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高校频频爆冷,预示着专业为王时代的到来?谁为专业把脉
2021年高考录取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从提前批次到本科批次(一批次),知名高校爆冷的消息不绝于耳。名校爆冷的背后实际上是冷门专业在作祟,个别专业拉低了学校的投档分数,而不是学校所有专业皆如此,优势专业或者说是热门专业录取分数依然坚挺。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聘中,985,211大学毕业生的身影屡见不鲜,甚至是某街道办事处的招聘都出现了研究生扎堆报考的现象,体制内“铁饭碗”成了“香饽饽”。如果仔细了解就不难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凭借自身所学的专业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是名校毕业生,同样也逃脱不了严峻的现实。
这些活生生的实例正在转变着家长、高考生的观念,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宁可选择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也不去考虑名校的冷门专业,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名校爆冷、断档等现象已见怪不怪。有些省份的高考志愿甚至是通过2--3次征集才勉强完成招生计划,是否预示着专业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目前来看,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电气类、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报考热度不减,公费师范(特别是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院校普遍较热,要么选择就业好、高薪的专业,要么选择能稳定就业的行业门类。被认为是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无人问津。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热门专业能不能代表4年后仍是热门专业,热门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现在的热门专业可能因为开设学校过多过滥,4年后人才过剩,就业可能更加困难。另外热门专业也并不一定都是适合自己学习,如果没有学习兴趣,或者是因为自己某个学科较差,很难顺利完成学业,何来以后的就业。
有些网友就会问了,到底选什么专业好?谁能为未来的专业把脉?
在高考志愿行看来,只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对某个行业、职业有兴趣、有动力、有热情,才是最根本的。都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可是有些高考生根本提不起兴趣,他能学好吗?学不好还想有好工作?恐怕连完成学业都是问题。
另一方面,选专业不能脱离学校,同样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性大学和行业性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不同层次的高校的教学能力、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等都有区别,普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能和985,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有可比性吗?
知名高校频频爆冷,预示着专业为王时代的到来,谁为专业把脉?答案就是高考生自己。专业、学校要与高考生匹配,适合自己的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