这帮人没有职业道德,就是这个原因。
左晖用逻辑思维重新梳理行业问题,发现了三个核心点。
第一、客户对中介不信任,担心被忽悠,所以会同时找几家比对,同行为了抢单往往恶性竞争;
第二、经纪人之间互相提防人为制造假房源,导致有客户咨询,经纪人也不一定找不到合适房源;
第三、经纪人社会地位低、收入低,人才留不住。
这三大问题,造成了整个中介市场的恶性循环。
中介信息不流通,客户找不到好房源;
没有好房源,中介收入低;
收入低,中介就会忽悠客户,能赚一个是一个;
客户被中介忽悠,就会提防中介。
好房源更少,需求也更少,中介的收入更低,行业环境更差。
到这里,我们清楚了现实的情况,接下来就要让它回归逻辑。
左晖的解决方案是:
第一、针对房源信息不流通和假房源问题,提出贝壳真房源的口号,推出楼盘字典。
以前房产网站的信息都是经纪人自己发布的,很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推出真房源,贝壳的前身链家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一家一户的筛查,建立同城真房源共享平台。所有经纪人都可以在贝壳平台,成交和转介绍客户。
实现房源共享、客户共享。
第二、客户担心被经纪人忽悠。
2018年,左晖找到明星黄轩代言,提高品牌公信力。同时所有交易在线化,公司公开承诺,在贝壳买到的房子,出现任何问题由贝壳公司兜底,不管经纪人是否离职转行。
第三、解决经纪人收入低、人员不稳定的问题。
左晖经过计算,经纪人收入必须高出社会平均收入的1.2倍,这样才能找到有品质的经纪人。因此贝壳提高了中介费,并且不从同行挖人,直接招聘大学生,从一开始就灌输贝壳的经营理念,打造高薪高素质团队。
经纪人稳定,就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忽悠客户,客户服务满意,就会介绍更多的客户,有了更多的客户,经纪人的收入更高,更稳定。
这样,现实与逻辑就完全吻合了。
另外,左晖还要深挖底层逻辑。
房地产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既然是人的交易,信任永远是第一位的。
没有信任这个底层逻辑,中介行业永远做不大。
据说贝壳13万经纪人不仅能记住小区几百户业主的名字,甚至连业主家的狗的名字也能记得住。
有一个小故事,经纪人丹丹晚上加班,客户张大妈看到,顺手从家里端了一盘饺子送到店里。
这份饺子的含量,我相信比金钱更能打动人。
张大妈为什么会送饺子,那因为张大妈的小孙子眼瞅着马上要上学,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要么太贵,要么地段不好。
丹丹知道情况,硬是加了几个礼拜的班,天天找同行问房源,这才帮大妈找到了经济范围内合适的房子。
所以,从此以后,丹丹和大妈一家人成了好朋友。
用逻辑思维先找到正确的逻辑,然后继续深挖打通底层逻辑,这就是有钱人赚大钱的绝招。
对比普通人的归纳思维和有钱人的逻辑思维,你会发现。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金钱和资源这些硬性条件,而是思维层次。如果你是归纳思维,不管多么努力,永远也赚不到大钱。
一辈子只能混个温饱。
好比,无论你把多少辆马车连在一起,也不可能是火车。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如果你想赚大钱,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思维层次,从归纳思维进化到逻辑思维。
所以,从此刻起,忘记以前的归纳思维,开始用逻辑思维赚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