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蔽验收资料你们会填写吗?”
6、C5施工记录
6.1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C5-1)
6.1.1隐检记录编号应按专业工程分类编号填写,按组卷要求进行组卷。隐检内容应将隐检的项目、具体检查内容描述清楚,主要原材料的复试报告单、主要连接件复试报告单等复试报告单编号填写清楚,当文字不能表述清楚可用节点图进行说明。检查意见要明确在隐检中,一次验收未通过的要注明质量问题,并提出复查要求。复查结论要针对第一次验收的问题进行复查,要对改正的质量问题描述清楚。
6.1.2钢筋隐检内容: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钢筋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主要钢筋原材复试报告编号,钢筋竖向水平各自的型号、排距、保护层尺寸、箍筋的型号、间距尺寸,钢筋绑扎接头长度,垫块规格尺寸,钢筋绑扣形式、火烧丝朝向等,若钢筋规格与图纸不相符,还应将钢筋代用变更的洽商编号填写清楚。
6.1.3钢筋绑扎隐检要求
框架柱 |
一、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经清理干净。 二、采用定距框控制主筋位置。 三、柱箍筋: 1、第一根箍筋50mm起步。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为135度,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10d。 3、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4、箍筋的接头应沿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绑扎丝头应向里。 5、箍筋加密区高度按图纸要求是否为全高加密。若非全高加密,应取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楼层柱净高/6、500mm三者较大值。 四、搭接面积百分率50%,搭接接头错开,满足中-中1.3llE。 |
框架梁 |
一、梁箍筋: 1、第一根箍筋50mm起步。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为135度,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10d。 3、箍筋的接头向上,沿主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绑扎丝头应向里。 5、箍筋加密区高度按图纸要求是否为全加密。若非全加密,一级抗震取2倍梁高且大于500mm,二至四级抗震取1.5倍梁高且大于500mm。 二、梁主筋 1、主筋搭接上铁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在支座附近。 2、当两的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3、梁上部非贯通筋截断一皮铁取ln/3,二皮铁取ln/4。ln为相邻两胯较大的净跨值。(边跨直接取净跨值) |
板 |
一、主筋 主筋若为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度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3d,弯钩朝向内侧。 二、马凳 马凳使用短料钢筋制作,布置间距且以保证负弯距筋不变形为准。 三、垫块 600mm×600mm梅花分布。 |
墙体、暗柱、连系梁钢筋 |
一、.墙体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经清理干净。 二、移位的墙体钢筋已经按1:6调整,一级钢筋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已调直。 三、起步筋要求: 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墙第一根水平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混凝土楼面30mm(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 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5、连系梁箍筋入柱一个箍筋50mm。 四、墙体竖筋搭接处要求: 1、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搭接处至少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小于三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心到中心1.3倍搭接长度。 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拉钩安装时配以双T卡或双F卡。 五、竖向梯子筋 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顶模筋长度为墙厚减去2mm。 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保护层为15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磨平并刷好防锈漆。 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m,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六、水平梯子筋的要求 1、.采用短料钢筋制作。 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要控制高度,并绑扎到位。 3、.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七、.柱的定距框:要求制作标准,绑扎牢固。 八、保护层要求 1、柱、墙、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墙水平筋为15mm, 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九、对箍筋的要求: 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度。 