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学习动机的目标管理策略
人类行为的逻辑,通常是由目标引起需要,产生动机,进而引发积极的行为,以求达到预定的目标。可见目标对于行为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的学习同样如此,如果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就能为学习注入持续的动力。
一、目标管理始于树立目标
树立目标是一个“从0到1”的艰难突破,需要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只追求享受当下,美其名曰“佛系成长”;另一种是眼高手低,只羡慕他人成就或奢谈宏大远景,而未能形成具体的发展目标。后者导致情绪跌宕,时而焦虑,时而亢奋,没有足够的耐性和理性来确立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面对这样的挑战,大学生要积极主动探索发展目标,既要加强自我反思,也要借助老师的指导,并参考亲友同伴的建议,寻找到成长的方向和路径,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二、目标管理追求难度适中
学习目标的设置,类似于提升游戏等级,刚开始提升等级很容易,越到后期越难。有实验证据表明,如果一个游戏太简单就通关,人们很容易就会丧失兴趣;如果一个游戏太难,人们就容易有挫败感,也会导致兴趣丧失。只有类似“跳起来摘桃”的难度,才能够激发最大最持久的兴趣。因此,目标设置要基于一种学习法则——85/15法则,即85%熟悉+15%陌生,此时的兴趣激励效果最佳。当然,大学生的学习较为复杂,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都决定了适宜的难度系数存在差异。但从一般意义上讲,过难和过易的学习目标,都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目标管理注重动态调整
大学生选择了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还要制定实施计划。在目标进展中,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记录,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做出相应的目标调整。只有不断调整,才能确保目标的循序渐进性。也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增减,让阶段性目标衔接更紧密,难度进阶更流畅,从而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节奏,追求长期目标的逐步达成。目标调整的依据是信息反馈,这既包括自我反思、自我评判、自我调整;也包括寻找客观数据,或者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反馈和指导。比如考试成绩、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都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价;大学生自己也要寻找多元的过程性反馈,从而更准确地研判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