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医说的“丸人”或“散人”吗?(经方)【一点资讯】

中医看病要辨证

辨证”,就是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病性、体质进行诊断。

病情有寒热虚实之别,体质有气虚血虚之分,体质往往决定了疾病的病性,比如先天就是个气虚体质,他的胃溃疡治疗一定少不了补气药。

中医针对病性或体质选方用药,并由所选的方药来命名体质,有人因此被称为“桂枝茯苓丸人”,桂枝茯苓丸是《伤寒论》的方子,治疗的是肤色黑而粗糙,长暗疮,月经时肚子疼的一类人。我曾在讲课时列举给听众,马上就听到台下的议论:“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我就是这样的呀……”这样的“丸人”或者“散人”常见的有几种:

“桂枝茯苓丸人”

典型症状:

面色暗红,暗疮难愈,皮肤粗糙,小腹拒按疼痛

这类人脸色发红或者暗红,痘痘大而且根子很深,即便是痘痘消除了,痘印也很难消除。鼻翼上有毛细血管扩张,甚至鼻子也发红。舌头是紫暗的,舌底静脉曲张明显。她们的下肢皮肤也会非常粗糙,秋、冬天最明显,甚至像蛇皮一样粗糙。如果按下腹部,大多会有压痛,就算没有压痛,腹部也不会像有些人肚子那样软……脸部,腿部,腹部这三个部位的症状一旦具备,你就是“桂枝茯苓丸人”。

这种人脾气多急躁,这一点,张仲景记录在“桂枝茯苓丸”的方药下面:“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意思是,小肚子按上去很硬,脾气急暴,因为这种淤血表现为妇科症状的同时,全身的血液黏稠度,也比其他人要高,她们的急脾气很可能就与全身的血瘀状况有关系。

“桂枝茯苓丸”中有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桂枝是温阳的,牡丹皮赤芍桃仁都是活血化瘀的。因为血遇寒则凝,所以活血化瘀时一般要配合温阳之品,特别是这种腹部、盆腔淤血的,因为这里是中医说的“至阴之地”,最容易被寒邪击中;从西医角度说,这里的静脉细,静脉壁薄,缺乏弹性,血流到这里流速要变慢,如果受寒,血流更慢,血瘀由此更容易形成。和堵车的原理一样,西直门堵车的时候,建国门的车流都可以受影响,所以盆腔淤血会表现在远离盆腔的面部,很多人想通过美容来消除“黑眼圈”,但少有成效,因为“黑眼圈”是眼周静脉淤血所致,只不过因为眼部的皮肤是全身最薄的,所以只有那里的血瘀你可以从外边看到而已。

有经验的中医,除了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盆腔淤血带来的各种妇科症状之外,还用在预防“肺栓塞”以及血栓导致的各类疾病上,这个中成药类似西医的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剂的效果。

“五苓散人”

典型症状:

喝了就尿,不喜饮水或者喝水不解渴,体貌臃肿

“五苓散人”的典型表现是喝了就尿。多见于女性,年过四十的多是身体虚弱者,不到四十的一般是缺乏运动者,她们肤色偏白,给人胖胖胀胀的感觉,即便没有皱纹也不显得年轻,因为脸上的线条不紧致。她们比别人怕冷,冬天甚至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冰凉的,凭直觉就能感到她们“火力不足”。

这种人可能一天都不知道口渴,不想喝水,更不敢喝冷水。有的人虽然口渴,但是喝水也不解渴,因为喝进去的水,要么很快就随小便排出了,要么就停留在身体不该停留的地方,后者就是造成她们体貌臃肿、不紧致的原因。

这种人的口渴不是因为缺水,而是缺乏用水的能力,中医称之为“水不化气”。自然界中,植被丰富的地方,一定不能缺水,但也绝对不能发洪水,“五苓散人”的问题就是因为她们缺乏用水和运水的能力,水液的输布不均衡,口渴是因为水不能被身体吸收而缺水,喝了就尿甚至夜尿更多,则是因为运水无力而“发洪水”。

能使水尽快被蒸发利用,自然界中靠的是太阳,身体中的太阳就是“阳气”,一如张景岳所说,“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元阳”,

“五苓散”中的桂枝,也可以是肉桂,就是为振奋阳气之用的,其他四味是泽泻、茯苓、猪苓、白术,

前三个是利水,白术则是帮助肉桂补益脾气,因为脾气和脾阳,指的都是身体运化水的功能。

这种人很多是被西医诊断为“甲减”的,因为“甲减”就是身体代谢降低减退,其中就包括水液代谢能力的减退。

“四逆散人”

典型症状:

面红肤热但手脚冰凉

多年前,我见过一个花样滑冰的运动员,她来求医的原因是,想治治总是“粉面含春”的脸。她那样的脸色,外人可能觉得是健康的,但她自己很难受,因为除了总是脸色红扑扑的,她还觉得脸很热,发烫,总是想拿冰块敷在脸上,降温“褪色”。

