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赖床,可以有多皮?
2021\03\27
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每逢季节变化,人们便集体进入困顿疲乏的状态。这种状态大概从早晨被闹钟吵醒的那刻,一直持续到下班之前,其中最难熬的便是起床的那刻,不知怎的,身体总被床“封印”,短时间无法与床分离,腻腻歪歪的几分钟里,充满了纠结与挣扎,痛苦与无奈……
今天你赖床了吗?
赖床这个行为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早就“发明”出来了,并为了多赖几分钟的床,想好了各种理由,来看《诗经·齐风·鸡鸣》:
诗经·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hōng],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解析
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没错,前不久我们刚读了那首《女曰鸡鸣》,妻子催丈夫起床,丈夫想赖床,就说天还没亮我再睡会。不过,主人公的责任感很强,为了打猎维持生计,他还是起来了,最后在女主“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美好祈愿中,开启了充实而幸福的一天。
但是,本诗里的主人公可就是真“赖”了,并且一赖到底。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还是同样的场景——鸡打鸣了,妻子醒了,准备起床,推了推酣睡的丈夫说,你听,鸡都叫了。不同的是,这两位可不是穷苦人家的寻常夫妻,而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夫妇。“朝既盈矣”意即,早朝人都满了,就差你一个了。
丈夫编了个理由:那不是鸡叫声,而是苍蝇的嗡嗡嗡。(“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鸡鸣和苍蝇声,相差挺大的,正常人一般不会弄混,或许这是故意逗妻子的玩笑话,又或者是他处在半睡半醒间的梦话。
一催起床,失败!妻子迎难而上,继续催道:“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天都大亮了,朝堂上已经挤满了人)
丈夫调皮又不失礼貌地回了句:“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东方明的不是太阳,而是月亮)
还未待妻子三催,丈夫便撒娇道:“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就让苍蝇嗡嗡吧,我还是想跟你再睡会儿)
理智告诉妻子,不能相信他的甜言蜜语,于是,妻子最后一次催道:马上朝会都要散了,我们这不是在拉仇恨吗?(“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不知最后这个赖床重症患者有没有起来,反正这事没完。后人从中读出了各种意思:宋 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 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