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特价APP用户破亿,看电商C2M带领产业带转型重生

导读:
11月11日消息,淘宝C2M事业部首次公布了淘宝特价版的用户数据:破1亿。截至9月底,其月活数据(MAU)为7000万+,其年度活跃用户(AAU)为1亿+。

电商平台通过创立工厂直购节、1元购物节等活动,既满足消费者追求“超高性价比”诉求,又能帮助外销型制造企业以“薄利多销”打造爆款,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淘宝特价版等工厂直销平台掀起的“特价经济”新风潮,正成为产业带工厂复苏的主要推动力。

今年惊喜之处在于,吃到双11“红利”的商家中,除了大大小小的品牌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产业带的中小商家,同样释放出了强大的爆发力。

可爱又迷人的C2M战略

2020年3月26日淘宝首次发布C2M(用户直连制造)战略,并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APP,该APP一经发布,也迅速登上苹果App Store免费排行榜上的前列。

9月23日淘宝特价版宣布,联合百万商家一起推出“一元更香节”。

10月9日淘宝特价版推出“一元更香体验店”首家落户上海。

10月10日起,淘宝特价版超过1亿件厂货全部1元包邮。

11月11日淘宝特价官方宣布用户数据破亿。

据介绍,淘宝特价版主要是通过直通工厂,提供源头好货,从而让消费者享受极致性价比,目前,淘宝特价版已经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更成功帮助产业带外贸工厂起死回生。

数字化带来业务升级

下沉市场虽然用户规模增速放缓了,可用户需求的满足上,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改变,下沉市场消费也呈现多元分层的趋向。

比如,在一二线发展放缓的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等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兴起了一波“开店潮”。今年6月,DT财经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三个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开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线城市,且正在接近一线城市。

另外,下沉市场消费升级速度也在加快,“消费升级”使下沉市场迎来了重塑期,在这个重塑期中,不论是行业还是市场,都会迎来了更大变量的时间节点。

变量之一就是平台不用单依靠“低价”来收割用户,商品本身的品质也成为了另一个变量,淘宝特价版的诞生正好赶上了这样的风口。

平台通过大数据推算出用户喜欢什么产品,再按要求去生产什么产品。

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平台尽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剖解分析,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后,与品牌合作打造定制化产品,在它们的命名、调性、包装颜色、后期产品成分添加等方面都按照年轻人的喜好来。

最后,去掉库存、物流、分销等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既便宜,又符合他们喜好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自然能抓住大多数消费者的心,依靠大数据为产品赋能。

毕竟,大数据远比你自己更懂你。

一元特价进军电商

据官方介绍,淘宝特价一元更香体验店将精选来自120万产业带商家的货品,以全场1元的价格出售。

产业带是一条带状的链条产业集中区域,是相关或相同的产业的基地,在此区域内可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更好的壮大产业。在这产业带里资源会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

淘宝特价版“更香”定位的底气正是来源于背后数量庞大的中国产业带工厂。

比如,广东的3C数码产品、浙江金华的日用百货、江苏的家纺、福建的纸品、河北的箱包等等,一批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带,灵活按需定产,在传统制造业数字升级的浪潮中已抢得先机。在淘宝特价版上,这些优质的特色产业带厂货,被消费者称为“镇厂之宝”。

“1元店”是淘宝特价版联合产业带商家共同打造的“厂货橱窗计划”的一部分。有消息称,淘宝特价版计划3年内在全国开业至少1000家“1元店”。

不论是一元更香体验店,还是一元更香节,淘宝C2M事业部表示,淘宝特价版将持续加大厂货补贴力度,在消费者面前,没有“真香”,只有“更香”。

剑峰直指同样定位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拼多多曾于7月耗资1亿元高调举办“真香节”。取名更香,意在硬刚。

淘宝特价版对用户和商家的吸引力仍在不断升高,可靠的品质保障和物流售后,进一步改变下沉市场鱼龙混杂的格局。

屠龙勇士消灭恶龙

9月17日,淘宝特价版宣布和阿里内贸B2B平台1688打通,进一步丰富淘宝特价版的供给。“工厂直供”的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也让淘宝特价版成为外贸转内销的首选途径。

淘宝特价版在对平台商家的数据赋能方面尤其重视。入驻特价版的商家,可以通过消费者洞察提前预判趋势,并通过阿里的数字化系统降本增效。可见特价版的优惠价格靠的就是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效率提升,这是阿里生态和供应链优势的体现。