在有这种红红的脸色的同时,她本身并不感到热,甚至身体还是冷的,手脚冰凉,她也因此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热还是属于寒?这就是中医“四逆散”治疗的主症,所谓“四逆”,描述的就是这种“四逆散人”的典型症状:四肢逆冷,也就是手脚冰凉。

但是,这种手脚冰凉,和前面“五苓散人”的手脚冰凉不一样,后者除了手脚冰凉,本身也怕冷。而“四逆散人”手脚冰凉的时候,身体并没有那么怕冷,她们面色发红发烫的时候,身体也并没感到特别热。“五苓散人”是阳虚,火力不足,

“四逆散人”不是寒也不是热,她们的寒热矛盾是因为散热不均,因为气机不通导致的郁滞。

中医说的“气机”,就是器官功能之间的和谐

,功能不和谐的时候,即便各个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西医的影像学检查也发现不到什么异常,但这个人已经不舒服了,这种“粉面含春”就是其一。伴随它的还可能有脸上长斑,胸闷,憋气,总喜欢长出气,女性的月经失调,月经来之前诸种不舒服,不痛快,这些都是因为气机不舒,而主管“气机”的是中医的“肝”,所以也称之为“肝气郁结”,“肝郁”。

“四逆散”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前四味都是入肝经,疏肝的,甘草是为了补脾,因为肝气郁结的时候肯定要欺负脾,很多人的脾气虚其实是肝郁造成的,比如一个人总是生闷气,他的消化系统不可能健康,胃病是常有的事,生闷气就是肝郁了,胃病则是肝木克脾,导致脾气虚的结果。

“四逆散”和“加味逍遥丸”的治疗机理一样,都可以治疗气机不舒导致的“四逆”,除了这两个药,很多人当做“盆栽”的薄荷,应该算是“四逆散”的“缩微版”了。掐几片薄荷,配上三五朵玫瑰花,再加点冰糖,一杯清香又养眼的药茶,应该是“四逆散人”的日常饮品,可以化解没成气候的肝郁,由此避免郁结日久导致的“四逆”。

“黄芪人”

典型症状

:面黄肌无力,疲惫大便溏

“黄芪人”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黄芪是补脾的领军药,而脾虚是中国人的“主力人群”,几乎一半以上看过中医的人,都被诊断过“脾虚”。

所谓“脾虚”,不是脾脏的功能降低了,那个横在腹腔里的器官,是西医的脾。中医的“脾虚”是功能不足的一种状态,一个阶段,这个功能不足是从“亚健康”变为不健康时,比较早期的时候,再往后发展则是“肾虚”,因此,“脾虚”指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器官,而可能涉及到全身。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上肌肉参与的功能,都和中医的“脾”有关,有肌肉的地方,都可能出现“脾虚”。

“黄芪人”就是典型的脾虚之人,他们大多面色发黄,因为脾的病色就是黄色,这种黄是没有光泽甚至暗沉的黄,年纪轻轻就有“黄脸婆”趋势的,大多是“黄芪人”。

他们容易疲劳,因为无论是肌肉的体量还是肌肉的张力,都是不足的,如此,自然无法承重、耐劳,自然总觉得累。在当下这个春季,虽然大家都会“春困”,但“黄芪人”的“春困”更严重,除了“春困”,他们还有“饭困”,就是吃饭之后非常困,困到像醉酒了一样倒头便睡,所以,也被称为“醉饭”。

“春困”,“饭困”,“醉饭”是“黄芪人”的典型表现,

因为血压的维持是需要心肌有力的泵血,血液的回流需要血管壁的肌肉参与。脾虚之人肌肉无力也会累及到这里,他们的各种困,是因为血压不能维持正常,脑缺血所致。春天气温回升,血管开始扩张,所有人的血压在春天都有所下降,“黄芪人”心脏肌力的不足,自然加重了他们的困倦。

“黄芪人”还有个特点:大便不成形,这也和脾所主的肌肉有关。脾虚时候,水液代谢能力降低,水液吸收变差,加上肠道肌肉对消化的糟粕塑形无力,大便含水量多,就容易呈现大便不成形甚至便溏的问题。

“黄芪人”可以每天用生黄芪10克至15克,大枣三五枚泡水代茶,

这个办法在现在又有了新的价值,它还有助于预防过敏和治疗糖尿病。

过敏是因为免疫失衡,卫外不固,也归属中医的脾所主,用黄芪健脾就是提高抵御过敏的能力。黄芪因为能健脾,所以能增加肌肉体量和力量,肌肉是消耗血糖的大户,吃黄芪等于增加这个消耗大户的用糖能力,血中的糖被肌肉分走了,用光了,血糖自然就降了下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