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3|自己与他人

今天讲第三句:“泛爱众,而亲仁”。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从此之后,范老师有了一个外号“范跑跑”。
今天再把这个事情翻出来讨论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我们生活确实有不少这类人。并不是说这类人就应该接受千夫所指,而是说爱自己是一个人的本性,没有人能够完全丢掉本性,但我们不应该停留在本性。孔子说“食、色,性也”,如果我们停留在“食”和“色”,那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虽然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但这种精神,是作为人类所需要且应该提倡的。“范跑跑”之类的问题,表面上是因为人性的自私,根本上是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与他人其实是一体的,不明白人与人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白助人才是成就自己的唯一途径。自私自利的人是可怜的,不明白的人是可悲的,而“范跑跑”是既可怜又可悲。
“亲仁”的意思就是亲近仁者。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对于青少年,同伴的影响力或许大于父母的,所以作为父母要清楚孩子是和哪些人交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就是向善、劝善、导善,当然还有明理、明德的功能。今天还讨论人性本善或是本恶的问题,意义并不大,但从中医和身体的角度来说,正常怀孕正常分娩出生的孩子都是“纯阳之体”,可谓“本性具足”,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从身体的发展过程来说,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就是阳气不断减弱的过程,所谓医生或者养生就是不断延缓阳气减弱的速度,拉长生和死之间的长度,但关键是要不断地给自己积德,给自己积蓄正的能量,从而不断感召更多美好的事情以及影响他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亲仁”是积德的手段,是养生的方法,也是影响他人的方式,其实也只有“仁者”才“可亲”。“亲”不是想的问题,是行的问题。内心不光要渴望靠近“仁者”,更重要是在行动上、生活上的靠近和学习。我发现有不少知识分子都存在这个毛病,眼高手低,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陋习,知而不行即是不知。
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万物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无论如何都割不断的联系。庄子说的“列子”能够御风而行,但还是“有所待”,还是要对大自然有所依赖。我们是凡夫俗子,每天要吃饭、要做事情,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其实只有明白“物我一体”才能真切地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当然很多时候能够帮助别人是我们的福气,是提升我们道德与能量的机缘。助人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从内心的观念出发。孟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小事不能做、不愿做,那还能做什么呢?
“爱众”是发心,“亲仁”是行动,明白了,那就努力去践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