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已经过时?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快一个礼拜了。全国1000多万高考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在期待分数出炉,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件事是可以未雨绸缪的:
那就是,你想选择做一个专才,还是通才?
进入大学,也就是60天后,这个问题每个高考成功上岸进入大学的学生,马上就要面临选择:你是不断在自己选定的专业深耕,还是成为一个涉猎较广的通才。
你可能会说,这个选择问题应该就不存在了,因为学校已经做好安排: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会安排大学一年级甚至到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似乎先通才后专才的安排已经铺设好。
然而,近看,大三、大四,包括今后可能的研究生学习,你很可能还是会面临是走通才还是专才发展的道路,远看,这与一个人长期职业发展规划也有密切关系,即是选定一个行业和工作不变,还是有所变化。
虽然,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都不算晚,但是一个人能够尽早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总是好的。
最近我拜读了加拿大资深撰稿人大卫·爱泼斯坦撰写的《成长的边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才能成功”,结论其实已经很明显,就是做通才。
那么,为何要选择做一个通才?
在这个时代,为何是做一个通才才能成功?
我把读完这本书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对高考生,或者已经工作多年的你,其实都会有所启发。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对专才和通才的选择问题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自然是要成为专才,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从时间成本的角度看,从小训练一个技能,并且将其培养好,自然更容易成为精英。
实际上,目前国内愈演愈烈的教育培训和“内卷”,其背后也有类似的逻辑:如果能够比别人更早,更努力,专注在一个维度,那就能取得成功——而现在的区别点就在于,自己能不能比别人更早,更努力一点?
当然,这种观点也有理论支持,如“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这些观点在国内也非常有市场,成为“内卷”和成功学的科学理据。
别人一万小时,你两万小时,总够了吧?
不过,这种观点的成立,其实是有隐含条件的:
即适合一个昨天是什么样,明天还是什么样的环境。在这样一成不变的环境下,他们可以对经历过的东西准备得极其充分,那么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精进,似乎可以达到目标。
然而,现代世界一直告诉我们,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越来越过时。这些专才完全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但是当经验缺乏时,他们对其他未知的东西则毫无准备。他们的思维方式自然是极度狭隘和专业化的。
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下,一个过于专业化的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也就是著名心理读物《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年轻的时候在以色列国防军的心理部门服役,他的职责是通过一些测试题来评估军官的候选人,分析他们的领导力水平。
为了测试一下这些分析是否靠谱,每隔几个月,他们会把这些军官的实际表现和预测作对照,结果怎样?
他们的预测就比瞎蒙要好一点点。
而其他关于专业人士经验判断的研究也显示,这些经验根本没办法创造技能,反复练习不等于学习。
那么,一个完全没有被专业化束缚的人又会变成什么样?
这里要讲一个18世纪欧洲“唱诗班的女儿们”的故事。
这个乐团里的人都成为驰名欧洲的人物,如安娜·玛利亚,被称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卢梭、莫扎特都能拜访过她们。在音乐史上,如果没有这个乐团,莫扎特的标志性音乐可能根本写不出来。
这个唱诗班有一个特点,即她们表演的时候用一层薄纱挂在窗边,把自己和观众隔开,观众只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能看到他们的轮廓,以至于很多人都想一睹天颜。
然而,当一些社会贤达忍不住好奇心,想看看她们的真面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些女子乐团的成员都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她们都有身体上致命的缺陷,有的人只有一只眼睛,或者感染了天花,面目全非……
因为这个原因,福利院的领导从小就让她们做各种事,包括儿童,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阅读、写作、算术,甚至学习理财。
而这个福利院还大力发展乐器,她们学习很多乐器,每个人都掌握了多乐器。她们掌握的乐器甚至都非常冷僻,但是无论何种乐器,她们都能演奏得很好。
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曾经说过,创造力可能是很难培养的,但是打压创造力却很容易,普通孩子平均有6条家规需要遵守,而孩子极具创造力的家庭只有一条家规。后者的父母在孩子做了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后,才会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意见,他们没有事先禁止它。
虽然这一段历史已经被尘封(拿破仑军队把这些记录都销毁了),但是这个“教育实验”显然是最有力的证明:有太多的小孩,因为从小有比较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培养成专业人才,有些人甚至认为七岁如果还没学琴,就不要学了,这辈子没希望了,因为已经拉下别人很多,然而,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样。
由此可见,赢在起跑线,其实很有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谎言。这也是为何要提出通才和专才之辩的另一个理由。
先请大家做一个心理测试:
你认为中间红色的圆是哪个圆圈更大一些?