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即与主筋绑扎到位。 4、四个角在同一水平面上。 5、邦扎牢固。不丢扣、不松扣。 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0m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0m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在上部两边。 9、单支箍筋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 十、洞口加筋要求: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要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十一、连系梁钢筋锚固: 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十二、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如果小于或等于25mm,按25mm。如果大于25mm,按主筋直径。 |
6.1.4钢筋直螺纹连接隐检
6.1.4.1直螺纹连接品种规格。
6.1.4.2套筒有出厂质量证明,原材与接头经试验合格。
6.1.4.3直螺纹接头相互错开,在35d(需将具体数值计算出,如直径25mm搭接875mm)范围内受拉区接头率小于等于50%(Ⅰ级接头百分率不受限制)。
6.1.4.4接头处套丝必须外露,但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套筒与钢筋连接牢固。
6.1.4.5现场钢筋接头取样后的处理措施。(如采用焊接补强,则还应有相应的焊接工艺检验)
6.1.5地下施工缝隐检内容:施工缝留置位置是否正确。水平施工缝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清干净,调整钢筋。竖向施工缝剔除钢丝网、松动石子、松散混凝土,露出混凝土密实部位,清干净,调整钢筋。墙体竖向施工缝用双层小眼铅丝网封堵严密,并绑扎牢固。顶板、楼梯施工缝用竹胶板按钢筋位置进行封堵。检查外墙施工缝是否有防水措施(止水条、止水钢板等)。
6.2预检记录(表C5-2)
6.2.1预检记录编号应按专业工程分类编号填写,按组卷要求进行组卷。预检内容应将隐检的项目、具体检查内容描述清楚,主要原材料的复试报告单、主要连接件复试报告单等复试报告单编号填写清楚。检查意见要明确在预检中,一次验收未通过的要注明质量问题,并提出复查要求。复查结论要针对第一次验收的问题进行复查,要对改正的质量问题描述清楚。
6.2.2模板工程预检内容:检查模板表面的清洁,使用脱模剂种类及脱模剂的涂刷;检查冬施大模保温;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及预留洞口位置;次梁和外墙洞口上下层均有通线检查,模板支撑情况,包括牢固性、稳定性、支撑间距、上下层立柱对准,并铺设垫板、海绵条粘贴接缝严密性;模板清扫口的留置、模内清理情况;节点细部做法(须绘制节点大样图,并注明实际尺寸)、止水要求、模板起拱情况等。所有上述检查内容均应填写清楚。
6.2.3顶板、梁、楼梯模板预检
6.2.3.1模板板面已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钢筋网内杂物已清理干净。
6.2.3.2板模采用2440 mm×1220 mm×12mm竹胶板,板缝采用硬拼形式,板墙处模板固定牢固。
6.2.3.3模板误差:标高、轴线偏差、截面尺寸±3mm之内,模板相邻板面高低差小于2mm,表面平整度小于2mm,模板起拱的数值(按净跨度的1/1000—3/1000计算出具体数值)。
6.2.3.4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双向间距1200mm,主龙骨100×100木方,间距1200mm;次龙骨50×100木方,间距300mm,次龙骨木方直立使用。(间距的具体数值依实际情况确定)
6.2.3.5模板支搭上下两层立杆对齐,下垫50mm厚通长脚手板。
6.2.3.6模板支撑牢固稳定。
6.2.4墙柱模板预检
6.2.4.1模板板面已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模内已清理干净。
6.2.4.2墙柱模板采用定型全钢大模板,外墙截面尺寸,内墙截面尺寸,电梯井净空尺寸,对角线尺寸。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
6.2.4.3模板误差:轴线、截面尺寸±3mm之内,预留洞中心线位移小于5mm,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小于3mm,宽高在±5mm之内,对角线小于6mm,墙垂直小于3mm,阴阳角方正、顺直小于2mm。
6.2.4.4门窗洞口、预留洞口模板固定牢固,周边用3mm厚海绵条封闭严密。
6.2.4.5大模板使用柔性支腿,穿墙螺栓、柱箍已紧牢,模板牢固稳定。(未使用定型钢模板的还需说明板面材料、厚度,背愣材料、尺寸、间距,支撑系统材料、间距等)
6.2.5地上施工缝预检内容:施工缝留置位置是否正确。水平施工缝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清干净,调整钢筋,浇水湿润。竖向施工缝剔除钢丝网、松动石子、松散混凝土,露出混凝土密实部位,清干净,调整钢筋,浇水湿润。墙体竖向施工缝用双层小眼铅丝网封堵严密,并绑扎牢固。顶板、楼梯施工缝用竹胶板按钢筋位置进行封堵。
6.2.6钢筋加工预检内容:以后台加工量为单位写一张预检单,针对主要截面尺寸框架柱、梁、墙、板的弯折点位置、接头质量、箍筋、马凳、水平和竖向梯子筋、框架柱和暗柱定位框、双F卡、砂浆和塑料保护层垫块质量等。
6.2.6.1钢筋平直、无老锈。
6.2.6.2说明使用钢筋的级别、直径,一级钢筋的冷拉率。
6.2.6.3说明弯折处的角度和平直长度,竖向梯子筋顶模筋两端磨平并刷防锈漆。
6.2.6.4附图。
6.3地基验槽检查记录(表C5-5)
6.3.1注明地质勘察报告编号,基槽标高、断面尺寸,必要时可附断面简图。注明土质情况,附上钎探记录和钎探点平面布置图。若采用桩基还应说明桩的类型、数量等,附上桩基施工记录、桩基检测报告。