在传统链路中,品牌商掌握着渠道和用户,通过订单议价能力压低制造企业利润来覆盖自身的流通和营销成本。而制造企业长期从事订单生产形成了固有思维,知道怎么做好产品,但不知道怎么做好品牌,这是国内制造企业的普遍困境。

淘宝特价C2M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新的产业分工,企业负责产品、平台负责品牌和供应链,最大程度简化流通和营销环节,从而使价值回归制造,改变微笑曲线

在当代中心型商业世界中,战胜“信息不对称”这条恶龙的方法,是依靠把10条、100条、1000条交易线段,同时交错在一起的超级节点。平台电商就是手握超级节点的屠龙勇士。

用户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输入关键字,背后都隐藏着自己的需求,既然这些需求都在超级节点上,那么淘宝特价整合需求向产业带工厂指导生产,并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就成了这个信息超级节点的商业模式盈利点。

顺势而为的企业家,总是想办法通过消灭信息不对称赚钱。只是勇士不要重复屠杀所有恶龙之后,自己身上也长出龙鳞甲的故事。

柔性制造迎来升级

黑天鹅的降临直接改变了制造业的游戏法则。本来在春节后有序复工的工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而随着外贸市场的持续低迷,原先供需平衡的产能迅速过剩。

如果说品牌商还有机会转战直播等寻找新路径,不少产业带中的商家以批发、代工、贴牌生产为主,缺少自己的品牌和品牌意识,可以说是“失血”最为严重的群体。

6月10日,河南许昌舒莱卫生巾厂登陆淘宝特价版直播间,正式发布首款“国产清凉口罩”。仅一个小时左右的直播,经销商就拍下1250万定金,对应货品价值上亿,锁定7000万个清凉口罩。

这是全国第一款通过淘宝C2M模式,指导企业通过柔性供应链改造,自主研发生产的清凉口罩。而舒莱的这一场直播,也创下产业带商家在淘宝特价版直播的单品成交记录!

舒莱厂长介绍,原本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清凉卫生巾,除了内销国内市场,还重点出口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由于受环球疫情影响,外贸订单严重受损,今年前5个月的外贸损失超过8成。

自从3月底加盟了淘宝特价版,淘宝C2M模式对该公司的产销模式进行数字化升级,工厂产销逐步提质增效,外贸损失也开始慢慢抚平。

夏天到了,口罩戴着异常闷热,舒莱工厂在淘宝C2M模式指导下,调整生产线,把生产清凉卫生巾的核心技术投入到清凉口罩生产线,通过纳米微胶囊技术,包裹清凉因子,使得消费者戴上口罩后,就达到清凉舒适的目的。

臧丽表示,淘宝C2M模式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以前工厂是做什么卖什么,现在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外贸转内销与电商平台数字化价值研究报告》指出,电商平台通过创立工厂直购节、1元购物节等活动,既满足消费者追求“超高性价比”诉求,又能帮助外销型制造企业以“薄利多销”打造爆款,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淘宝特价版等工厂直销平台掀起的“特价经济”新风潮,正成为产业带工厂复苏的主要推动力。

 C2M带来超级工厂

像舒莱这样的商家不在少数。今年的天猫618,淘宝特价版全面深度参与,给产业带商家带来强劲增长,淘宝特价版已经成为产业带工厂回血自救的主阵地。

而淘宝也将以核心数字化能力和淘宝特价版为依托,在未来三年,帮助1000个产业带工厂升级为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为产业带企业创造100亿新订单,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造10个产值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

据了解,淘宝特价版是产业带商家最大的电商销售平台,今年这些中小商家不仅会在特价版上“卖货”,更重要的是依托淘宝特价版和C2M模式的数字化赋能,加速转型升级,从而打开更大的增长空间。

这么多的好货,凭什么能够低到1块钱?

归因于淘宝特价版成为推动外贸工厂转型内销的主阵地。除了上线厂货专属大促、发放定向消费券,淘宝特价版整合阿里经济体物流、金融、云计算等生态系统优势,为产业带工厂提供了C2M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

今年9月,阿里内贸批发平台1688宣布产业带升级计划,针对全国670万制造企业推出内循环三大通路,全面打通淘宝特价版,融合加工定制、批发分销和零售三大数字化平台,帮助产业带工厂跨赛道发展。

今年双十一累计成交额为4982亿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地级市一年GDP的销售额,所验证的不只是阿里经济体的爆发力,还有经济内循环格局下的增长潜力。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吃到双11“红利”的商家中,除了大大小小的品牌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产业带的中小商家,同样释放出了强大的爆发力。