没错,如果你不是刻意注意,很容易认为这两个圆圈是不一样大小的,这是艾宾浩斯错觉。
然而,有一类人就不会被这种错觉所蒙骗。
前苏联科学家在改造原始社会的时候,进行了一场社会实验,他们想看看,改变这些人的工作,能不能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结果,同样是艾宾浩斯错觉,对这些前现代化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就不会上当受骗,因为他们没办法把中心圆和其他各个圆形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也就是前现代化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现代化社会的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能进行关联性思考,也就是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主宰地球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类社会能产生巨大变革的关键因素,而其他物种,建立联系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智商专家弗林发现,近100年来,由于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每过10年人类的总体智商水平提升3分左右,也就是说,拿100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比较,现在的人比过去100年的人智商要高出不少,几乎可以秒杀绝大多数古人的智商。
而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就是因为古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如现在的人,他们就像之前的那个社会实验一样,没有办法把相互独立的事物进行关联性思考。
然而,随着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如果不坚持通才,而是专才思维,就会变成反面:
比如,许多教授总是太过急于分享他们最喜欢的事实,事实来源于他们经年累月越来越狭隘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不再进行关联性思考,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狭隘地看问题。
著名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依据古希腊的一则寓言,在他著名的小品文《刺猬与狐狸》中,把人分为刺猬和狐狸两种类型:
狐狸同时追求很多目标,把世界当成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伯林认为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
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是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实际上几乎是过于简单的——刺猬理念,对于刺猬,任何与刺猬理念无关的观点都毫无意义。
总而言之,眼界狭隘的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整合者狐狸“知道许多小事”。
那么,你是想做刺猬,还是狐狸呢?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做刺猬:
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人即便得到报酬,也不愿意看“反调”,即与自己原来观点不一致的内容。
而耶鲁大学法学和心理学教授丹·卡汉发现,越是有科学素养的成年人,实际上更有可能在两极化的话题上变得教条主义。
心理学家乔纳森·巴伦提出了“积极开放心态”这个概念,意思是最优秀的预测者把自己的观点看作需要验证的假设,目的不是说服自己的队友,以期他们相信自己如何专业,而是鼓励队友们发现自己概念中的错误。
这才是我们需要提倡的做法。
我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明白了,还是要做通才,不要做专才。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顾虑,那就是传闻中的“沉没成本”。
这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在某些东西上投入了时间和金钱,于是就不愿离开它,离开就意味着我们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或金钱,即它们已经消失了。
然而,在这里要做一个澄清:
沉没成本是一个谬论。
当你投入越多的时候,实际上损失越多。
盖洛普公司调查了来自150个国家的20多万名劳动者,其中85%的人要么“未投入”地工作,要么“积极地脱离工作”。因为他们都认为随波逐流地混日子,总好过退出,以免沉没成本。
然而,哲学家玛利亚·康尼科娃在《骗局设计原理》分析道,连骗子都知道,先让自己的目标帮点小忙或者是投点钱,然后再狮子大开口。只要受骗者开始投入精力或金钱,就会继续投入,而不是离开这些沉没成本。
其实,你不用“沉没成本”思维,可以改用“匹配质量”思维。
匹配质量也是经济学术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工作和其本身(包括能力和倾向)的匹配程度。
有一个自然存在的实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学生必须在上大学前开始专业化学习,这样才能申请毕业。但在苏格兰,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必须学习不同领域的课程。
那么,这两类人,通常谁能取胜?是早早专业化的人,还是晚些的人?
苏格兰毕业生尽管因为专业技能略少而导致职业生涯初期的工资有些落后,但他们很快就能赶上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毕业生。而比起苏格兰的大学生,英格兰和威尔士大学生过早开始自己的专业化之路,毕业后找到工作后也更常换工作,即使不愿意转行,也会专注这个领域。
而如果大学能提供关于“匹配质量”的相关信息,那么较早开始专业化的人最终会更频繁地转向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领域,因为在找到那个适合他们技能和兴趣的最佳匹配之前,没有时间去测试不同的匹配。
因此,匹配质量得以提升,比技能的损失要重要得多,也就是说了解自己,其实比了解技能更重要。
总而言之,沉没成本可能并不是你真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反而你现在的匹配质量如何,才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