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趣阁|《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1987年版)
《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爱欲与文明》作者简介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生于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一生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马尔库塞是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马尔库塞一生著作很多。据初步统计,从1922年他作为博士学位的第一篇论文《论德国艺术小说》起,到1979年在逝世前出版的《无产阶级的物化》,共出版论著、论文、论集、谈话录近百种之多。影响较大的有:《历史唯物论的现象学导引》、《辩证法的课题》、《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
《爱欲与文明》内容简介
《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是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西方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从神话和美学中,马尔库塞探寻到了非压抑性文明存在的可能,即是建立本能和理性的新联系,但是这种新联系的建立是否就是一种文明的“倒退”,性本能在解放之后会不会对文明产生破坏性。
原著封面: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爱欲与文明》译者的话
把当代哲学中的某个哲学派别与马克思、特别是早期马克思的思想相融合,试图为治疗今日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提供药方,并为未来社会设计宏伟蓝图,可以说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倾向。在这方面,本书作者,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就是一个突出人物。
马尔库塞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1917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因对该党叛变革命、实施暴力的行径不满而于1919年退出。随后便到弗莱堡大学,先后受教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并在海德格尔指导下,于1922年写成了博士论文《黑格尔的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获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他又从事六年的书籍出版、发行工作。1929 年,他重返弗莱堡,进行哲学研究,三年后又因与其老师海德格尔在政治观点上发生分歧而离开了这个城市。这时,他结识了正在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网罗人才的新任所长马克斯.霍克海默尔,并成为该研究所的正式成员。当1933年希特勒执政时,他便亡命瑞士日内瓦,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预先设在该地的办事处供职。次年他移居美国,并于1940年起在美国定居。那时他在法兰克福迁往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研究所主持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所任职,战后任东欧组组长。以后他又重返教坛,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1951年)、哈佛大学 (1954年)、勃兰第斯大学 (1954-1967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1967年起)。在此期间,他并未自囚于书斋,而是积极干预现实,特别是对六十年代末在西欧、北美出现的那场既不满意资本主义社会,又反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学生造反运动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他被公认为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造反之父”、“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甚至被与马克思、毛泽东相提并论,与这两者并称为“三M” (英语中“马克思”、“毛泽东”和“马尔库塞”三个词的第一字母是M,故称“三M”)。1979年7月29日,他在应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之邀赴西德访问和讲学途中,逝世于施塔贝恩克,终年81岁。
马尔库塞毕生致力于把某些哲学思潮与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这种说法是完全符合事实的。然而,他同任何一位大思想家一样,在其一生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如果不说其理论观点,至少其研究重心,也发生过一系列的转折。他先后发表的大量著作就留下了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概要》 (1928年)、《论具体的哲学》(1929年) 中,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解释成为能实现完整的人而解放必然的新现实的激进行动的理论。这可以说是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最早尝试。他发表于柏林《社会》杂志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新材料》(1932年),表达了他对当时刚问世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独特看法,最早提出了有两个马克思,并要求回到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青年马克思去的观点。他在进入法兰克福学派以后所著的《哲学与批判理论》(1937年)和《享乐主义》(1938年) 中主要认为,哲学的重要功能是对存在的批判。这一论点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略)
《爱欲与文明》1961年标准版序言
设想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作为现存文明在现阶段的一种真实可能性,这似乎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承认这种可能性有理论根据,是科技成就的一种扩展,也还是必须注意到,正是这些成就在为相反的目的服务,即为维持统治者利益服务。统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它们越来越变为技术的、生产的甚至有益的统治; 因此在工业社会的最发达地区,人们同统治制度的协调与和解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就在这同时,这个社会所具有的能力及发展生产的需要产生了一些力量,它们似乎损害了这个制度 的基础。这些破坏性力量的最有力表现是自动化。自动化有可能把作为现存文明基础的自由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关系颠倒过来,即有可能使工作时间降到最低限度,而使自由时间成为专职时间。其结果将是对各种价值作彻底的重估,发现一种与传统文化不能相容的生存方式。不过,发达工业社会始终处于一种戒备状态,力图排除这种可能性。
因此,本书提出了非压抑性生存方式这个概念,旨在表明,向现阶段文明有可能达到的新阶段过渡将意味着,使传统文化颠倒过来,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就要解放迄今为止一直受到禁忌和压抑的本能需要及其满足。我的假设被人严重地误解了; 其中最严重的误解与出现这样一个新阶段的机会和前提有关。
我在本书一开始就强调,在现时代,心理学概念成了政治概念,以致私人的、个体的精神成了一定程度上心甘情愿的容器,里边储藏了为社会所欲求、对社会所必要的志向、感情、满足和内驱力。个体及其权利和自由是某种还有待创造,而且只有通过发展性质全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才能被创造的东西。在非压抑性生存的环境中,工作时间 (即苦役) 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自由时间也摆脱了统治利益强加于它的所有闲暇活动和被动状态。这样一种生存,如果可能的话,也只能是社会发生质变的结果。但是,对这种可能性的意识及其要求的对价值的彻底重估,必须在一开始就为这样一种变化指明方向,因此,甚至在建设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时,就必须发挥作用。只是在这种意义上,关于压抑逐渐消除的观点才是社会变化的原因,而在所有其他方面,它都只能是结果。
确实,可以在现存社会框架内出现非压抑状态: 从礼服和便服的噱头到情感生活和理智生活的更淫乱的附属品。但在现存社会中,这种抗议变成了安定和顺从的工具,因为它不仅根本没有触及罪恶的根源,而且还证明了人的自由可以在一般的压迫框界内实现。这些个人的自由可以实现而且确实在实现,这固然是件好事,但总的奴役状态使它们具有了一种倒退性质。先前,在正常状况下,摆脱压抑乃是一小撮上层阶级的特权: 只是在偶然条件下,它也为大多数下层人民接受。相反,发达工业社会把这种对压抑的摆脱民主化了,使之成为某种补偿,以巩固允许这种摆脱的政府和实行这种补偿的机构。
我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非压抑性升华”的观念: 性冲动,在不失其爱欲能量时,将超越其直接的目标,而且通常还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的非爱欲甚至反爱欲关系爱欲化。相反,也可以谈论一种 “压抑性反升华”: 用减少和削弱爱欲能量的方式释放性欲。在此过程中,性欲也会蔓延到先前被禁忌的领域和关系。(略)
赫伯特·马尔库塞
于巴黎,1961年10月
《爱欲与文明》目录
教材、实证研究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实证|《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郑杭生主编 (1996年版)
藏书实证|《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章黎明主编(1994年版)
藏书实证|《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孙嘉明著(1997年版)
藏书译本|《越轨社会学概论》道格拉斯 & 瓦克斯勒著(1987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文选》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编(1981年版)
藏书教材|《化学社会学》乔世德、 王德胜主编(1991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探索》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著(1986年版)
藏书教材|《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陈显容、李正典著(1992年版)
藏书趣阁|《保持自信》艾米·B·哈里斯、托·A·哈里斯著(1989年版)
藏书趣阁|《人类行为》罗伯特·伯格、罗纳德·费德瑞柯著(1993年版)
藏书文摘系列(随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