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头汗出”

"但头汗出"?荆芥有止汗奇效? | 附刘鸣老师小验方一则

原创 刘鸣 张敏 青竹医社来源|医案训练营-刘鸣

 导读 

在临床中是否遇到“头汗”患者,当遇到此种患者医者该如何辩证,又如何施治呢?前几日在青竹开设的第一期的医案训练营中刘鸣老师详细讲解典型医案,并对头汗做了详细解答,训练营学员们严谨讨论,让我受益匪浅,与大家分享!文末附有重要信息!如与您相关请尽快联系!

关于头汗


1.“阳加于阴谓之汗”:里热(阳)蒸动、逼迫津液(阴)外出则为汗。
2.“头为诸阳之会”:头是手足阴阳诸经汇聚、交接之处。
故诊治头汗当从此二方面考虑。
在《伤寒论》中,此症状是指头部岀汗,周身无汗或汗少,故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汤曰“但头汗岀”。在《伤寒论》中111,134,136,147,148,216,228,236条均有关于此症状的描述。医友可自行查找并理解。
  引经据典
头汗岀,在《伤寒论》中分为六种类型:
①少阳火郁而阳气不宣,郁而上蒸。如柴桂姜汤、小柴胡汤证。
②热郁于胸,蒸腾于上。如栀子豉汤证。
③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湿热交蒸,常伴黄疸。如茵陈蒿汤证。
④阴虚于下,阳盛于上,常伴小便难。如猪苓汤证,《温病条辨》冬地三黄汤更妥。
⑤血分郁热,不得外越,熏蒸于上,可刺期门穴。
⑥热结在里,大便不通,阳热上蒸。如大陷胸汤证。
头汗出多见于三阳表热实证,阴寒证少见。故148条谓:“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历代记载   
湖南刘炳凡先生还描述了一种俗称“蒸笼头”的病症,患者在进食饮汤或看到姜、椒一类刺激性食品时,即满头汗出如雨,虽冬令严寒季节,亦头面蒸蒸热气腾腾,可用白术,泽泻,茯苓,白芍,牡蛎,鹿衔草,桑叶治之。
清代陈士铎论述了一种头汗病症:人有饮食之时,头项至面与颈脖之间大汗淋漓……是胃气之盛,用收汗丹:玄参,生地,荆芥,五味子,桑叶,白芍,苏子,白芥子。
  用药原则
多清凉,慎发散,远温热,可利尿,宜降气,佐酸收。至于用量,当因人因时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刻舟求剑。
头汗病因
总结了一下刘老师所讲的“但头汗出”的病因,发现头汗出的病因里都有的病理因素存在,要么是实火,要么是虚火。
其中实火包括了5种:
“少阳郁火上蒸”——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
“湿热上蒸”——茵陈蒿汤
“实热上蒸”
1.热郁于上——(栀子豉汤)
2.血分郁热上蒸——(刺期门穴)
3.里热上蒸——(大陷胸汤)
虚热包括了1种:“阴虚于下,阳盛于上,常伴小便难”——代表猪苓汤证,以及《温病条辨》中的三黄汤。
经典原文解答
【原文】:清代陈士铎论述了一种头汗病症:“人有饮食之时,头项至面与颈脖之间大汗淋漓……是胃气之盛,用收汗丹:玄参,生地,荆芥,五味子,桑叶,白芍,苏子,白芥子。”
【刘老师解】
提问1:老师,收汗丹荊芥何意?
回答1:收汗丹中用“荆芥”如同玉屏风散中用“防风”,大概有两个意思:1.引收汗诸药达表以固之。2.汗多者易招风邪,以此药可以疏散风邪,使卫气“集中精力”止汗。
提问2:苏子芥子化痰性溫,与汗何关?
回答2:汗为湿,岀于体表者为汗,尚在体内者为津,病理状态下为湿,白芥子祛皮里膜外停聚之湿。汗出是向外,与肺气宣发有关,苏子降气,引水下行而止汗。
提问3:降肺气来止汗,如苏子;那五味子收汗,怎么理解?
学员回答:五味子酸收止汗,比较易解。
再提问:汗收到哪里去,再化为津,还是入营?
回答3:五味子酸敛止汗,亦敛降肺气。小青龙诸方中用姜细味,如无五味子则患者会感觉身胀,此说见于台湾陈立夫所编《周易之研究》一书,黄亮医师文中经验。收敛津液内返,可以入营,还可自小便排出,故我治汗多,鼻流清涕常用滑石加入对症方中。
刘鸣老师小验方分享