原本扎根于线下市场被习惯性归为“传统”的产业带,“意外”成为双11狂欢中的新增量,不是偶然。

近日,天猫发布的《双十一产业带“回血”报告》显示,产业带天猫双11期间的总体成交额同比去年增加13.7倍。从天猫双11期间“过亿”产业带的数量看,广东、浙江、福建、江苏4省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成交量同比增速前10个产业带分别为:四川生鲜食品产业带、清河羊绒产业带、湖州童装产业带、广东家装灯饰产业带(中山)、宁波文教产业带、江苏南通家纺产业带、云南生鲜食品产业带、川渝纸品产业带、泉州婴童用品产业带、美妆产业带。

据悉,今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重启“春雷计划”,帮助中小商家尤其是外贸工厂应对疫情影响,实现数字化升级。“春雷”秋实,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11,来自全国2000个产业带的120万商家、30万个外贸工厂参与今年的天猫双11。

2020年的双11全球狂欢季,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内2000多个产业带的“回血之战”。

看多中国 时刻都不晚

有人说,电商平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带争夺战。
这样的观点可能只说对了一半,产业带显然成了电商巨头们争夺的新筹码,但各家对产业带的理解俨然不尽相同:
阿里已经给出了淘宝特价版、1688、聚划算、天猫等针对不同层级商家的扶持体系,背后隐藏着产业带的进阶路径。
拼多多走出了帮工厂卖货的局限性,开始帮助代工企业孵化自主品牌。
京东的动作还集中在撮合交易的初级阶段,而作为电商门外汉的快手刚刚开始试水。
作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鳞次栉比的产业带无疑是中国工业的典型特征。可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地区的产业带都无法摆脱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商业模式相对单一且脆弱,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一场疫情引发的生存危机,或许也是产业带走出品牌认知度低、盈利能力低、存活周转率低等弊病的契机。由此来思考电商巨头们抛来的橄榄枝,电商化大概率只是产业带追求的过渡阶段,核心诉求仍在于重塑产业地位的数字化转型。
结合当下产业带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四大理由:
其一,新兴消费力量正在推动产业链的价值重构。
 
不管是向下沉市场的扩张、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还是95后、00后等新世代走向舞台中心,所呈现出的相同景象在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个性化定制将是制造业的必然归宿。产业带工厂与淘宝特价版的合作C2M模式的前提是,产业链条的极度简化和数字化。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反馈制定科学的生产目标。
其二,数字化能力正在左右产业带的核心竞争力。
不同产业带在天猫双11中的表现,间接起到了“放大镜”的效果。比如有着“世界小家电之都”美誉的顺德,不仅在一个小时内冲进亿元俱乐部,整体成交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倍。原因在于数字化能力有利于洞察行业趋势、改善产品供给结构,形成了“优质优价”的正循环。
其三,供需关系正在改变商家与用户的连接方式。
产业带在转型中走出过去的“加工”环节,转向生产、销售、品牌的全产业链,比业务转型更有挑战性的是思维方式的升级。毕竟从当下供大于需的消费关系来看,“卖货”终归不是商家唯一的目标,跑通生产到品牌的进阶模式,恰恰是选择长期主义的标志。电商平台的产业链争夺战,是要为产业带打造立体化的转型升级通路。
其四,全球环境多变,提高产业链生产制造灵活度与周转率。

疫情反复,病毒变异能力远超人类想象。地缘政治再抬头,全球不稳定因素不断提高。产业带工厂大多低端属性,灵活度与周转率都偏低,抗风险能力较低,一不小心破产倒闭也是常态。通过C2M数字化进程打磨内功,提升对抗全球风险的能力,让无数中小商家首先保障生存下去。留在赛道上,才能去谈重塑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远大未来。
不论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搭建,还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商争夺下沉市场就可以看出,中国需求端已完成数字化普及。而互联网电商们更是数字化进程的弄儿,唯独制造环节的上游,数字化进程有待跟进。
沿循这样的逻辑,在推动产业带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场上的玩家们并非站在了同一起点上。如果说一些玩家刚刚到达第一层,有着层次分明的消费分级市场,有着多元化平台和阵地,以及在供给侧囊括了仓储、物流、金融等数字化全链路的阿里,早已站在了产业带转型的顶层。
按照天猫官方披露的数据,今年618期间还只有26个新品牌成为细分类目中的第一。在今年天猫双11的前三天,这一数字已经急速攀升至357个,其中不少新品牌孵化于产业带。同时这些新品牌正在驱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为一个地方的经济赋予新的活力。
回头来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围绕产业带的发力,绝不是什么坏消息。当这些平台有了超出成绩单之外的“共同理想”,产业带的数字化转型将越来越稳健,中国经济也将越来越有韧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