6.3.2检查意见要明确,验槽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要描述清楚。根据检查情况在相应的结论框中划勾。在检查中一次验收未通过的要注明质量问题,并提出具体地基处理意见。
6.3.3对进行地基处理的基槽,还需再办理一次地基验槽记录,在内容栏,要将地基处理的洽商编号写上,基底的处理方法等描述清楚,并应画图注明标高、位置、厚度、方向等情况。
6.3.4验槽记录上要及时加盖五方公章。
6.4地基处理记录(表C5-6)
6.4.1处理方案中标注清楚需要处理的部位:写明需要处理的实际情况、具体方法及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最后必须经设计、勘探人员签认。
6.4.2灰土、砂、砂石三合土地基应有土质量干密度或贯入度试验记录。并应做击实试验,提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及根据密实度的要求,提供最小干密度的控制指标。重锤夯实地基应有夯实报告及最后下沉量和总下沉量记录。
6.4.3应附处理部位平面、剖面图,注明处理范围的大小、与相邻轴线尺寸关系、深度、方法等。
6.5地基钎探记录(附图)(表C5-7)
6.5.1钎探记录表中施工单位、工程名称要写具体,锤重、自由落距、钎径、钎探日期根据现场情况填写,签字齐全。钎探中若有异常情况,要写在备注栏内。
6.5.2钎探记录表原则上应有原始记录表,污染严重的可重新抄写,但原始记录仍要原样保存好,附在新件之后。重新抄写的记录数据、文字要与原件一致。
6.5.3在钎探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软弱土、硬土情况,轴线位置、面积大小深浅尺寸。
6.5.4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较大,钎探平面图可分段绘制,防止出现探点过密、点号字迹太小而看不清楚的情况。
6.6混凝土浇灌申请书(表C5-8)
应由施工现场工长填写申报,由建设(监理)和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员批准,每一台班都要填写。表中各项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清楚、齐全,不得有缺项漏项。准备工作应逐条完成,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准浇灌混凝土,否则补好后再申请。准备工作核实完备后,方可批准浇灌混凝土。
6.7预拌混凝土运输单(表C5-9)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随车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运输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使用部位、供应方量、配合比、坍落度、出站时间、到场时间和施工单位测定的现场实测坍落度等。
6.8混凝土开盘鉴定(表C5-10)
6.8.1由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开盘鉴定(C5-10),各方签字必须齐全,表中“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MPa)”一栏,由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制作的28天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值用签字笔整齐填写。
6.8.2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搅拌机组、混凝土试配单位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
6.9混凝土拆模申请单(表C5-11)
6.9.1在拆除现浇混凝土结构板、梁、悬臂构件等底模和柱墙侧面模板前,应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单并附同条件混凝土强度报告,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拆模。
6.9.2阳台模板应保持三层原模板支撑,不宜拆除后再加临时支撑。
6.9.3后浇带模板应保持原支撑,如因施工方法需要也应先加临时支撑支顶后拆模,后浇带梁头支柱要使用双排支柱,并有足够的刚度。
6.10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表C5-12)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做记录。各项的温度记录应与养护测温记录相对应。对于预拌混凝土,可用此表记录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
6.11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附图)(表C5-13)
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点号等。测温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如边、棱角部位、墙板中部、独立柱等。应及时根据测温记录计算成熟度,达到冬施方案中计算的混凝土达到4MPa时的成熟度后,即可进行4MPa同条件试块的试压。
6.1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附图)(表C5-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入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应包括测温点的部位、点号等,剖面图应包括竖向一个测孔的不同深度等。
6.13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C5-17)
地下工程验收时,应对地下工程有无渗漏现象进行检查,填写《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包括裂缝、渗漏部位、大小、渗漏情况、处理意见等。发现渗漏现象应制作《背水内表面结构工程展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