有个小验方治感冒轻症,鼻流清涕如水龙头滑丝关不紧,用葱白,滑石,甘草,多人试用有效。


伤寒论中的但头汗出

金民 金民

伤寒论中的但头汗出

《伤寒论》中述及头汗的条文共有9处,如但头汗出、但头微汗出、头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这些症状的病因和病机不尽相同,治法亦异。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试就《伤寒论》对“但头汗出”一症的病机认识,对比归纳如下。

1无形邪热郁于胸膈

阳明病下后,邪热未尽,留扰胸膈。如“阳明病,下之,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条)。不结胸,是下后邪热未与胸中水饮相结;因郁热扰于胸膈,故心中懊侬,饥不能食;邪热自偏上之胸中部位继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也。当用栀子豉汤清宣胸膈热。

2 “被火”误治,热盛津劫

太阳中风,误以火劫迫汗,邪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津液大伤。太阳中风本当周身汗出,今“被火”误治之后,津液虚少,不能溥及全身,故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如“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条)。此乃是一派邪火内炽,真阴顷刻立尽之象。其预后,取决于津液的存亡。若小便者,说明津液虽伤,但未尽亡,生机尚在,故云“可治”。治宜清热救阴之法。又阳明病误用火治,因火与热合,两阳相熏灼,使邪热愈炽,而津液益伤,无阴以作汗。如“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0条)。热炽故额上微汗出,津伤则身无汗而小便不利。成无己注日:“其所以无汗者,非腠理闭密也,小便不利者,非气化不行也,盖以津液被劫,无阴以化也。”

3 阴竭于下,阳无所依附而上越

三阳合病,因腹满谵语而误认为阳明腑实,妄用下法,使阴液竭于下,阳无所依附而上越,故出现额

上生汗。如“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条。此所云额汗,其汗必冷,并可伴觅手足逆冷、恶寒、脉微细等阴盛阳衰之危证,治当急以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

4 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

4.1  热与水结之结胸证如“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条)。伤寒十余日,表邪化热入里,与水结于胸胁,因其热在水中被郁遏,不能向外透越,故仅见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此亦是水热结胸的特征之一,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4.2 热与湿结之发黄证此首见于太阳表证未解,

误下后形成湿热发黄。如“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134条)。热为阳邪,欲外越从汗而出,但因湿之粘腻纠缠而不得宣泻,故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湿为阴邪,欲下泄而从小便出,但又被热邪牵引而不能下行,故小便不利;热不得越,湿不得泄,互相蕴蒸,故身必发黄。其次还见

于阳明病热与湿合,胶结不解而致发黄。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条)。阳明病属里热实证,其主症是发热汗出,由于热势向外宣达,故不能发黄;若热与湿合,湿热郁遏,胶结不解,出现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体无汗,这是湿热上蒸而不得外散之故;小便不利,是湿热内郁而不得下行所致}湿热熏蒸,身必发黄。治宜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使胶结之湿热从二便分消。

4.3 热入血室证如“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溅然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溅然汗出则愈”(216条)。成无己云:“阳明病,法多汗,以夺血者无汗,故但头汗出也。”因血室隶属于肝脉,故刺期门穴以泻其实,使邪热从外宣泄,热散血止,营卫得通,津液得复,身’潲然汗出而头汗得解。

5 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少阳包括手足少阳两经及胆与三焦两腑,邪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每可导致三焦决渎失常,水饮留结于胸胁,饮阻阳气不能宣达于全身,而反蒸腾于上,则出现“但头汗出”。如“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和解少阳,温化水饮,宣开阳气,郁阻之阳气不再上蒸津液,“但头汗出”一症自除。

6 少阳阳微结

少阳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若少阳枢机不利,邪热内郁不能宣达于外而上蒸,亦可出现“但头汗出”。如“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148条)。以上诸症总由少阳枢机不利所致,治当投用小柴胡汤,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周身溅然汗出,则表里诸症悉除。

从上述涉及“但头汗出”的条文可以看出,其出现均在三阳经,而三阴病证未见述及。但是从219条的三阳合病会出现“额上生汗”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三阴病中的少阴阴盛格阳证,也可见额上汗出,且其汗出必冷。但仲景毕竟在少阴病原文中未叙及头汗出,可见仲景对头汗出发病机理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人体汗出以阳用事这一生理、病理特征方面。这是因为,“头为诸阳之会”,热为阳邪,其性有燕腾、外泄二性,不论是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还是热邪位置偏上,或者是虚阳上越等原因,均可使体内之热邪无法从肌肤外泄,从而循经上越。可见“头为诸阳之会”之“阳”,不但包括了《伤寒论》的手足三阴三阳六经的生理之阳,而且也包含了人体内阳邪为患的病理之阳。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但头汗出”论述非常典型。笔者认为,《伤寒论》中导致“但头汗出”的机理有4个,即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误用下法导致变证、火劫伤津而热迫津泄、少阳阳微结。

1热与有形之邪相结

1.1热与水相结,结于胸胁,形成热实结胸证

因阳热内陷与体内水饮相结而致结胸,水热互结,热在其中不能向外透发,而向上蒸腾,故见但头汗出而身体无汗。症见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并行,使邪气去,则正气复。

1.2热与血相结,结于血室,形成热入血室证

因阳明热盛,侵入血室,邪热迫血妄行而见“下血”之主症。邪热趁血室空虚之机,与血搏结,致气机不通,血热不得外越而薰蒸于上,故见“但头汗出”。症见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刺期门可利肝气,泻肝热,使气机通,血脉和,则汗出邪达而病愈。

1.3热与湿相结,熏蒸肝胆,形成湿热发黄证

热为阳邪,欲外越而从汗出,但热为湿郁不能宣泄外达而蕴结于里,三焦气化失司,湿热熏蒸,故“但头汗出”。症见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误用下法导致变证

2.1误用下法导致结胸或湿热发黄

若误下后结胸,则热与体内有形痰水相结;若不结胸,则热为湿郁而不得外泄,湿热熏蒸,二者皆可致但头汗出。症见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2.2误用下法导致水热互结

邪热与体内之水饮郁结与里,不能外达而上冲则见“但头汗出”。症见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枢机,温化水饮,气机得以宣通,表里调和,周身汗出,邪去病解,阳气畅达而愈。

2.3误用下法导致阳气浮越

若里未成实,误用苦寒泻下,必伤伐无辜,使阴液竭于下,阳气无所依附而脱于上,故见“额上生汗”。症见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4误用下法导致热郁胸膈

误用下法,必然损伤胃气而致胃中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无形之热归并于胸膈之间,郁热上蒸,故“但头汗出”。症见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之郁热则诸证自除。

3火劫伤津而热迫津泄

阳热蒸迫,津液外泄,本应周身汗出,然火劫使津液亏虚,则阴不敛阳而阳热攻于上而出现“但头汗出”。症见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4少阳阳微结

少阳主疏泄,三焦为全身气机之通道,今少阳枢机不利,阳气郁于里,不能宣发,但蒸于上,故“但头汗出”。症见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宜小柴胡汤以和解枢机,宣通内外,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周身濈然汗出而解,则表里诸证悉除。

通过对上述出现“但头汗出”条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但头汗出”只出现在三阳经病,而未涉及三阴经病,且“但头汗出”的主要病机正如叶天士所云:“头者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出于头也。”同时需要注意与正常情况下“但头汗出”相区别,如蒸笼头病证名,指小儿睡觉时头部出汗,而无其他症状者;正常健康人在进辛辣食物或热食时亦见头汗出,均属生理现象。在临床上做到仔细观察,见微知著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0)

相关推荐